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心理学开课啦,小曼会每天给大家科普一点心理学,读一点,更好学,让你爱上心理学。正是因为忽略了科学性,伪心理学就有了发展空间。
一经推出,便风靡云涌,所到之处无不吸引人们眼球。
在这期间也诞生出占星派、星座派、手相派,还有更神奇的心灵控制术派,神经语言控制派等等。简直就是身处武林江湖之中,现实虚幻傻傻分不清楚。那么小曼公布答案,其实这些都是伪心理学。
出现这样的错误其实也很正常,因为这些观点看似很符合常识,也或多或少听过类似的情况。
但站在科学的角度分析,单亲家庭的孩子哪些方面"不如"其他孩子?这个"不如"的标准又是什么?这个"严重"定义有多重?"肯定会"是百分百发生吗 伪心理学是不会在意这些问题,他们只是传达能够引起你情感波动的词语,例如“单亲”、“暴力”、“虐待”,让你先入为主产生同情和恐惧,再加上模棱两可的形容词,简单的对比和因果关系,一个伪心理学理论就诞生了。这些观点,也就被大家所接受,甚至是当成事实,因为这看似符合我们的直觉。伪心理学太多,真心理学都不够用了。
造成这样的原因是伪心理学不仅具有「无懈可击」,顺从直觉的特点,还往往能根据大众的注意力千变万化,层出不穷。将原来的情感故事、心灵鸡汤、占卜通感包装一番,变成「十二星座恋爱心理」、「100 条你不可不知的心理学常识」、「只有心理学家才知道的秘密,朋友圈都转疯了」贩卖给饱受心灵煎熬的听众。
“伪心理学一张嘴,心理学家跑断腿”,那么我们就来说说如何辨别真伪吧。
从之前所讲的来说,心理学最重要的特性就是科学性,那么既然是科学,就要符合科学的要求:
应用系统的实证主义;(基于观察的实践)产生公共、可重复的知识;(可证伪,可重复)研究可解决的问题。(可解决、操作主义)这三条标准正是区分科学心理学和其他伪心理学的分水岭:系统的实证主义,需要心理学通过具体的实验证明来找寻规律,而不是停留在「某研究表明」、「某专家认为」;产生公共、可重复的知识,要求所有的心理学论文,能发表在经过同行评审的科学期刊上,并且在经过重复实验后得出相同的结果。研究可解决的问题,为伪心理学登堂入室关上了最后一扇窗户,那些咬文嚼字的本质主义者和抹黑既定事实的相对主义也失去了攻击的武器。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