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企业的核心资源,管理者是企业的大脑和核心。企业管理团队的素质和能力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之一,管理团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兴衰。
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对自己的能力有清醒的认识。只有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才能扬长避短。管理者只有认识自己,才能在实施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和长处,从而更好地领导企业的发展;正视自己的不足,不要任性,避免把企业引入歧途。企业管理者应该引导更多的员工在能力方面成长,在能力短板方面借鉴他人的经验和专长,助推自身成长。
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既要有技能,充分展示,又要避免误导企业,在不足方面虚心学习。这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那么,一个企业管理者应该具备哪些核心素质呢?
在我看来,作为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至少要具备以下三个核心素质。
1.系统管理概念
系统化管理理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整体企业管理理念,它涵盖了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包括企业管理的各个层面和领域;二是指本土企业管理理念,应用于一个企业的一个或多个管理层次和领域,能够对其他管理层次和领域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比如企业的高层需要有整体的企业管理理念,而中层和基层管理者只需要有职责所要求的企业管理理念。
企业从来不缺乏管理工具和方法,但并不是所有的工具和方法都适合企业。药品有成千上万种,但不一定适合所有患者。不同的病情需要不同的药物;相同病情不同病情的患者,用药会有所不同。如果不懂病理学和药理学,随便给病人开药会死人的。
很多企业存在乱抓“管理药”的现象。当企业出现问题时,管理者往往会从外部引入一些管理工具和方法,但不会去思考其机理是否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管理工具和方法很多,但都有具体的使用场景,切记不要照搬。
判断和衡量一种管理工具和方法是否适用,需要掌握一定的理论方法。所谓理论指导实践,对于企业管理也是一样。管理工具和方法是否适用,需要通过方法理论来判断,并在实践中检验。知道它为什么可用,为什么不可用。这就是理论指导实践的妙处,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企业管理需要学习、借鉴和应用新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但也需要辩证分析、客观对待。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具备一定的管理理论知识。
企业是一个有许多子系统的系统。高层管理者需要掌握整体的、系统的管理理论,中层管理者需要掌握一个或多个子系统的管理理论。当管理者掌握了更全面、更系统的管理理论,就会最大限度地减少决策和管理中的失误。否则可能导致决策和管理的片面性,企业管理系统的失效和失控。
2.专业团队素养。
笔者在《中小企业管理咨询的价值体现及影响因素》一文中对职业化进行了解读。
从业人员的职业化包括职业能力、职业素质、职业道德、职业习惯四个方面。
职业素养,简单来说就是做工作职责所要求的事情的能力,这是职业素养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要素。不懂事,不会做事,是缺乏职业素养的最基本表现。
职业素质是支撑岗位职责所需的基本能力,是员工从事某项工作的必要条件。当员工缺乏职业能力时,如果员工具备基本的职业素质,可以通过职业培训发展职业能力。否则这个员工就不具备这个岗位所要求的基本专业素质。因此,职业素质是员工保证职业能力的基础。
职业道德,与企业和岗位职责要求相适应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简单来说,就是员工对企业规则或业务规则的认同和执行。它体现了一个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职业是员工自发的一种工作状态或工作表象。有这种状态的员工会自觉履行工作职责,不会受到过多的外界干预。
作为企业管理者,职业素养是必备素质之一。没有以上四个职业条件中的任何一个,你都不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中小企业的专业性普遍不高,这也是中小企业难以管理的原因之一。如果管理者不具备专业素质和能力,整个企业的职业化进程都会受到影响。因为企业职业化的过程是自上而下,从管理者、高层管理人员、中基层管理人员到基层员工,而不是自下而上,这需要团队的共同努力。
一个士兵会有一个窝。一个人的敬业度很高,但团队其他成员的敬业度很低。他能胜任独立性强的工作,但需要合作的工作可能会受到影响。
随着企业分工越来越细,个人不可能完成系统复杂的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所以,职业化需要在团队层面进行,实现团队职业化。否则会影响企业的合作经营。其实企业很多问题都是因为部门之间或者部门内部的协调出现了问题,导致出现了问题。
要实现团队职业化,首先企业管理者要具备专业的团队素质。否则都是空谈。
3.面向市场的服务意识
所谓市场化,简单一句话总结就是:为别人生产,别人说了算。既包括外部市场,也包括内部市场,即上下流程之间的市场化。这是企业生产的本质和基本生存法则,任何企业都无法逃避。它的中心思想就是“服务”二字,别无其他。
很多企业管理者还抱着一种惯性思维:靠权力来管理。这种管理思维早已不合时宜,也不符合市场化的服务理念。
市场化的服务理念不仅适用于外部客户,也适用于企业内部管理,这也要求企业管理者转变管理思维,培养对员工的服务意识。
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重新定义管理的内涵,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从市场服务的角度,我认为:
管理是企业的一项基本职能。管理的前提是服务。企业必须在提供有效服务的基础上实施管理。不以服务为前提的管理是在玩权威,是一种排外行为。
服务管理缺失容易滋生官僚主义和腐败,容易产生企业灰色文化和地带;
服务必须贯穿企业管理的全过程,不以服务为中心的管理是假管理。
所以企业管理的核心是服务,而不是管理本身。绕过服务谈管理,那不是真正的管理。目前从事虚假管理的管理者不计其数。权力和权威不能凌驾于服务之上。管理的前提是服务,管理本身也是服务。
为什么企业问题那么多?因为很多所谓的企业管理根本就不是管理。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为员工完成工作创造和提供条件。企业授权管理者,是为了让管理者能够更好地履行服务职责,而不是满足他们的权力欲,为所欲为。
所以管理思维不改变,管理只能治标不治本。想要管理好一个企业,首先要有服务意识,用服务代替管理,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发号施令。
总之,想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企业管理者,首先要有系统的管理理念、专业的团队素质和面向市场的服务意识。没有任何一个,你都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管理者。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