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Token模式非常好,是区块链的核心所在,是区块链共识价值的载体。Token被集中到少数人手里,这样这种“基因性质的”共识信息类价值“植入”到的个体数量就少,整个物种数量不足,就难以形成稳定的大规模的物种,甚至会扼杀物种。
只有共识信息(相当于基因信息)植入到更多的个体中,物种才更加稳定,符合自然法则。
但是现在这种认知真的被摧毁了。事物的存在,只与人有关。当没有获得信息时,事物的存在仅仅是思维中抽象中的存在,这种存在的本质最早只是人类意识结构化的结果,变成了思维工具的一部分而已。
不过哲学中除了本体论,还有方法论,哲学方法论本身是源自经验、源自感应信息的,和现代认识论一脉相承,也会被科学所用,这是没问题的。
做个总结,哲学中的本体论基本上现在看,只是思维工具的基础,但不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哲学中的方法论,会被科学发扬光大,会更细分、强化、工具化。本体论基本上现在看,只是思维工具的基础,但不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也就是说,传统的唯物或者唯心论,只是思维工具的基础,但并不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存在,只与信息有关,或者说只与意识有关,与唯物或者唯心没什么关系,唯物或者唯心只是构建思维工具的基础。
而方法论,会被科学发扬光大,会更细分、强化、工具化。
探索猫所有文章基于如下逻辑:意识本质 —>个人意识 —>群体意识(意识形态:巫术、宗教、哲学、科学、未来某种形态)。关于意识的本质,探索猫认为意识就是“感应”的结果(如量子退相干获得信息),是各种尺度下物质对微观量子的感应,而且这种感应是双向的,只有双向的才叫意识。宇宙万物都有这种能力,可以从物质尺度上分成三大类:微观尺度上的感应,即量子之间的感应;亚宏观尺度物质对量子的感应,这就是生命的意识;整个宇观尺度对微观量子的感应,即整个宇宙就是一个“意识主体”。而其中生命的意识,即亚宏观尺度下的物质对微观量子之间的双向感应,实际上是由一种“中间量子(我起个名字叫游离态量子比特)”作为“中间人”来实现的,它通过感应其他量子(包括生命体内外部和内部的量子),在退相干(塌缩后)获取信息,实现麦克斯韦妖的信息获取,加上能量获取,实现熵减。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