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现场
国际报道: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所等单位26日上午在北京发布《2019研究前沿报告》和《2019研究前沿热点指数报告》。报告显示,美国在十大学科的整体水平上最为活跃,位居世界第一,中国位居第二。中美之间的差距正在进一步缩小。
《研究前沿2019》报告在文献计量指标的基础上,对2019年全球科技发展布局和竞争格局进行了分析和解释,评选出了2019年10个高度聚合的重大学科领域前100个热点前沿,包括植物生理调控机制、利用微生物的污水处理技术、有机合成、电化学合成、先进材料等37个新兴前沿,客观反映了相关学科的发展趋势。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所战略信息研究所所长冷福海表示,2019研究前沿热点指数,以2019研究前沿为基础,评估了世界主要国家在上述前沿领域的研究活跃度。“美国表现最为突出,今年204.89分,2018年227.39分,明显在下降。中国今年排名第二,得分为139.68,去年为118.38。显然,中国的研究前沿热度指数在上升,与美国的差距在缩小。英国、德国、法国排在第三至第五位,热度指数基本变化不大。”
从排名前十的领域来看,除了化学与材料科学、数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生态与环境科学,美国在其他7个领域的研究前沿热度指数得分均排名第一。
在中国的化学与材料科学中,数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生态学与环境科学排名第一,在农业、植物学与动物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物理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社会科学中排名第二,整体表现突出。而中国在临床医学、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方面分别排在第九和第十一位,短板明显。
总的来说,中国在很多领域都很突出,但是十大学科发展还不平衡,存在明显的洼地。未来发展的竞争优势、压力和挑战并存。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要实现基础科学研究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的目标,中国必须在科学前沿重要方向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性科学成果,解决一批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显著增强源头引领创新驱动发展的供给能力,因此需要准确把握未来科技的方向和重点。“中科院启动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智库研究项目,如‘可能影响世界未来格局的中国重大科技突破研究’。从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出发,对未来可能影响世界发展格局的中国重大前沿科技突破进行前瞻性分析,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布局。”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