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心理学上的一个经典效应 -- 责任分散效应。责任分散效应(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又叫旁观者效应,是指在某种场景下的责任被参与的群体分散负担,从而造成每个人最后实际承担的责任都远远小于当只有一个人在场时所需要承担的这种情况。
有一个例子可以很清晰地说明这个情况。
根据美国警方的记录,在一次深夜的入室抢劫案发生的时候,受害家庭大声呼救,声音也确实吵醒了同社区的十几户家庭,有点亮的灯光为证,但是竟然没有一户人家及时的报警,造成警察赶到的时候,罪案已经完成多时。当时的人们,也许想到的就是别人已经发现了这个事情并且报警了,我就不用再去做了。施救的责任在这里被分散了。
所以针对这种心理学效应,有过很多生活中的智慧提醒,就是为了解决责任分散的问题,比如:1) 在遇到问题或者困难寻求帮助的时候,最好不要含糊地对着一群人说,要指清楚对象,像这样,穿黄衣服的小伙子,能不能帮我打个电话,而不要说,谁能帮我打个电话。
2)在公共场所遇到有人抢劫施暴无人施救的情况,拿起手头最近的东西,破坏别人的财物,这样反而可以获取到及时的帮助。在职场中,这种责任分散效应也是非常常见。最典型的,主管请大家发表一下对某方案或者项目的意见想法之类的,无人应答;主送邮件给一群人,询问针对某事有没有意见或者补充想法,没有人回复。
这其实就是跌进了典型的责任分散效应的坑。正确的处理方式应该是这样的:1)在大家对某件事沉默没有意见的时候,指定某人起头,让他面对责任无处“躲避”,或者让团队中的每一个人轮流发表意见,不允许沉默。
2)发了邮件没有人应答,应该提前搞清楚最大的利益干系人或者责任者是谁,在邮件中主送他们,而把其他可以提供补充意见的人放入抄送列表,这样既达到了信息共享的目的,也明确了责任,即主送者必须回复,而抄送者由于没有了必须回复的责任负担,往往还会知无不言,提供额外信息。
对于确实不知道主送责任者是谁,或者就是要大面积撒网的这种情况,在邮件发出去后,最好要辅之以电话追杀,点对点确认,让对方无法躲避责任。还有一种反向应用的场景,就是当工作中出现问题或者“惨案”,责任人向领导者汇报的时候,最好不要独自前去,而是叫上前后链条上的所有相关涉及的流程控制点人员,这样在客观上可以起到责任分散的效果,避免遭遇单点打击的痛苦。如果实在找不出可以分散责任的人来垫背,那么只能祝你好运了。
但记住,不管发生了什么,请珍惜生命,不要跳楼。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