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高速公路产业的融资应分为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政府层面是指政府管理者的视角,从宏观体系上吸引资本,考虑如何吸引资本进入高速公路行业。在企业层面,我们站在高速公路建设者或运营者的微观层面,实际考虑的是如何为高速公路建设“找钱”。宏观上,由于高速公路的公共服务属性,高速公路的建设主要由政府主导。过去资金来源主要靠中央政府投资和地方政府融资。于是,“贷款修路,还贷”的高速公路模式应运而生。弱化地方政府融资能力,控制地方债规模,剥离融资平台公司融资职能,提出推进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的合作模式。文件明确了边界,逐步化解政府债务风险,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新的融资合作模式。在此背景下,PPP模式成为政府投资高速公路建设的首选融资模式。
PPP模式的概念
PPP模式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狭义的PPP模式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在某一基础设施项目上的一种合作模式。广义的PPP模式包括BOT、BT、BOOT、BTO等具体运作模式。
PPP模式的优势
与传统的政府融资模式相比,PPP模式可以缓解政府的增量债务。基础设施项目总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传统模式下,政府直接举债投资基础设施建设,使得自身债务压力巨大。PPP模式可以将过去政府承担的债务转移给企业,从而减少政府预算增量,缓解债务扩张压力,为政府提供表外融资,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就公路建设项目而言,PPP模式下的BOT运作是一种政府与企业双赢的合作模式。地方政府通过BOT运作不仅可以优化融资平台公司和公共服务项目的现有资源组合,盘活存量资产,还可以将政府账户转为非政府债务,从而减轻地方政府的偿债压力。特别是对于西部地区来说,交通的发展对改善当地的经济状况影响很大。但过去往往受到地方财力的制约,总是难以跟上高速公路的发展。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通过市场方式解决经济问题。同时,项目将交由相关专业企业运营。通过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有助于降低高速公路的运营成本,提高高速公路的整体服务质量,提升驾驶员的驾驶幸福感。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高速公路项目的BOT运营可以赚取过路费,获得稳定的现金流。从近几年我国大部分省份的收费情况来看,通行费收入稳步增长。从长远来看,随着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人们出行需求的增加,通行费收入肯定会继续增加。这种稳定且不断增加的现金流对任何企业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源。再者,高速公路运营“管人、比服务、求科技”。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企业会被迫在维修、机电等关键环节进行技术创新。再次,高速公路作为优质的公共资源,辐射的消费者非常广泛。通过高速公路的优秀运营,企业无形中提高了自身的品牌知名度,达到了宣传效果。
二、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
举债筹资
一般来说,高速公路行业新增债务融资包括银行贷款、企业债券、银行票据、短期融资券、融资租赁等多种形式。
1.银行贷款
银行贷款一直是高速公路项目融资的主要方式。从近几年全国收费公路统计公报来看,银行贷款占收费公路债务的80%以上。可以说,没有银行贷款,就没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与其他债务融资相比,银行贷款额度大,成本低。高速公路项目作为资金密集型产品,前期投资大,回收期长。鉴于高速公路项目还款周期长、投资大,无论是融资租赁还是债券融资,在资金量和贷款期限上都无法满足项目要求。只有银行贷款才能满足高速公路项目的要求,利息相对较低。但是,在享受银行贷款对行业的帮助时,也要看到这种融资方式的不足。
首先,银行贷款门槛高。实际操作中,银行为了规避风险,通常对企业的要求比较高,比如资产规模、现金流等等,一般贷款都需要抵押物。就高速公路项目而言,银行贷款往往以收费权质押,收费权质押容易导致公路贷款额度充足且效益良好,而偏远地区的高速公路项目很难获得充足的资金。其次,银行贷款用途限制多,到期还本付息压力大。与其他债务融资相比,银行贷款强调专款专用。在使用每一笔贷款时,银行都会对贷款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而且银行贷款的还本付息是强制性政策,而企业债、中期票据等融资在相关条款中会有延期付息条款,所以还本付息的压力相对较小。
2.债券融资
融资是指企业发行债券。与银行贷款相比,债券融资在还款方式和融资额度上更加灵活。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合理配置债券融资工具,优化和改善资本结构。在高速公路项目中,如果把银行贷款比作企业资金的主干,那么债券融资就是企业资金主干上的一根嫩枝。银行贷款主要用于解决高速公路建设期的资金投入。在实际工作中,它们主要通过银团贷款来运作,银团贷款的融资额一般较大,贷款期限较长。债券融资多用于支付存量债务利息、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建设等。债券的期限和发行规模可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设定。与企业债相比,中期票据在利率上更加灵活,更有利于市场利率的变化,尤其是在市场利率相对较高的时候。通过发行中期票据融资,可以避免未来降息带来的不必要损失。
企业负债比较长,从资金使用角度看,多用于补充项目建设和运营的资金缺口。由于公司债久期较长,在市场利率较低的情况下,通过公司债融资可以更好地锁定融资成本。作为银行贷款的补充,债券融资有明显的缺点。无论是公司债、中期票据还是短期融资券,对发行条件都有严格的要求,对企业的信用等级、可分配利润、净资产规模、偿债能力都有严格的门槛。在发行规模上,实行债券融资余额管理,一般累计债务余额不得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发行规模。债务融资虽然解决了企业资金问题,但也增加了企业负担,高速公路公司负债率一直居高不下。一方面,过高的债务带来了巨大的还本付息压力,陷入了“贷款-建设-还款-贷款”的恶性循环,使高速公路企业成为还贷的“路奴”,无暇腾出资金投入创新发展,培育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未来收费还贷政策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要求高速公路命名为公共,回归公益的呼声在社会上一直有很大反响。随着国家改善民生政策的不断倾斜,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减免通行费的优惠政策,而收费公路条例的修订却一直悬而未决。不难看出,未来是否实行收费还贷政策存在争议。如果届时终止高速公路收费政策,庞大的银行贷款存量将面临坏账风险,对金融体系造成巨大冲击。
股权融资
股权融资是指通过扩大企业的全部权益进行融资。与债务融资相比,股权融资所筹集的资金具有永久性、无期限、无需归还的特点。其次,股权融资没有固定的按期还本付息的压力。
1.股票融资和发行可再生债券
股票融资主要是指企业在股票市场公开发行证券来筹集资金。股票融资有其明显的优势:一是可以在短时间内从市场上筹集大量资金;二是股票不需要归还,没有到期时间,不受还本付息压力,融资风险小;第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约束股东行为。因此,高速公路企业未来很难通过上市融资。就高速公路上市公司而言,大多股价惨淡,分红金额低,投资价值相对较低,且近年来基本未能通过配股、发行股份的方式进行融资。
2.引进战略投资者,吸收直接投资
股权融资引入战略投资者有助于公司形象、优化股权结构、规范公司治理、提高公司资源整合能力,但在高速公路行业并不多见。引入战略投资者进行融资并不适合当前高速公路的发展。
三。合格的可再生公司债券
它具有债务和股票的双重属性,可以作为权益工具入账,可以作为企业资本的有效补充,显著改善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同时,也有助于丰富企业债务融资类型,拓宽融资渠道,补充股东权益,降低资产负债率,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股票和债券相结合的可续期债券,将更有利于提高直接融资比例,降低杠杆率。发行可续期公司债券既可以改善发行人的资产负债结构,又可以适应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建设周期长、资金投入大的特点,从而有效缓解融资难的问题。
标签
如果说PPP模式是从宏观管理者的角度对融资方式的选择,那么从微观的角度来讨论企业自身的融资方式。从传统理论来看,融资无非是两类: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