最佳答案:
松口蘑(学名:Tricholoma matsutake (S. Ito & S. Imai) Singer )是口蘑科,口蘑属真菌。子实体散生或群生。菌盖直径可达25厘米。扁半球形至近平展,污白色。具黄褐色至栗褐色平状的纤毛状的鳞片,表面干燥,菌肉白色,细嫩有特殊的清香气,肥厚。菌褶较密,弯生,不等长。菌柄较粗壮。菌环以下具栗褐色纤毛状鳞片。内实。基部稍膨大。菌环生于菌柄上部,丝膜状,上面白色,下面与菌柄同色。担子棒状,孢子印白色,无色,光滑,宽椭圆形至近球形。
详情介绍
松口蘑(学名:Tricholoma matsutake (S. Ito & S. Imai) Singer )是口蘑科,口蘑属真菌。子实体散生或群生。菌盖直径可达25厘米。扁半球形至近平展,污白色。具黄褐色至栗褐色平状的纤毛状的鳞片,表面干燥,菌肉白色,细嫩有特殊的清香气,肥厚。菌褶较密,弯生,不等长。菌柄较粗壮。菌环以下具栗褐色纤毛状鳞片。内实。基部稍膨大。菌环生于菌柄上部,丝膜状,上面白色,下面与菌柄同色。担子棒状,孢子印白色,无色,光滑,宽椭圆形至近球形。

松口蘑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美国、加拿大和北欧国家。在中国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安徽、四川、甘肃、山西、贵州、云南、广西、西藏、福建、台湾等省区。生长于海拔1600-2600米的温带和寒温带松树与栎树混交林带的林地上。与松属、栎属的须根发生共生关系,松口蘑蘑菇圈大小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营养条件松口蘑产区的土壤主要为瘠薄、酸性的棕色林土或山地黑壤、黄壤土。同时,要求林地枯枝落叶较稀疏。
松口蘑是一种名贵的野生食用菌,此菌在日本被视为菇中之珍品,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药用效果。具有强身、易畅健胃、止痛、理气化痰、驱虫等作用。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2018年5月)——易危(VU)。
(概述图参考来源:中国自然标本馆)
- 中文名
- 松口蘑
- 拉丁学名
- Tricholoma matsutake (S. Ito & S. Imai) Singer
- 别名
- 松茸、大花菌、松菌、剥皮菌
- 界
- 真菌界
- 门
- 担子菌门
- 纲
- 层菌纲
- 目
- 伞菌目
- 科
- 口蘑科
- 属
- 口蘑属
- 种
- 松口蘑
- 命名者及年代
- (S. Ito & S. Imai) Singer,1943
- 保护级别
- 易危(VU)
松口蘑形态特征
子实体散生或群生。菌盖直径5-25厘米。扁半球形至近平展,污白色。具黄褐色至栗褐色平状的纤毛状的鳞片,表面干燥,菌肉白色.细嫩有特殊的清香气,肥厚。菌褶白色或稍带乳黄色。较密,弯生,不等长。菌柄较粗壮。长6-13.5厘米。粗2-6厘米。菌环以下具栗褐色纤毛状鳞片。内实。基部稍膨大。菌环生于菌柄上部,丝膜状,上面白色,下面与菌柄同色。担子棒状,四枚孢子,孢子无色无囊状体。无锁状联合。孢子印白色,孢子无色,光滑,宽椭圆形至近球形。6.5-7.5微米×4.5-6.2微米。
松口蘑近种区别
松口蘑 | 白口蘑 |
|---|---|
菌盖直径5-25厘米。扁半球形至近平展,污白色。具黄褐色至栗褐色平状的纤毛状的鳞片,表面干燥,菌肉白色。
| 菌盖宽5-12厘米,半球形至平展,白色至污白色。菌盖宽5-12厘米,边缘平滑内卷。菌肉白色或乳白色,较薄。 |
松口蘑生长环境
生长于海拔1600-2600米的温带和寒温带松树与栎树混交林带的林地上。与松属、栎属的须根发生共生关系,菌根所在地形成直径2-10米的蘑菇圈。松口蘑蘑菇圈大小主要取决于土壤中的营养条件松口蘑产区的土壤主要为瘠薄、酸性的棕色林土或山地黑壤、黄壤土。同时,要求林地枯枝落叶较稀疏。生产松口蘑的林龄一般不低于20年,在30-40年生的林地为产松口蘑的旺盛时期,60年以上的林地产量开始下降。
松口蘑分布范围
松口蘑在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美国、加拿大和北欧国家。在中国松口蘑分布于辽宁、黑龙江(牡丹江、鸡西完达山区)、吉林、安徽、四川、甘肃、山西、贵州、云南、广西、西藏、福建、台湾等省区。主产区为东北地区和云南。
松口蘑栽培技术
- 孢子引种法:在松林里要使松茸孢子能萌发成菌丝并形成菌根,必须让孢子贴紧松树的细根;松茸孢子的寿命极短,必须将新鲜孢子及时播种到松林内才能成活。日本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将细河沙洗净,放入小木箱内摊平,把采到的野生松茸子实体插到沙中,待其孢子降落后将沙搅拌,使每颗沙粒土都能沾上几粒孢子,然后将带有孢子的沙粒撒入赤松林中人工栽培地段内。
②在松茸充分成熟并大量地产生孢子时,将松茸采下放到桶中,按每个松茸用水2千克的比例加入干净的水,搅拌后立即用孢子液接种。接种前选好接种地,通常是在树周围细根茂密处,用铁棒或木棒凿出直径1-3厘米、深10-15厘米的圆洞,将孢子液灌入洞中,再盖上土。
移植法:在发生松茸的蘑菇圈中,选取长势好、将要开伞的子实体,以它为中心,挖出10-15厘米见方、带有大量菌根的土块,并在准备种植松茸的松树周围挖出同样大小的方洞,把挖来的带有菌根的子实体土块放进去。这样除了活的菌根和菌丝能长到新的树根上外,子实体落下的孢子也能萌发后形成菌丝,并生长侵入到松树的细根中。诱导栽培法:在赤松树冠范围内松土,深度7-10厘米,切断细根以促使细根增殖。在地面堆积秸枝落叶形成落叶层,使雨水不能很快渗入地表下,促使细根向上生长,可增加细根与松茸菌丝共生的机会。在未生松茸的地方取土,用4份土、加3份米糠、1份豆饼、少量尿素,堆积腐熟后,撒到落叶层上;也可结合施肥,撒一些人工培养的菌丝体,落叶层厚度下要超过3厘米,否则对细根和松茸发育都不利。在细根和菌丝旺盛生长后,便可生长松茸。
松口蘑主要价值
松口蘑是一种名贵的野生食用菌此菌,在日本被视为菇中之珍品,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特殊的药用效果。具有强身、易畅健胃、止痛、理气化痰、驱虫等作用。据分析,鲜松口蘑中含有17%的粗蛋白,8.7%的纯蛋白,5%的粗脂肪,8.6%的粗纤维,7.1%的灰粉;干松口蘑子实体中蛋白质含量为11.0%,粗脂肪为4.4%,粗纤维为6.28%,碳水化合物为56.28%,灰分为9.47%。干松口蘑子实体中至少含有15种氨基酸,氨基酸总量为7.399%,其中天门冬氨酸0.727%,苏氨酸0.318%,丝氨酸0.270%。谷氨酸1.11%。甘氨酸0.400%,丙氨酸0.479%,胱氨酸0.220%。缬氨酸0.506%,蛋氨酸0.279%,亮氨酸0.660%,异亮氨酸1.068%,苯丙氨酸0.403%,酪氨酸0.303%,组氨酸0.246%,精氨酸0.409%。松口蘑子实体中除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C及PP等物质外。还含有激素、松口蘑聚糖、甘露醇、松口蘑醇、异松口蘑醇等活性成分。
松口蘑保护现状
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Redlist of China’s Biodiversity - Macrofungi),保护级别为易危(VU)。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