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半月谈|脑科学专业:我的未来不是梦

网友发布 2022-08-02 14:34 · 头闻号前沿领域

半月谈记者朱涵·娜塔莉

脑科学是科学发现自然现象和人类的终极领地,被誉为“科学皇冠上的明珠”。2019年底,浙江大学成立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准备在国内率先创建脑科学专业,开展本科教育。为什么要设立脑科学学院和本科专业?这个专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脑科学的发展会给未来的科学研究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浙江大学团队完成国内首个植入式脑机接口临床研究。图为志愿者控制机械臂喝可乐。

最复杂的器官,最尖端的专业

“脑科学是最具挑战性的前沿学科,也是近年来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学科。”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院长段淑敏说。聚焦国际脑科学前沿的美国神经科学年会参会人数达到3-4万人;在构成基础科学索引数据库学科评价体系的22个基础学科中,有2个学科与脑科学相关。现在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都开设了神经科学本科专业。我国普通高校开设的本科教育专业有400多种,但没有一个以神经科学为重点。

段淑敏说,目前我国脑科学研究的研究生主要毕业于生物学和生物技术专业,他们大多从小就表现出对脑科学的兴趣。但是,由于他们在本科阶段没有接受过神经科学方面的系统训练,很遗憾这些学生不得不花费一些时间和精力重新入门。

“脑科学是典型的多学科高度融合的新兴交叉学科。进入本专业的研究生,要想在科研上做出一定的成绩,应该具备相关学科的复合型背景。”段淑敏说,研究生教育通常已经进入科研和培养的“术业有专攻”阶段,再给学生打基础不太实际。这就需要开设脑科学本科专业,为有志于在本科阶段探索大脑奥秘的学生储备这门交叉学科所需的多样知识。

充分的交流,完美的师资。

在探索跨学科专业时,一系列挑战是无法回避的。不同专业如何融入并有效沟通?如何调动相关专业教师的积极性,让跨学科教学不仅仅是简单的“拼盘”?面对这些国内高校公认的“老大难”问题,浙江大学脑科学专业做了一次有价值的尝试。

据悉,考虑到我国目前学科目录划分的现实,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脑科学专业专门安排采用“双剑合璧”模式,设置生物学和临床医学两个本科专业。

浙江医学院常务副院长、浙江大学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教授李晓明表示,生物学主要培养神经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的拔尖复合型人才,而临床医学培养高水平的神经科、神经外科和精神科医生。两个方向的合作是无缝的,学生有充分的交流机会,使得科研与临床紧密联系,甚至推动新医学的发展成为可能。

浙大脑科学本科生都能听到名师讲课吗?段淑敏听到这个问题笑着回应:“我肯定会上很多课,学院的优秀老师会全力以赴上好一堂课,我们会邀请国内最优秀的神经科学家和国际专家来学院授课。”

未来无限,探索旅程正当其时。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脑科学似乎太高了,不去象牙塔深造不知道有什么出路。浙大的布局是否过于超前?

其实不是,近年来国内外很多科技公司都表现出对脑科学的兴趣。盛大网络创始人陈天桥等众多企业家的共识是,下一次工业革命的突破口在于认知科学的突破,其目的是“揭开大脑的‘黑匣子’”。比如突破传统计算机架构束缚的类脑计算系统,就是学术界和产业界共同开发的新赛道。

脑科学一个很大的潜在领域,在于模拟人类的复杂情绪,让人工智能更接近完整的人类智能。在这方面,2019年浙江大学有了新的收获,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华为中央研究院联合发布了类脑芯片达尔文2。作为模仿脑脉冲神经网络工作模式的芯片,芯片支持15万个神经元,与果蝇相当。这是探索这种大脑芯片的可喜一步。

“未来10年,我相信脑科学和类脑智能会有新一轮的重大突破。”段淑敏说。我们也相信,伴随着脑科学蓬勃发展的,还有正在西湖边小河湖尖角崭露头角的浙大脑科学专业。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