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27日,首届全国脑与健康科技产业大会在深圳市光明区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明珠校区圆满落幕。
为理清产业发展逻辑,探索全新的孵化体系,大会邀请了美国文理学院、加拿大皇家科学院的著名科技企业家、投资机构投资人、院士、专家,围绕“睡眠产业经济、精神心理健康、脑机融合智能、脑病新药研发、脑病早期诊治、基因治疗技术”六大领域输出核心价值观,为脑与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献计献策。
知名科技企业家、投资人龚宏嘉表示,“中国正逐渐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脑科学、脑健康、脑智能、脑康复、脑疾病等领域的前沿突破,正在酝酿巨大的产业变革;也将对脑疾病的早期诊断、卓越治疗和康复新技术以及脑机一体化智能新技术的未来应用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光明B30脑与健康科技产业大会聚集了国内多家投资机构、脑科学家和临床医生。看到大家的热情,也觉得这个领域的投资来了。我非常期待和这个领域一起成长。”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冯作为专家学者代表,做了“将精准医学推进到心理健康”的主题演讲。他分享道,“脑部疾病是人类最沉重的疾病之一。基因组测序、基因编辑、单细胞测序、光遗传学等技术的出现,对脑部疾病的研究和药物开发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现在是投资脑部疾病的最佳时机。虽然是早期,但脑部疾病有很多机制可以转化为治疗靶点和药物开发方法。”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王玉田发表了题为《长椅到床——我们能否跨越死亡之谷》的主题演讲。对于如何跨越脑科学“从基础到临床”的鸿沟,我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一,要建立科学家和医生的研究团队;二是找到正确可靠的目标;第三是选择最好的药;四是进行正确的临床设计实验。”
徒手新药俱乐部名誉主席朱迅表示:“脑部疾病治疗领域前景广阔,但成功率很低。因为主要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且不确定,所以临床方案的设计是困难的。有了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手段,这个领域会有更快的发展。”
作为脑与健康产业发展的长期观察者,知名投资机构同创叶巍创始合伙人黄力表示,“从整个社会现状来看,迫切需要将脑科学发展成为脑产业,从而减轻医疗负担,提高人类福祉。沿着这条核心路径,我们将把投资重点放在三个领域:理解大脑、保护大脑和模拟大脑,并期待在第一时间连接更多创新的科学家、医生和企业家,推动大脑和健康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反,投资合伙人黄在《双轮驱动下的医疗健康投资新趋势》主题演讲中指出:“医疗投资通常可以概括为四个逻辑:精准医疗、进口替代、科技进步、消费升级。未来精准医疗和消费升级会带来更大的机会。精准医学的核心是所有生物组学的共同发展,更强调创新技术和产品;消费升级催生了各种新兴医疗服务,三新驱动:新人群、新需求、新场景。”
他认为:“投资策略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如何选择细分领域,因为医疗的赛道非常广阔,光是器械就有上千种。如果什么都投资,看起来都是投资医疗,但中间可能缺少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造成了与上帝的相似。脑科学与健康产业的结合,是值得密切关注的投资新蓝海。”
FreesFund峰瑞资本合伙人马瑞解读脑科学行业。“投资脑科学技术正当其时:一是老龄化非常严重;第二,前沿生物技术的进步提供了新的工具;第三,大脑和认知神经科学发展到了一个转折点。未来5-10年,脑科学研究的新工具将带来新的靶点,新的脑部疾病治疗方式,更准确的分析诊断方法,这是未来最大的机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王宁从医生科研的角度阐述了如何进行原始创新。“在7000多种遗传罕见病中,有4000多种与神经系统有关。作为关注遗传性罕见病的临床医生,我们有很多实例证明,通过比较罕见人群和队列人群发现的新基因位点是药物研发的重要靶点,基于这些位点开发的基因治疗药物在重大疾病的治疗中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医生、科学家、投资人一起合作,是目前抢占制高点非常好的方式,深圳应该是国内投资环境最好的城市。”
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卓敏表示,为期两天的大会充分展示了脑与健康技术的“光明”未来,脑电技术分析、脑疾病数字化诊疗、脑机融合技术、新药研发等产业化项目路演精彩纷呈。希望更多脑科学原创研究成果和有远见的投资人能够形成集群,碰撞出火花。
文/广州日报新华城记者:王娜
广州日报新华城市编辑:杨洪权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