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大爷说“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科技部发文,“举全国之力,要在2030年抢占人工智能全球制高点”。为了抢占这个制高点,各大互联网公司早就在努力寻找人工智能人才。
刚刚成立达摩院的阿里巴巴,正在全球招募科技人才。
看过武侠小说的人都知道,“达摩院”的设定是高手云集、制作“秘笈”的宝库。作为阿里巴巴全球研究院,达摩院一开门就迎来了两位大师——
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聂在庆博士,谷歌Tango和DayDream项目技术总监李明阳博士。
总有一个梦想是成为武林盟主,就是希望天下英才尽归其麾下。十年前,这个武林盟主大概是微软、谷歌等西方科技公司,江湖在硅谷;十年后,武林盟主的位置在东方易主,中国互联网市场成为第一大江湖。
这也是聂在清等科技人才纷纷回国的原因。
十几年前,他们打破头,要过五关才能进入微软、谷歌、亚马逊等企业;十多年后,他们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决心在中国更广阔的互联网世界大展拳脚。
靠吸引人才而不是抢夺人才来发展空才是最大的诱惑。
聂再清聂在清,2004年博士毕业后,经过多轮面试,以应届毕业生的身份加入微软亚洲研究院。这所院校也是AI中当之无愧的“黄埔军校”。
在2016年微软build开发者大会上,微软首席执行官satyanarayana nadella专门展示了一个机器人,它可以订购达美乐的披萨并送到你的手中。用户不必点击订购软件,甚至不必打字。
这个“披萨机器人”是聂在庆的作品,能在公司最重要的年度开发者大会上展示,证明了这款产品的影响力。除了这款产品,我们经常调戏的微软“萧冰”和“娜娜”也有聂在庆的功劳。
即使离开了微软,聂在清也说自己对微软有很深的感情。“阿里对我最大的吸引力在于,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有可能把一个东西从一个研究变成一个真正有影响力、影响千家万户的实用产品。”
2017年6月初,在空飞行了4个小时后,王刚从新加坡的家中来到香港,参加第二届EmTech香港峰会,向香港高校的200多名学生介绍了阿里巴巴智能网络建设的现在和未来愿景。
这是阿里巴巴NASA计划实施以来,又一位受聘的顶尖科学家。在此之前,王刚在南洋理工大学担任副教授,专注于深度学习研究,也是人工智能领域顶级杂志《IEEE模式分析与机器智能汇刊》的编委。多次受邀担任国际计算机视觉大会等人工智能顶级学术会议的领域主席,在深度学习算法领域拥有深厚的研究积累和国际权威。
8月,还成功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举办的2017全球青年科技创新人才榜。现在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从事机器视觉的研究,同时负责技术的产品化。
在之前,已经有一大批美国华裔科学家加入阿里巴巴,包括:美国IEEE院士华显生、前微软合伙人周、密西根州立大学终身教授、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杜大学计算机与统计系终身副教授齐源、亚马逊排名最高的华裔科学家任晓峰等。
据说这两年,每一个在硅谷工作的优秀华人,每周都会收到猎头公司的邮件甚至电话。开场白往往是这样的——国内互联网发展势头强劲,机会很多。要不要考虑一下?
对于做技术研究的科学家来说,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希望自己的产品能被更多的人使用和接受。
中国互联网公司一直非常擅长将产品落地到千家万户。你手机里的淘宝和支付宝应用,现在没有了,生活的便利性会大打折扣。
中国互联网公司的领导者阿里也为中国的四大新发明撑起了半边天——高铁、支付宝、自行车共享和网上购物——外国媒体对此进行了评价。
外国的月亮没有国内的圆。
中国的黑科技让外国朋友震惊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每次外国人需要在国际机场排队退税,我们都可以在支付宝上一键搞定;
吃完饭,我们可以拿出手机来付饭钱;国外还是要用现金,可能需要排队换零钱;
在公交车上,我们根本不需要准备零钱。我们用手机在触摸屏上一摸就买了票。
市中心停着很多方便的自行车共享。这些不同颜色的自行车极大地方便了出行。
再比如,中国的巨头们在实现懒人的终身理想——动动嘴,让机器人跑腿上也没有懈怠。比如今年双十一卖了一百万的智能音箱——“天猫精灵”,可以让我们初步实现梦想。“帮我交话费”“给宝宝讲个故事”“把客厅窗帘拉上”“带碗鸭血粉丝汤”...都是一句话就能解决的事情。
这种便捷的AI黑科技直接震惊了外国友人。今年夏天,日本男孩山下智博去杭州旅游,并入住了一家拥有人工智能系统的酒店。当我第一次走进房间时,天很黑。山下智博说:“我想喝可乐。”瞬间,一旁的天猫精灵被唤醒。他不仅报了可乐的价格,还说可以直接联系酒店客服送房间。年轻人大喊要把这个小精灵带回日本。
现在中国互联网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了很多外国人的想象,这样发达的新技术产品在很多老牌发达国家都见不到。
如果说这些生活的变化只是普通人的感知,聂在清等科技人才的选择,说明“外国的月亮比较圆”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过去,微软、亚马逊、谷歌、苹果等老牌国际科技公司是全球科技人才无可争议的“理想国家”。随着中国科技的飞速发展,“一切皆有可能”的氛围已经在行业内形成。AI人才成长的土壤和发展空更加肥沃,于是有了近年来的“硅谷回流潮”。
一百年前,华夏先辈忍辱负重留在国外,不忘报国之志;百年后,新一代年轻人迅速成长,从世界各地学成归国的人才络绎不绝。
数据显示,海外华人人才回国总数已超过265万人,其中近5年回国的占70%。年轻人带头,正在成为中国创新的隐形武器。
今年7月,国务院向社会公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终于从末端实践走向顶层规划。
规划明确指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1万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规模超过10万亿元。同时,要逐步开展全民智能教育工程,在中小学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普及编程教育,建设人工智能学科,培养复合型人才,形成我国人工智能人才高地。
这一系列动作已经开始让国外担心:中国真的要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世界第一了。
《纽约时报》此前报道称,中国将成为人工智能的全球领导者。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的一系列支持政策,阐述了中国政府在最高层的意图: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投入大量资金,确保企业、政府和军队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全球领导者。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技术创新和人才退出,我们的进步连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
前段时间,一个问题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中国现在到底有多强大?”有些人愣住了,以为中国还是那个卡在课本里自称“发展中国家”的地方,世界还是美国主导的。他们一点也不知道世界已经变了...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