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生命的探问》职场心理学

网友发布 2022-08-03 15:50 · 头闻号职场法则

五一的时候看到一条新闻“女子景区上班时挤满电脑”,因为老板要求她随时在线。想起几年前有一条新闻,说“男子在长城景区加班。”满满的无奈和难过,虽然身边的人都在劝他们多休息,但是工人们都想快点,多挣点钱。

从出生开始,我们就被告知“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学校比成绩,工作比能力,婚姻比家庭,死亡比墓地。看似在幸福的道路上追逐奔跑,实则与幸福渐行渐远。

身边的人都很匆忙,沉重的房贷和生活压力逼得我们没有喘息的机会。奋斗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为了工作,为了什么?为钱奋斗,好像得到了钱就得到幸福,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这是生命的唯一意义吗?

文明发展的初衷不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是为了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

为什么我们会渐渐变得冷漠?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我们每天都要工作?

早在1946年,就有人对此给出了答案:

所有的自由、所有的真理和所有的意义都取决于个人做出和执行的选择。

维克多·弗兰克

在《追问人生:弗兰克尔的意义与价值》和《谈人生》中,作者提到,无论你经历了什么,都要对人生说“是”。

这本书告诉我们,生活是一种责任,也是一种巨大的义务。幸福也存在于生活中,但它是自发的,是自然的结果。我们只有努力追求幸福,追求尽可能多的幸福,才会发现幸福本身并不能给我们存在的意义。所以,幸福的缺失并不能剥夺生命的意义。即使痛苦也会增加生命的意义,痛苦也是生命意义的一部分。我们也可以理解,死亡可以是有意义的,只要是值得的。

作者frankl是犹太人。精神病学教授。《活着的意义》一书的作者,该书被美国国会图书馆选为十大有影响力的书籍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弗兰克尔在集中营被囚禁了三年。战后,他发现他的父母、兄弟和妻子都死在了集中营。

现在他孤身一人,但在如此痛苦的时候,他毅然决定继续照顾病人,努力教会他们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对生活说“是”。这本书收录了弗兰克尔被救出集中营11个月后发表的演讲笔录,记录了他在集中营的艰难生活、绝望处境和思维方式。

今天要讲的是书中对“集中营的心理过程”的一个描述。因为这太像职业生涯了。

弗兰克尔在《追寻生命》中“十字架实验”一章的演讲中,提出“集中营心理”可分为“攻击”、“冷漠”和“解放”。对应“初入集中营”、“住在集中营”、“离开集中营”三个阶段。同时也对应着“第一次进入职场”、“第一次遇见职场”、“适应职场”。和集中营里的大部分人一样,大部分人在最后一步之前就被消灭了。

集中营心理学-罢工

第一次到达集中营的囚犯,如果足够幸运没有被送进毒气室,会经历一次彻底的淋浴。经验、名望、能力、财富从身体上剥离,过去的生活画上了句号。这一刻,是生命幸福的终结。纳粹军官会贬低和否认他们的过去。给犯人精神上一击。

而在人才饱和的社会市场,冒险岛。职场内卷化导致很多优秀的职场人士争抢与自己专业不对口的工作,薪酬也很低。即使职场新人都有梦想,都想大显身手,但生存的重担消磨了职场新人的热情。陌生的规则,不可理解的社会,不断打击着职场新人的信心和自豪感。让新人逐渐变得圆滑,“懂事”,淡泊。

集中营心理学——冷漠

随着关押时间越来越长,囚犯作为“人”的感觉会在寒冷、饥饿和殴打下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冷漠,对生命的冷漠。所有的思想和努力都局限于“只活在今天”,所有的思想和感情都只服务于这个目的。然而,有些人能够阐明生命的意义,并在生命的这一阶段坚持下去。

比如这本书的作者frankl。他坚持的信念来源于再次见到妻子,出版他的书,也是因为这个信念,他坚持了下来。

劳动人民也是一样,996007,都是为了生存。为了房贷,为了生活,压抑欲望,忽视需求。即使在五一节,你也要用电脑游览景点。

每个人都想过上更好的生活,但是越来越沉重的压力,越来越随意的透支,已经违背了幸福生活的初衷。追求不曾拥有的,却忽略了珍贵的瞬间。但是这个时候我们不在乎。

因为需求已经降低到了“工作”“吃饭”“睡觉”,对身边的事情一无所知,只想在休息时间刷短视频看看笑话放松一下。我没有精力学习和充电。是的,但是我不能。好像有一个封印把我们和“奋斗”隔开了。大部分人可能一辈子都停留在这一步,但少部分人会从这种封印中解放出来,进入第三阶段。

虽然无法改变环境,但他们选择远离规则,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规则。他们依然对生活抱有期待,试图从这一切“痛苦”中找到他的意义,而不是冷漠的接受。当然,此时,他们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

集中营心理学-解放

集中营解放后,囚犯需要经历许多天才能对自己的解放感到惊讶。因为身体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环境的突然变化。就像憋了很久的尿,要过一段时间才能找到厕所,陈红才出来。情感也需要一个过渡和缓冲。

这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段痛苦时期的开始。因为犯人会发现他的亲友的过去可能已经不在了。熟悉的房子,空空摇摆着,没有家。这个时候,支撑他们的不再是自由,而是责任和自我实现的欲望。这也是自我实现的基本意识。

职场也是如此。有些人虽然能在痛苦中找到意义,却不懂得坚持。因为他很快就会发现,在适应规则的同时,保持初心,坚持下去,太难了。如何在坚持的过程中学会爱自己,爱别人,挖掘自己的潜力和优势?

在弗兰克尔的书中,最好的方法是行动,从日常生活开始。认真度过每一天。明天是否有意义,完全取决于今天的行动。

最后

我想说的是,当生命的尽头来临时,除了温暖美好的回忆,我们什么也不会带走。

精神财富远比物质财富珍贵。比如这本书的作者弗兰克尔,曾经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切,但他依然站出来鼓励大家走出悲痛。他想告诉身边的人,人是可以从痛苦中找到机会和成长的,并试图教会大家“无论发生什么,都要对生活说‘是’”。

希望这本书也能给大家带来力量,努力寻找生活的意义和人生的希望。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