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2023清徐国际焰火节几点

网友发布 2023-07-27 07:39 · 头闻号竞价资讯

2023年清徐焰火节于2月6日晚上8点开始。

为举办此次活动,清徐县定制了国内空间尺度规模最大、硬件技术规格最高的光影喷泉项目幸福水梦园。长300米、宽80米、高喷108米的喷泉,180米超长跨度弧形数控水幕光影载体以及宽80米、高20米的LED屏幕,共同呈现生动丰富、最具清徐代表性的、国内顶级大型主题光影水景秀,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文化仪式感和视觉冲击力。

清徐民间焰火燃放习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清徐架火是省级非遗保护项目,首届国际音乐焰火节也是清徐民间焰火活动的传承,以此表达清徐35万人民对伟大祖国的祝福以及奋力开创清徐美好未来的心愿。

观看清徐焰火节的注意事项

前往现场观看的市民,尽量搭乘公交车或步行前往;要自觉遵守交通管制规定,服从现场执勤民警和工作人员的指挥,按照现场交通指引标识或交警的指挥通行和停放,以免造成周边交通拥堵。

市民朋友不要争抢所谓“最佳观赏”位置。建议老人、儿童及行动不便的人员,尽量选择在客流相对较少的区域观看或通过网络直播方式观赏。

山西面食历史:李渊品尝莜面窝窝 石勒推广荞面碗饦(2)

2023年清徐焰火节于2月6日晚上8点开始。

为举办此次活动,清徐县定制了国内空间尺度规模最大、硬件技术规格最高的光影喷泉项目幸福水梦园。长300米、宽80米、高喷108米的喷泉,180米超长跨度弧形数控水幕光影载体以及宽80米、高20米的LED屏幕,共同呈现生动丰富、最具清徐代表性的、国内顶级大型主题光影水景秀,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文化仪式感和视觉冲击力。

清徐民间焰火燃放习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清徐架火是省级非遗保护项目,首届国际音乐焰火节也是清徐民间焰火活动的传承,以此表达清徐35万人民对伟大祖国的祝福以及奋力开创清徐美好未来的心愿。

观看清徐焰火节的注意事项

前往现场观看的市民,尽量搭乘公交车或步行前往;要自觉遵守交通管制规定,服从现场执勤民警和工作人员的指挥,按照现场交通指引标识或交警的指挥通行和停放,以免造成周边交通拥堵。

市民朋友不要争抢所谓“最佳观赏”位置。建议老人、儿童及行动不便的人员,尽量选择在客流相对较少的区域观看或通过网络直播方式观赏。

李渊在灵空山吃过莜面栲栳栳

莜麦虽然没有黍的种植历史悠久,如今却是山西颇具代表性的一种地方风味美食。山西莜麦的产量占全国十分之一左右,这种喜寒凉的植物,主要产于晋西北晋东南山区。莜麦经过三生三熟之后,就做成了栲栳栳、搓鱼鱼、压饸饹等美食。

特别是栲栳栳,更是晋北家常美食,因其有?牢靠?和睦?的美好象征,每逢老人寿诞、小孩满月或逢节待客,都会蒸一锅热乎乎的莜面栲栳栳。与栲栳栳搭配的最有讲究的调和,就是羊肉臊子,把羊肉切碎加入调料,上屉与栲栳栳一同蒸出锅,趁热吃最合胃口。过去日子艰难时,多数人家是吃不上羊肉臊子的,都是蘸着酸菜汤吃,如今也有人还愿意蘸着酸菜汤,作为一种风味调料。

山区有些人家婚配嫁娶时,新郎新娘也要吃栲栳栳,意谓夫妻白头到老。年终岁末时更要吃,以祈全家和睦、人运亨通。山西地方民歌《交城山》里唱道:交城的大山里,没有那好茶饭,只有莜面栲栳栳和那山药蛋。在解放前,山里人能吃顿莜面栲栳栳就是上等茶饭了,依饮食习俗习惯,好吃食自然是只有在节日或者其它重大活动中才会端上餐桌的。

据有人考证?莜面栲栳栳?距今已有一千余年的历史:民间传说,隋文帝杨坚受人挑拨离间,要立次子杨广为太子,唐国公李渊力谏不纳,被贬为并州(太原)留守。途经沁县灵空山时,身怀六甲的李夫人要临盆分娩,只好借宿灵空山古刹盘谷寺,生下一个男孩儿。一时半会儿无法离开,李渊便与老方丈谈论天下大事。一日,老方丈对李渊说,我夜观天象,近日天下大乱,群雄恶战,将军应养精蓄锐,将来必成大业。今日我让香积房给你做顿稀罕饭,吃了之后定会精神焕发,体强力壮。午时莜面?蜂窝?筒筒便被端了出来,李渊吃后,顿觉神清气爽,便问是什么饭。老方丈说是用莜麦面做的,形似?蜂窝?,当地老百姓称其为?莜面窝窝?。后来李渊当了皇帝,便派老方丈到五台山当住持。老方丈带领众僧赴任中,路过静乐县,看到当地盛产莜麦,便把制作?莜面窝窝?的技术传给静乐人。从此莜面窝窝成为静乐人的待客饭。后静乐人看见这种窝窝像存放东西的直筒?栳栳?,便把窝窝改称为?栲栳栳?,不过如今晋北一些地方仍然有人叫莜面窝窝。

也有说,李世民父子在太原起兵,用的就是这种面食犒劳三军,一举建立大唐王朝,栲栳是由?犒劳?一词流变而来。不过,若真是以栲栳栳来犒劳三军,按照栲栳栳的制作工艺,怕是一时半会儿做不出来。无论莜面栲栳栳的起源如何,都反映了这种风味食品在山西人餐桌上的地位,历来被当稀罕吃喝,在过节、待客时捧上桌。

后赵明帝石勒和慈禧太后都赞扬过荞面碗饦

在说到地方风味时,荞面碗饦是山西颇有故事的地方风味小吃,饦为古代面食称谓,碗饦,就是以碗蒸制的一种面食。以山西的柳林、平遥、保德三地最为有名。

西晋初年,匈奴人内迁,受到西晋统治者压迫。匈奴贵族刘渊打起了反晋旗号,从离石派大将石勒(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也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奴隶皇帝)发兵进攻西晋都城洛阳,营地扎在柳林三郎堡。石勒军粮不足,派兵四处购粮,购回的粮食多为荞麦。粮食紧缺,兵士只能把荞麦磨碎熬粥喝。一次几个士兵外出,回来晚了,荞面粥已冷却成块,饥饿的士兵把荞面块切成条,随便撒了些盐,感觉味道还不错。这个意外发现,让他们很欣喜,于是把荞面切成长条,调以盐、醋、蒜泥,给石勒端去。石勒吃后,让厨房试做。次日厨房做好,军士饱餐一顿,精神大振,百姓尝后也觉新奇,模仿着去做,从此柳林碗饦千年不衰。

碗饦在平遥多以白面为料,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途经平遥时,就吃过平遥碗饦,赞不绝口,当场赐予重赏。平遥碗饦此后名声大振。

保德碗饦,有素、荤之分,最兴盛时期是光绪至民国年间,两枚铜钱一个,卖碗饦店铺仅县城就有70多家。

与碗饦类似的还有一种小吃叫灌肠,也是用荞面制作,只是在蒸的方法上有些区别。用碗蒸叫碗饦,太原、清徐等地曾用肠衣灌荞面蒸制,叫灌肠。也有人说,叫灌肠,是因为荞面有清理肠道的作用,故名灌肠。

如今这种荞面制品在街头小摊、星级酒楼皆有,近年更被制作为方便食品,让其柔韧筋滑与香辣爽口走得更远。

山西人的面是五谷杂粮,山西人的面食更是千变万化。对于山西人,面食的意思是面条、馒头、花卷、包子、饺子、糖包、油璇、莜面栲栳栳、灌肠、托叶子(蘸片子)、石头饼?这是由于面食的加工工艺不同造成的。

山西省烹饪协会曾考证,山西的面食400多种,烹制法十余种,有蒸、煮、炒、焖、炸、烤、烙、贴、烩、煎、汆?操作技法30余种:擀、推、拉、剔、拨、削、压、捏、搓、抿、折、滚、蘸、剪、切、戳、铲、转、摊?

山西面食制作的工具有饸饹床、抿面床、拨鱼板、拨面刀、削面刀、剪刀、称盘、瓷盘、擀面杖、石板、石头子?面,看似单调的食材,却在山西人手中创造出了各种花样,这种原料单一,品种丰富的习俗,是人们追求饮食多样化的智慧创造。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