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已披露的融资事件有241起,融资规模超过100亿。新消费投资的资本市场很冷。”7月24日,海豚社创始人李成栋在“中国好产品、新消费、新国货发布会”上表示。
李成栋的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融资最火的赛道是餐饮和食品,分别有51家和45家。但平均融资额下降很大:2021年平均1亿,今年上半年4000多万。
2021年,国内新产品投融资爆发,融资项目数量增长188.8%,投资金额增长84.7%。今年融资项目数量大幅减少,自然给投资人和创业者一种新消费环境渐冷的感觉。
会上,天图资本合伙人唐志敏表示,今年上半年,消费投资同比下降70%左右。“这很少见。”
在这种环境下,投资者的投资理念开始转变。新消费创业者也开始降低心理预期。新形势下,投资人投资新品牌有哪些考虑?新消费创业者如何看待未来?
围绕相关问题,国家商报采访了体育产业独角兽小乔科技创始人潘、新连锁咖啡品牌代数创始人戴毅、家庭储能新品牌Zendure创始人刘冰斌,谈了他们对新形势的看法和未来发展思路。
人说观念:新消费融资遇冷不全是坏事。
“我也不认为这是一件坏事。2021年消费品牌的估值真的太高太贵了,创始人和投资人的脑子都比较热。”在谈到2022年上半年新消费投融资遇冷时,李成栋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根据海豚协会的说法
2021年可以说是新消费品牌的“大年”。
根据海豚社发布的《2021新毛中国品牌100强排行榜》,新品牌100强总营收从2020年的5015.5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9187.8亿元,增长了83%。这表明,在这一年里,中国新的国内产品市场的规模继续扩大。
2022年,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投融资环境急剧转冷。新形势下投资人愿意投资什么样的项目?
天资本率先专注于消费品投资,投资了乃雪茶、、现代中国茶铺、小红书、中国飞鹤等明星消费品牌。
天资本合伙人唐志敏表示,今年,仍有一些新的赛马场不断涌现。比如疫情催生了露营赛马场,“故乡”催生了预制赛马场。当前形势下,一些新老品牌还在不断涌现,值得重新投入。
“总的来说,还是希望能投资一些天花板比较高的项目,或者趋势比较硬的企业,这种趋势是很多因素或者很少因素很难改变的。”唐智敏说,此外,创业团队永远是核心考察对象。"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是来看看这些品牌差异化的体现."
唐智敏也表示,总体来看,整个消费下行趋势给投资者和消费创业者带来了一个平静的市场。
“现在绝对是出手的最佳时机。”前海基金董事总经理胡说。
曾主导多个优秀国产品牌项目的战略赋能投资。在他看来,在现阶段,所有还活着的企业都是有投资价值的。“仍有30%-50%的增长是好项目;赚钱,高速成长,是一个超级好的项目。”
挑战者资本合伙人彭金伟表示,挑战者资本的投资逻辑从未改变,一直是三点:大赛道、好产品、好团队。
彭金伟总结了自己现阶段最喜欢的创业风格。“我觉得最重要的三点:第一,对于用户需求的深度洞察,没有这个就没有0到1。第二,创始人和创始团队的自我迭代能力,只有迭代能力快的团队,未来才会快速成长。第三,创始人的格局,格局大了,他就会有一个强大的团队跟着他把这个东西做大。”彭金伟说。
彭锦伟也分享了自己对经济下行时期创业的看法。
“为什么这些在上一波做得很好的公司,有相当一部分是在2016年前后成立的?”彭金伟认为,2015年8月是上一个下行周期的开始。“2016年还在成立公司创业的人,基本上有两种可能。一种是他对未来坚信不疑,或者说他对自己正在做的事情有一种极端的热爱,这样他就不会去泡沫周期或者投机。而是在那段时间里默默坚持,默默完成产品,不断迭代自己的认知。”
彭金伟认为,这样的创业者在上行周期到来的时候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彭金伟看来,今年是有长远精神的公司做产品的好机会。“因为大家都能感觉到流量便宜,投机的竞争对手都退出了。”
企业家谈未来:活下来就是最好的机会。
“受疫情等因素影响,非刚需消费品需求下降是主导趋势。”在接受国家商报记者采访时,小桥科技创始人兼CEO潘表示。
小乔是一家家用运动器材企业。启信宝显示,小乔至今已完成4轮融资,最新一轮B+轮融资完成于2018年10月,金额1.4亿人民币。
潘介绍,小乔目前有两条线,一条是在中国销售线上平台,另一条是在海外市场销售。“对我们来说,影响肯定是有的,但我们也在积极进行一些调整。例如,我们的产品线正在开发更小、更实惠的产品。此外,我们结合内容进行产品创新,并在一些新兴市场进行布局。”
潘还表示,在后疫情时代,体育器材可能会呈现出相对疲软的趋势。目前已经开始在小家电板块重仓布局。"所以现在集团有两个部门,运动和家用电器,国内和国际."
潘认为,在后疫情时代,消费品的两极分化已经非常严重。“第一部分是以创新为代表的一些产品,实际上会上去。另一方面,性价比高的产品受损更大。如果产品处于中间地带,他们实际上会感到特别痛苦。”
他还透露,小乔加强了整个工业互联网的建设,重点是研发、生产和制造。“消费品牌应该是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的结合。我感觉没有工厂的品牌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具备长期竞争力的。”
在潘看来,这场流行病是初创企业的“成人礼”。
他认为,新消费企业单纯追求高增长的阶段已经过去。“未来的消费品牌如果不能管理好毛利,管理好各个环节,没有利润,都是纸老虎。”
“你手里有多少钱,公司账户上有多少钱,其实是影响你扩张速度的。”代数咖啡创始人戴毅告诉国家商报记者,新形势下,降本增效是第一步。“比起好的环境,我觉得应该适当的丢掉一些梦想,拥抱一些现实。”
代数学家咖啡是咖啡领域的新玩家。据悉,Algraist门店深耕江浙沪,目前有90家门店,全部盈利。
戴毅还表示,新消费投资的降温并没有影响他对企业乃至整个赛道的预期。“无论是整个消费赛道,还是咖啡赛道,其实都是一场马拉松。从马拉松的前期来看,你跑得很快还是很慢都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相反,活下来才是最好的机会。”
代数家咖啡创始人戴毅。图片来源:每经记者陈婷
值得一提的是,现阶段,消费品牌出海潮仍在继续。对于瞄准海外市场的消费品牌来说,目前仍处于“机遇期”。
Zendure品牌是家用储能新品牌。创始人兼CEO刘炳斌对《国家商报》表示,现阶段,其经营的产品能够快速成长,主要是因为中国供应链的优势。
“中国有供应链优势和工程师红利,所以中国企业在新能源产品上有很大优势。“他告诉记者,他并不担心东南亚等供应链的崛起会影响品牌的发展。”未来东南亚的供应链只能替代一些低价值的产能。例如,像我这样的产品仍然由中国供应链主导。"
李成栋还表示,中国供应链的实力是中国新消费和新国货的基础。李成栋认为,在后疫情时代,想要获得消费者长久的支持,流量为王,资本为王,这已经成为过去。“产品为王,回报为重。”
国家商业日报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