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和一个好朋友聊了聊,真的很悲催,想一想脊背发凉。她跟我之前都是电视台出来二次创业的,比我早出来3年,现在是第六年,做自媒体情感类培训+带货,公司160多号人、一年营收1000多万。
但是现在有点撑不下去了,市中心办公楼月租金就是30多万、水电费10万、摄影棚电视台占屏费20万、其他人工等成本,一个月是300万!但是现在上海都在家里隔离,昨天是第二个发薪日,东拼西凑该发的都发了,财务总监意思提交资料申请停工停产证明,他们就可以申办所有员工走低保发薪模式,2590块。
她想了想,70%员工是外地的、大部分租房,即使隔离在家,房租+吃喝开销+养小孩,一个月不下1万块!所以,决定还是没有这么干,还是尽可能多发,她说,哪怕看不到希望、往里头贴钱,我的良知告诉我,还是要发!但愿我们能挺到第三个发薪日!但是,最近几个月可是一分钱没进账啊!我想,这可能代表了当下很多在上海创业、做企业老板的挣扎心理!什么都动不了,但是开支一样不少。不仅仅是这些中小企业,很多巨无霸也挺不下去了,今天,我看到网传小马哥的一个帖子: 城市的竞争,实质上是人口的争夺和竞争,随着存量时代的到来,人口资源会重新分配。哪里有就业机会、哪里能赚到钱、哪里生活成本低环境好,就能更大程度吸引到人。
直白点说,这次周期的开始,无论逃离一线的外溢人口,还是三四五线年轻人群,都将涌入机会多、政策宽、房价物价相对较低的二线城市。
一个残酷事实,北方城市人口吸引力减弱。以人均 GDP 达到 1.25 万美元为标准,23 座城市中,北方城市仅有 5 座。在 GDP 前十强的城市里,北方城市将只剩下北京。
东部人才持续集聚,中部、西部、东北持续净流出,全国仍有近6成人才向东部流入。长三角至关重要。
苏锡宁杭的口子松动,真正看到机会的人是抓住机会调仓了三四线城市。
据淘哥手工统计,最近3个月长三角有20多个城市陆续发布30多次楼市相关松绑促稳政策,其中苏州、无锡、南京、宁波、杭州、合肥力度非常大,也就是说,上一轮房价四小龙的合肥、南京、苏州和厦门,大部分又回到宽松时代(哪怕是厦门,本科也可以开人才证明买房了)。▇ 先后供职于沪上几家主流地产及财经媒体,扎根上海足迹遍布长三角。关注我,一起财富升阶,分享城建红利。
可以加我群聊17802100383,加入学习小组,分享一手信息。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