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考研复试导师爱问的问题

网友发布 2022-08-02 14:36 · 头闻号前沿领域

一个或三个面试细节

复试需要准备哪些材料?

你应该带上学院和大学要求的所有资料:

▲身份证明:初试准考证、本人有效身份证原件及打印件、毕业证、学位证原件或复印件。

▲政审表:备案单位一般应与报名时所报工作或学习单位一致,并须加盖公章。此表格需要从该机构的网站下载。

▲大学期间档案中的成绩单原件或成绩单复印件应加盖档案单位公章,复试时分别交各学院。

▲部分院校需要缴纳复试费,并携带一寸彩色免冠照片。

▲加分证书:四六级、计算机等级证书、注册会计师证书等相关证书。

▲写作材料包括面试简历、自我介绍、给导师的信。

更重要的问题顺序

导师的第一个问题

入学和自我介绍之后,导师们对你有了初步的印象,然后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验证自己的想法。所以,第一个问题就为复试定下了基调。你答得好,自然会让导师觉得你有些水平,对你面试的要求也相对宽松。第一个问题回答不正确,导师对你的印象会大打折扣,也会质疑你的学术水平。

离开前的最后一个问题。

研究生复试面试环节,每人时间20分钟左右。导师一天要面对很多考生,身体会很累。所以基本上不可能完全记住每个考生的表现。

对于导师们来说,你回答的最后一个问题很可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在这之后,就要开始评分了。所以如果最后的问题回答的很精彩,即使之前的表现有些平庸,导师也会根据最后的印象来打分。

第二,老师的反感。

复试,导师告诉你的一切都有他的动机。有时候看起来是在聊天,其实是在考验你。一个你不知道的地方已经为你挖好了一个洞,就等着你跳。

有人素质够硬,跳得华丽;有人走路掉进坑里,发现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最可怕的是那些坐了很久坑,还不明所以的自我感觉良好的人。

那么,考研复试中有哪些问题是导师特别反感的呢?

1.胆怯

面对面面试时,一个人的整体态度、言谈举止会直接反映出一个人的气质和风度,千万不要胆怯。

其实大多数人都喜欢和开朗的人交往。老师招到学生后,需要进行学术交流。你们以后会是学术上的伙伴,生活上也会有很多交集。傲慢的学生会让导师产生距离感。

当然,保持充分的自信是有前提的。如果你的专业知识很混乱,你学到的经验再多,你也很难自信。

用力过猛

保持自信就是要大方自然。有些同学过于“自信”,经常用力过猛,事与愿违。

穿适合年龄的衣服,干净、清新、舒适。不要浮夸显眼,也不要太冷淡。

眼神温和冷静,回答问题时正式礼貌,但不自以为是;谦虚大方,但不谦逊。

3.不知道如何假装知道

坐在你面前的老师,不管他们现在在学术界的地位如何,都会把他们中的任何一个拉出来,他们的知识储备不允许任何一个学生装懂。有时候,你的水平十有八九可以通过看似很随意的几个问题来衡量。

有些问题你不懂,就不要假装懂。如果你不认识他们,你就要真诚,千万不要没有逻辑地背,因为一些你认为的高大上的专业术语在老师办公室里都是小儿科,掩盖不了你的缺点。

一个知识储备很强的学生,即使这个问题不及格,也可以在侃侃谈其他问题,不用太担心。但是,前提是老师问的问题真的很难。如果不好好复习,结果可想而知。

走极端

你永远不知道导师会问你什么奇怪的问题。但无论他问你什么问题,你的回答都不能走极端。

还是那句话,老师招到学生后需要学术交流。没有一个老师希望自己的学生固执、专一,有与众不同、古怪的想法。

学生,就是学生,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和旺盛的热情。所以做一个好学生,永远不要做怪人。

三。询问专业知识

问题通常包括:

一、与本学科专业课或前沿问题相关的问题

二。导师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

前者考察候选人是否对前沿问题有研究。如果考生熟悉,说明考生学习主动性强,具备研究生素质;后者在这方面的兴趣和积累,如果失败,可能会影响以后的学术研究。

1.导师问大学专业课的问题。

考生回答:

开门见山。首先向导师简单介绍一下你的本科专业和重点学科。

表明态度。其次,体现了一个人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能力。初试成绩优秀的可以简单附上自己的优势科目备考技巧。

突出亮点。然后提炼介绍自己最擅长的学科或知识以及专业能力等。,体现与注册专业的匹配。

话题拓展。最后,可以适当把话题扩展到自己的优势上,表明自己的动机和未来规划,表现出自己的诚意。

2.本学科的前沿问题

一般每个专业都不一样。学生可以根据专业阅读更多相关杂志和前沿论文。目标院校每个导师的研究方向也可以用来防止导师问。

3.涉及本科毕业设计。

一般问题:实验的目的、实验的设计思路、目前的进展、难点及提出的解决方案等。你必须能够逻辑清晰地描述与毕业论文或实验相关的所有内容。

4.目标导师的研究领域

近三年的论文,无论中文还是英文,都是必读的。你要结合导师的研究方向分析自己的优势,告诉导师你能给他的课题组带来什么。而不是看导师的论文,而是整理他论文中的研究目的,思路,优势,创新点。

四、综合素质面试问题

一般来说,问题如下:

1.你本科期间的实习经历是怎样的?

1.介绍你的实习单位,实习工作,一般工作内容。比如可以结合报考学校或相关工作单位的学科教学,但不可取虚假宣传。

2.可以自我介绍一下如何在工作中运用在大学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如果和你申请的专业契合就更好了。

3.如何在实习过程中展现自己的其他综合素质,如何改进自己的不足,比如团队凝聚力、与同事的相处能力、办公软件的使用等。

4.可以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实习经历来陈述自己的研究生计划。

2.你为什么报考我们学校,选择这个专业?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同学都会说自己向往这个学校,实力很强,特别喜欢自己的专业,愿意全身心投入进去。在这里,他们可以取得巨大的进步...这没有错,但如果他们能从其他角度拿出一些不同的答案,一定会让导师眼前一亮,大大加分。

3.对于研究生的规划

无论什么面试、考试、职场,这个问题都会无一例外的被问到。大部分同学可能都没想过。他们通常说要好好学习,考些证书,认真做研究。事实上,未来几年会发生什么,谁也说不准。导师问这个问题,就是想看看你对自己的专业是否了解,是否热爱,是否有进取心。提醒大家,如果你花时间做功课,多了解自己的专业,你的答案会更有说服力。

4.未来就业规划?

有什么想法可以如实回答,比如我读博想从事什么工作等等。自然大方的回答就好。没有具体想法可以回答。我暂时没有什么确定的想法。我想在读研期间认真考虑下一步的计划。

5.目标导师问:你为什么选择报读我的研究生?

首先,态度一定要大方、真诚、自然。不要吞吞吐吐,撒谎。可以回答:通过看学校官网,喜欢对自己的研究课题感兴趣等。,给出具体解释更有说服力。

6.个人优缺点?

这个时候,不要说自己没有任何弱点,这样才能避免这个问题;在承认弱点的同时,你也应该表现出你在进步,并且有克服弱点的计划。比如:“我是个急性子的女生,我知道这样不好。我已经开始尝试改正了。我是这样纠正的...

优点就实话实说,不要夸大也不要太谦虚,实事求是就好。最好能体现出靠谱,能吃苦的特点。

7.本科专业成绩?

如实回答就好。当你能总结出你的优秀成果时,就点击它们。不要说太多。如果某科成绩不好,可以实事求是,简单说明原因,表明态度。

8.考研遇到过什么困难吗?

这个时候就要说遇到了,解决的很好。可以举一些平时备考的例子,遇到了什么困难,是怎么处理的,是自己摸索还是别人帮忙,最后可以思考一下这段经历。

动词 (verb的缩写)面试注意事项

面试礼仪

进入综合面试复试室前请敲门。进去后,先看看周围的老师,和老师打招呼。整个答题环节请看着对方,手机调成静音。请在最后感谢导游师。

第一印象分数很重要,所以对于面试礼仪,考生要做好准备:

着装,无论穿什么衣服,都要整洁、得体、大方、简单,要让自己感觉舒服,否则会因为穿着的不舒服而得不偿失。建议学生在工作的时候要保持“学生样”,看起来“工作过”。男生最好不要留长发,女生不要穿吊带、高跟鞋、耳环、首饰、涂指甲。面试当天梳好头发,保持面部干净,面带微笑。

人际关系技巧

其实综合面试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考生的科研能力、知识结构、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能力、本科期间的适应能力等。,回答时不要求考生给出非常准确的答案,但要求表述流畅、清晰、有逻辑。所以在综合面试之前,一定要收集相关资料,储备知识点,努力练习。

六。补充次要问题

1.先来介绍一下自己吧!

自我介绍当然是最基本的,一定要提前准备。虽然自我介绍时间短,内容简单,但还是能看出你有没有认真准备。

在介绍的内容上,你要突出自己的优势。保持低调和谦虚。你可以谈谈你对这个学校和你的专业的向往,表现出你对学习的渴望和对自己能力的信心。重点是你做过什么研究,论文题目是什么以及其他学术经历。其他证明你能力的东西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答题的过程就是展示考生综合能力的过程。

2.未来几年的人生规划!

无论什么面试、考试、职场,这个问题都会无一例外的被问到。大部分同学可能都没想过。他们通常说要好好学习,考些证书,认真做研究。目的在探讨学生的毕业目的和回答这些问题时,我们应该提醒大家,实事求是是上策。当然,如果你选择了求职,就不要谈你以后打算怎么求职,想去什么样的单位等等。

事实上,谁也说不准未来几年会发生什么。导师问这个问题只是想看看你是否了解自己的专业,是否有事业心。所以,平时花点时间做做功课,多了解一下自己的专业。即使没有计划,也不能回答“如果住在一起,怎么可能远离……”

3.你为什么选择这个学校的这个专业?

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很多同学会说,对这个学校很向往,实力很强,特别喜欢专业,愿意全身心投入。在这里,他们可以取得巨大的进步...

这没有错,但是如果你能从其他角度拿出一些独特的答案,一定会让导师眼前一亮,大大加分。

4.如果这次面试失败了怎么办?

不管面试进行得多顺利,听到这个问题我的心肯定会怦怦直跳。不要想太多,这个问题其实是考察大家抗压能力,冷静回答。

可以先表示遗憾,说自己努力了这么久,付出了这么多。最后,如果你没有被录取,你肯定会有点难过。不过我会认真反思自己的不足,调整好状态,再做后期打算。

5.平时都在看什么书,书刊?

这个题目出现的几率很大。除了专业领域的书刊,当然学校要有自己的书目!

这个问题也会延伸到一本书的主要学术思想,哪一个给你的印象最深。建议准备一到两个案例做准备。

也会延伸到你对目标专业研究方向的了解,谈谈你的看法。

对于你申请的专业,即使没有深入了解,最基本的还是要了解专业研究的大方向,申请专业导师的学术观点和专著。了解同一院校相关专业的情况,好好比较一下,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跨专业同学

由此你可能会问,你觉得你本科的专业和你现在的专业有什么互补性或者借鉴性?

其实不用担心跨专业的伙伴。其实老师也喜欢跨专业的考生,因为他们有多专业的背景,有更广泛的跨界知识。也希望你能说一些和自己专业相关的话,找到自己专业和专业的交集,并以交集为突破口。

七。意外情况

1.导师问的问题不予回答。

正确的姿势是停顿思考几秒钟,然后说“这个问题我不太清楚”。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如果你不能回答所有的问题,似乎你可以再次触及边缘。“虽然我不太清楚,但是有一些其他的想法。你能根据我目前的专业知识解释一下吗?”.即使被问到会议的议题,也不要贸然开口。也可以停顿几秒钟,把语言组织好,再来回答!

回答问题时,可以遵循“一般来说...但是我认为...所以……”.

2.回答完问题后,突然一阵沉默

“最怕空气体突然凝固……”如果这时出现这种情况,不要太紧张,也不要显得飘忽不定。最好微笑着直视指导老师。

如果回答完一个问题后有停顿,可以对刚才的问题做一个简单的总结,阐述自己的观点,或者举例补充。

3.你的简历被当面质疑。

这种情况不常发生。简历可以适当润色,但不要夸大。如果导师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还一直问问题,那就尴尬了。

如果导师对某个内容表示怀疑,不要紧张,说明他当时参与的角色,做的具体内容,达到的效果...

4.太被动了

虽然面试的时候导师主要是提问,但是我们不应该完全被动。导师问学生问题,某种程度上类似于两个陌生人聊天。老师会找到你的一个兴趣点,然后重点关注,这样“聊天”才能进行下去。

所以,如果导师偏离了你的专长,你可以给老师一些提示,把话题引向你擅长的问题。去年我的一个同学在本科期间得了几个奖,但是没有完全展现出来。据我回忆,她回答了所有的问题,没有说自己的优点和兴趣,最后面试也没有打动老师。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