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中科院研究团队发布这个研究阶段成果,首次量化评估游戏技术对前沿科技发展贡献率

网友发布 2022-08-02 14:47 · 头闻号前沿领域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王研究团队今天发布了《游戏技术——数字-现实融合过程中的新技术人群》研究报告的阶段性成果。研究团队通过回顾半个世纪以来游戏产业和前沿技术的发展历程,尝试对游戏技术进行独立分析,不仅总结出“游戏技术”的定义和内涵,还首次尝试定量评估游戏技术在芯片、5G高速网络、VR/AR等前沿技术中的贡献率。

根据研究团队的定义,“游戏技术”是指首次在电子游戏中实现大规模应用的技术集群,主要目标是丰富和提升人们的交互体验。由于其交互性、高仿真性、强沉浸性、实时渲染等技术特点,正逐渐被应用于社会经济的诸多领域,成为推动“数实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技术工具箱。

长期以来,电子游戏的趣味性属性更加突出,而游戏技术的科学性属性却容易被忽视。但是,其实很多技术是通过游戏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的。此次,中科院研究团队尝试从科技创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游戏技术,不仅有助于全社会对电子游戏及其背后的技术有更全面的认识,也能更好地引导相关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为数字技术的系统化研究打开新的视角。

游戏技术和前沿技术的发展从来都是相互推动、共生的。

电子游戏的发展与前沿技术息息相关,几乎每一次技术浪潮都会重塑电子游戏的面貌。研究团队详细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电子游戏的发展历程,并将游戏技术归纳为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科学时代、工业时代和社会时代。

人们发现,在20世纪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电子游戏几乎与计算机科学同时诞生。在当时,电子游戏因其规则清晰、边界严格、游戏性强,自然成为研究和验证人工智能的重要工具。计算机科学和电子游戏之间的关系已经在实验室中维持了近二十年。这是游戏技术的“科学时代”。

1972年后,电子游戏的娱乐属性逐渐释放。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游戏迅速成长为全球最重要的数字内容产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技术也因此进入了“工业时代”。基于庞大的用户基数,以及对计算能力、图像显示、网络带宽的极致追求,在这一时期,游戏产业成为包括芯片、5G高速网络在内的诸多前沿技术的“隐形牵引”和“技术孵化器”。同时也积累了一系列独特的技术能力。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游戏技术也开始突破传统的游戏场景,被应用到数字文化保护、工业仿真、智慧城市、影视创作等越来越多的不同领域。这一时期被研究团队定义为“社交时代”,游戏技术开始走出游戏行业,成为推动不同行业数字化转型、走向数字与现实融合、构建数字双胞胎的核心工具,开始在更大范围内创造更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首次尝试量化游戏技术的溢出价值。

如何进一步释放游戏技术的这种力量,推动社会各界更加关注游戏技术与前沿技术发展的互动。中科院研究团队还首次提出了跨领域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定量评价方法,试图定量分析游戏技术对其他数字产业及相关技术体系的驱动力。

通过引入和测算行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游戏技术知识图谱与其他行业技术知识图谱的相关系数等变量,结合国家统计局、相关部委和行业协会的公开统计数据,课题组最终初步测算出游戏技术对芯片行业、5G高速网络行业和AR/VR行业的贡献率。

其中,2020年游戏技术对芯片产业技术进步的贡献率约为14.9%,尤其是以云游戏为代表的新兴技术领域,预计将使云计算能力需求翻倍,这对中国实现自主可控的图形计算架构具有重要意义。对于5G和VR/AR这两个业界公认的虚实融合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游戏技术的技术贡献率高达46.3%和71.6%。可见,在不久的将来,游戏技术及其相关领域将成为国际科技竞争的重要领域,值得各方关注。

据悉,《游戏技术——数字-现实融合过程中的新技术人口》报告全文将于7月中下旬正式发布。

作者:徐景辉

编辑:张天池

编辑:融冰

*文慧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