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方日报
樊纲。南方日报记者卢力摄
◆结合香港的优势,前海可以与香港在经济、产业、社会、民生等多方面发展,与其规则、机制相衔接,利用好香港的专业人才、金融市场、国际市场。
◆深圳和香港都是沿海城市,已经布局了大量的海洋产业。未来深港在该领域的合作空间很大空,可以共同发展海洋科技,加快建设现代海洋服务业集群。
《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规划》近日发布,前海合作区总面积从14.92平方公里扩大到120.56平方公里。
中国经济改革学会副会长、中国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认为,扩容后的前海,拥有丰富的机场、港口、会展等产业要素。,将全面开启产业合作前景。可以特别关注深港联盟,加速前沿技术和成果的产业化。
南方日报记者Theway实习生谢
提高机构开放度
南方日报:如何看待横琴、前海合作区建设的意义?
樊纲:当前,世界正在加速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应试新路。改革开放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从经济特区突破,然后通过各种尝试推广到全国。
作为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战略平台,前海和横琴分别毗邻香港和澳门,地理位置至关重要。同时,他们都是在特区成长起来的,继承了特区精神和先行先试的机制,闯出了一条新路,可以为全国提供新经验,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新动力、新方法。
我们应该从时代和国家发展战略的角度来看待“双合作区”。横琴合作区重点发展促进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化的新兴产业,前海合作区重点为香港经济社会发展和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提供更多支持。这是国家在区域发展中的重大布局,是丰富“一国两制”实践的重大部署。
南方日报:“前海计划”提到要“推动与港澳的规则和机制衔接”。
樊纲:这个很重要。前海,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处于改革开放的前沿,也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关键交汇点。要加强制度上的开放,主动开放甚至单方面开放,不断丰富“一国两制”的实践,进一步增强香港对国家的向心力。
结合香港的优势,前海可以与香港在经济、产业、社会、民生等多方面发展,与其规则、机制相衔接,利用好香港的专业人才、金融市场、国际市场。
同时,机制对接是双边的,相互的。在内地与港澳机制对接的同时,港澳也可以在规划和机制上与粤港澳大湾区、国家“十四五”规划等长远规划对接,更好地利用国家提供的各种发展机遇。
拓展领域,开拓产业合作前景
南方日报:前海面积扩大8倍后,未来深港合作有哪些可能性?
樊纲:前海本身就处于广深港科技创新走廊的核心位置。范围扩大后,“海陆空铁路”都有,交通资源极佳。特别是与国际机场、港口码头、会展新城、海洋新城、保税区、制造工厂等。,产业要素丰富,可以说打开了整个产业合作的前景。
以海洋产业为例,扩建后的前海,海岸线长达68公里。深圳和香港都是沿海城市,已经布局了大量的海洋产业。未来深港在该领域的合作有很大空空间,可以共同发展海洋科技,加快建设现代海洋服务业集群。
南方日报:前海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前海新纳入的区域产业形态与其不同。这两者如何联系起来?
樊纲:产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每个行业都不能孤立存在,而必须是一个多元的有机体。现代服务业包括设计、物流、金融、管理、法律、会计等。,而科技和信息属于高端服务业。扩建后的前海现代服务业将形成制造业、海洋产业、电子产业等与其服务密切相关的产业集群,形成共同发展的局面。
所以,对于宝安、南山部分纳入前海的区域,不要轻易把工业园区全部变成商业写字楼。要预留一定的工业用地,重视园区内园区的规划建设,给产业留有发展空间空。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尤其要注重与香港联合,深耕人工智能、健康医疗、金融科技、智慧城市、物联网、新能源材料等领域。,以加速尖端技术的产业化。
加强与港澳智库的合作
南方日报:“前海计划”提到要“发展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粤港澳研究基地”。你怎么想呢?
樊纲: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是中国由大国向强国转变过程中的重要智力支撑。大湾区是思想交流最活跃、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也最容易碰撞出火花,适合智库生根发芽、蓬勃发展。同时,智库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服务业的高价值环节。
前海可以吸引一批国家高端智库,开展国家宏观战略、区域经济产业、园区规划等综合研究;可以加强与港澳智库的合作,引进和培育一批港澳研究机构,就港澳自身发展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问题提出高质量的政策建议;可以吸引和聚集一批科技智库,开展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的前沿技术和行业研究咨询。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