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我国在科研热点领域发展迅猛的原因

网友发布 2022-08-02 14:38 · 头闻号前沿领域

国际研究前沿和热点在哪里?中国的表现如何?近日,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所发布《科学结构图谱2021》,以柯睿卫安公司基础科学索引数据库为信息源,提取了2012-2017年10223个研究前沿收录的高被引论文。再次通过共被引聚类分析,得到1169个研究领域,形成全球科学结构图谱。可视化2012-2017年科学研究的宏观结构及其内在联系,揭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研究领域,分析中国及世界主要国家的科学研究发展状况。

哪些研究最热门?全球热点研究前沿的焦点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它关系到能源、环境、人类健康、资源利用等。

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所研究员王晓梅介绍,报告显示科研结构布局总体稳定。科研领域数量不断扩大,科研前沿不断延伸,新的研究领域不断涌现,跨学科融合现象越来越明显。

她说,研究发现,全球热点研究前沿的焦点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关系到能源、环境、人类健康、资源利用等可持续发展。涌现出“先进能源”、“环境治理”、“纳米生命科学”、“海洋资源”等热点研究前沿,以及与能源、环境、生命、健康密切相关的新材料、新器件,正在成为科技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

此外,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与应用RD结合更加紧密,应用牵引的趋势明显,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界限日益模糊。理工科结合逐渐向应用转化,研究问题越来越广泛。

纵向来看,王晓梅表示:“从最近两期的科学结构图来看,持续高密度论文领域的研究热点主要有量子物理、机器学习、无线通信、粒子物理、有机合成方法、系统与控制、冠心病、表观遗传调控、植物基因调控等。在这个密度越来越大的热点研究中,高密度的热点研究集中在肠道微生物、二维材料、超材料、环境治理、大脑结构与功能、肿瘤免疫治疗、医疗保健、天文学等方面。”

中国做得怎么样?核心论文份额全球第二,优势领域涵盖纳米技术、计算机与工程、环境治理等。,但在医学、社会科学、经济与商业、生物科学四大类中所占份额相对较小。

王晓梅介绍,基于科学结构图的研究表明,中国科学研究在世界热点研究领域发展迅速。“中国核心论文份额全球第二,比上期提高2.6个百分点,提高23%。中国的核心论文份额接近世界第三的英国的两倍。”王晓梅说,“除澳洲外,传统科技强国同期核心论文份额呈下降趋势,德、日核心论文份额下降超过10%。”

研究还显示,中国研究领域覆盖率从世界第五位上升到第四位,覆盖率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仍有28%的研究领域没有发表论文。

发现中国科研优势研究领域逐渐稳定,与美国形成了明显的互补关系。王晓梅介绍:“中国的优势领域涵盖纳米技术、计算机与工程、环境治理等。,但中国的四大类,即医学、社会科学、经济与商业、生物科学的份额相对较小。美国在生命科学、医学和环境生态学的交叉学科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对技术创新有影响的研究领域中,美国核心论文在中国优秀研究领域中的份额仍占较大比重;而在美国主导的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中国的论文很少被专利引用。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