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栽培时间:菌菇适宜在每年夏季或者秋季种植。2、挖坑撒种:在松树基部处挖一道行沟,再将菌种撒在沟内。3、定期检查:每周检查一次菌菇生长状态,长出菌丝后要揭开地膜。4、注意事项:四周撒上石灰粉或硫磺粉,驱除野兽。
1、栽培时间
菌菇的最佳种植时间是在每年夏季的5-6月或秋季的9月份,因为菌菇是喜高温植物,适宜在温度为25-32度的环境中,而夏秋季的温度较高,且会经常下暴雨,有利于菌菇旺盛生长。
2、挖坑撒种
种植菌菇时,需要选择自然生长25年以上的松林,再使用锄头在树木的根部处挖一道行沟,需要注意的是挖掘时要小心,不能伤害到松树的根系,然后往沟内撒上种枝,并覆盖一层地膜。
3、定期检查
养殖菌菇时,需要每周检查一次菌类的生长状态,可以将松叶和茅草覆盖地面上,等待45天后,就要轻轻扒开土壤,观察菌菇是否长出菌丝,如果发现有白色的菌丝,就要立即将地膜揭开。
4、注意事项
在松树林下种植菌菇,不需要对其浇水或者施肥,让菇类吸取自然养分和水分生长即可,但是要在种植地附近撒上一层石灰粉或者硫磺粉,避免老鼠、蛇、蚂蚁等动物污染菌菇。
菌菇的价格越来越低,有哪些菌菇培植是稳赚的?
1、准备菇房:在阴凉潮湿的地方搭建菇房,设置床架,在床面上铺木板、竹杆、秸秆帘等,进行彻底消毒。
2、配制养料:用稻草、玉米芯、玉米秸秆、稻草来混合配制养料。
3、准备菌种:购买好菌种,等待后期接种培育。
4、进行接种:将养料铺好,将菌种接入到养料中。
5、养护管理:保持好温湿度,保持散射光线,定期通风。
羊肚菌野生和养殖的区别
就目前的价位来说,比较稳的是香菇,但是香菇这个菌种,是需要有木头的寄生的,并不能跟其它蘑菇那样木槺种植,因此,它的投资成本会更大。只不过,香菇要相对较稳,具体以下细说:
一、香菇的价格波动不大,并且可以算得上中上价位。经常去菜市场的就明白,在几年前,香菇在各类菌菇里面,基本上是最低的,但是慢慢的其它的菇都降下去了,香菇的价格倒是一直都没什么变化,所以说,在菌菇里面,香菇的价位是较为稳定的,不会因为大起大落而导致太多的盈亏。
二、香菇卖不掉可以烘干,这是其它菇比不了的。再说说其它蘑菇的后续,现在市面上出现的干菇不外乎几种:猴头菇,牛肝菌,竹荪,木耳,茶树菇,香菇。香菇是吃法最广的一种菇类,在鲜菇里,猴头菇因为有苦味,当不了宠儿,牛肝菌竹荪较贵,木耳做法单一,可以一战的只有茶树菇。
而在鲜菇里面,杏鲍菇、白玉菇、蟹味菇、金针菇、平菇这几种常见的品种,在烘干后的味道极为奇怪,跟香菇的香中带鲜完全不是一个级别,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菌菇类都已经培育成功,但是香菇的地位一直没落的原因。
三、香菇培植需要树木,只有在部分山区能够种植。然而,香菇却也不是想种就能种的,其它几种可以用麦杆、草垫粪便泥土等等培育,相对来说比较低成本,但是香菇却不一样,香菇是需要树木作为桩的,就拿现在普通山区的杂木来说,340一吨,这个价位的起码也得要5-6吨才能够种收益在6000+左右的香菇,说白了,卖木材还没那么费劲,种的人自然也就少了。
总的来说,香菇的培植是比较稳的,但是香菇这种作物,种法较为复杂,并且时常要注意水分,并不是容易的活,所以说,稳虽然稳,但是前期也是最辛苦的。
如何种植菌类
野生羊肚菌和养殖羊肚菌的大小、形状、颜色和花纹都有区别,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野生羊肚菌会小一些,它的形状有椭圆形、圆形或是尖形的,颜色深浅不一,而养殖的羊肚菌比较大,一般为比较尖,它的颜色一般会深一些。
野生羊肚菌和养殖羊肚菌的不同1、大小区别
野生羊肚菌和养殖的羊肚菌大小是有区别的,野生的羊肚菌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大的大小各有差异,一般都比较小,而养殖的羊肚菌在生长过程中,有适宜的环境和充足的养分,它会比较大,而且大小也比较均匀。
2、形状区别
野生羊肚菌和养殖羊肚菌的形状也有区别,还是因为自然环境的不同,野生羊肚菌的形状为椭圆形、圆形或是尖尖的形状,而养殖的羊肚菌是按照它的生长习性来养护的,所以形状比较相似,一般都是尖尖的形状。
3、颜色区别
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野生羊肚菌的颜色一般会比较淡,而且不同的气候环境中,它的颜色深浅都稍微有区别,养殖的羊肚菌所处的环境是人为控制的,它的颜色会深一些,通常为黑色、灰色和深褐色。
4、花纹区别
野生羊肚菌和养殖的羊肚菌花纹也有很大的区别。野生羊肚菌的菌伞上花纹比较多样,而养殖的羊肚菌它菌伞上的花纹很相似,一般为梯形样式的花纹,所以我们还可以通过花纹的不同来区分。
菇场:
出菇棚要选择在近河流,空气流畅,四周宽阔,远离禽畜养殖场、酿造厂、生活区、医院、垃圾场的场地。场地要采取翻土、晒土、灌水等措施取代农药消毒。水源水质要求选清洁的井水、自来水,远离污水源。菇棚要求棚体牢固、地势较高、排水畅通,棚内不积水,覆盖塑料薄膜和遮阳网,防日晒雨淋。覆盖物要厚一点,利于保温,四周用草帘围住,留通风孔。
培养料:
培养料以桦木料的木屑为最好,配以棉子壳、黄豆杆、玉米心等,辅以麦麸皮、米糠,并添加微量元素。原材料新鲜、干燥,没有虫蛀、霉烂变质、结块是成功的基础。此外培养料使用前需经过消毒处理。
温度:
有机食用菌胞子发芽和菌丝体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0~30℃,但不同种有机食用菌在促成子实体分化的温度上,差异较大,大体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1)低温型: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度在24℃以下,最适温度在20℃以下。(2)中温型:子实体分化最高温度在28℃以下,最适温度为20~24℃。(3)高温型:子实体分化最温度在30℃以上,最适温度在24℃以上。
有机食用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分绝大部分都来自培养料,一般培养料含水量控制在65%左右为宜。子实体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蒸发或采收而使培养料的水分减少。因此,平时必须经常喷水,使菇房中保持一定的空气相对湿度,防止培养料水分的过度蒸发。空气相对湿度可由普通干湿计测定。
有机食用菌在子实体发育阶段要求有较高空气相对湿度,适度的相对湿度是80%~95%,如湿度过低,则会影响子实体的分化和发育,严重者,则子实体不分化,即使已分化的幼菇也会姑死。但菇房湿度也不宜超过96%。否则,不但菇体发育不良,还会滋生病菌。
酸碱度:
一般适宜菌丝生长的pH值在3~8之间,最适pH值为50~55。
氧与二氧化碳:
氧与二氧化碳也是影响有机食用菌丝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二氧化碳过多,对有机食用菌生长发育不利,生产上为防止二氧化碳积存过多,菇房内经常需要通风换气,这是有机食用菌栽培中确保子实体正常发育的一项关键性措施。通风换气能补充菇房内的新鲜空气,排除过多的二氧化碳和其它代谢废气,此外,适当通风不定期能调节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减少病菌的滋生。
光线:
有机食用菌不同于一般绿色植物,不能进行光全作用,不需要直射的光线,又由于日光紫外线有杀菌作用,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不利于有机食用菌不能象种庄稼那样栽在田间,暴露在阳光下,而需要培养在专门的菇房或随荫棚内。
参考资料:
有机食用菌栽培的环境要求
http://wwwcnoa360com/news/20936685html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