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首届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正式开幕,这是上海为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而打造的国际化、市场化、专业化的公共服务和资源聚集平台。
上海应该如何打造世界级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开幕式上,多位生物医药行业人士建议,将推动前沿性、原始性创新作为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产业集群的重要核心之一。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表示,“十四五”是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关键时期。上海将牢牢把握全球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大方向、大趋势,加强前瞻性规划,优化制度供给,深化资源整合,提升高端产业引领功能,加快打造生物医药创新、高端制造、人才聚集、政策配套的高地。
前沿和原始创新贯穿世界级产业集群。
“从高端医疗器械来看,如果是世界级的产业集群,有几个标准。”联合电影集团董事长薛敏表示:一是规模,产业集群要有相当的规模,一千亿以上甚至一万亿以上;第二,数量。如果具有世界级创新能力的企业数量太少,就无法构成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第三,能力是指企业的创新能力。要想成为世界级的产业集群,必须要有一批具有世界级创新能力的企业。第四,产业链的完整性。医疗设备是一个跨学科的复杂领域。一系列的产业,从基础零部件到软件再到应用,涉及到很多行业的发展,所以产业链的完整性也是标准之一。
在罗氏制药中国区总裁边欣看来,无论是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处于起步阶段还是快速发展阶段,都有更高层次的开放性、前沿性和原始创新贯穿其中。"这两者是生物产业集群走向世界的两个重要核心."
整个系统更高水平的开放,将使更多的人才在系统内自由流动,同时也使学术机构、科研院所和医疗机构的创新成果能够相互共享和交流。
“世界级的产业集群都特别重视前沿和原始创新。”边欣说,“原始性、前沿性创新本身是有前提条件的,包括当地市场准入的条件和环境、监管和审批环境等。”
上海要加大基础研究,实现从0到1的突破。
迈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刘大涛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生物医药基础研发薄弱,不仅仅是上海。“大部分的原始技术研究和创新可能都在欧美发达国家。我们所创造的,是原始创新以来所做的改造和创新。来源基础研究的缺失,无法产生真正的、积极的世界原创。”
刘大涛表示,未来上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前期基础创新,这需要国家的大力投入,大量科技人员的现场投入,企业的共同投入;二是原始创新成果的顺利转化。中国有很多专利,但是很多没有及时转化。因此,实验室研究、企业接受、临床真实反应和产品形成之间存在诸多脱节。
“如何建立一个合适的链条,把这些东西串联起来,是我们建设创新集群的问题。”刘大涛说,“各行各业的人都应该思考,如何把一个好的idear转化成一个好的项目,从一个好的项目转化成一个好的产品,最后转化成一个商品闭环。”
默沙东健康全球执行副总裁周宏表示,未来五年,中国将处于从制药大国向创新强国转变的重要历史节点。上海在这个时候推出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和领先地位。
在周弘看来,未来五年,生物医药生态圈的发展要聚焦两点:一是提升以新药为核心的医药创新产业竞争力;二是提高患者对药品的可及性,这两方面都可以在上海起到带头作用。
“当然还是有很多改进的空。例如,RD的投资甚至不够,许多投资是在临床方面。基础研究其实是创新的源泉。希望上海政府能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周弘说,“目前聚焦热点标的,其实更需要鼓励0-1突破性创新的政策。”
易方达董事长詹认为,中国生物医药行业近年来发生了显著变化:一是“源头创新”逐渐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二是大量初创企业成为创新的重要参与者。
生物前沿产业创新中心揭牌推动原始创新
上海已经在行动,推动生物医药产业的原始创新。
开幕式上,生物医药前沿产业创新中心揭牌、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合作伙伴宣布、生物医药“明日之星”活动启动,都彰显了上海树立行业标杆、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决心。
其中,生物医药前沿创新中心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领衔,上海医药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中心、上海SIIC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成立,该中心旨在聚集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名企、名校、院所”资源 加强原始创新,帮助名校、院所的科研创新面向经济主战场和国家重大需求,进一步挖掘专家教授及相关科研团队的创新潜力,建立基础科学研究和应用科学研究及成果产业化的高效链接平台,推动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原始创新,从创新源头上真正做到一流。
五家国际国内顶尖龙头企业和一流风险投资机构成为首批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合作伙伴。这些合作伙伴将有机会在每年的线上线下会议上与上海市领导直接对话,为推动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献计献策,推动更多国际前沿技术和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推动上海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明日之星”活动将聚焦细胞与基因治疗、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跨界融合、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物或关键技术平台等前沿赛道,强化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拥抱前沿创新、早期创业的姿态,放大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在全国乃至全球的排头兵作用。
这些出版物以行业为导向,涵盖生物医药的各个细分领域,包括市场环境、扶持政策、人才储备等因素。通过各个维度的分析和比较,勾勒出基于上海的生物医药产业生态。
生物医药行业人士普遍认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而上海在投资环境、科研能力、人才储备等方面都走在前列,逐渐成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中心之一。
据主办方介绍,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今后将每年定期举办,并将成为标志性、引领性的城市“新名片”,引领上海乃至长三角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助力上海加快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