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第二十届教育技术国际论坛

网友发布 2022-08-02 14:32 · 头闻号前沿领域

近日,由中国教育30人论坛、深圳神经科学研究所、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联合主办,上海学习素养研究院、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共同承办的第四届世界教育前沿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在线直播,50多位来自全球相关领域的顶尖专家,围绕“新常态:教育的新前沿是什么?”》的主题已经精彩分享。

世界教育前沿论坛秘书长、中国教育30人论坛执行秘书长石兰表示,本次论坛是中国以学习科学和科学研究为主题的重要教育论坛,具有开拓性意义。

深圳神经科学研究院院长谭力海教授致开幕词。他说,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科技的进步给教育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人类对自己的大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教育科学、神经科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和学习科学应运而生,引领着国际教与学模式的变革。

自成立以来,世界教育前沿论坛一直以学习科学为主题,坚持推动最新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国际交流,促进最新教育技术的应用,推动未来教育的全面发展。相信本次论坛一定会给我们带来新视野和新思路,为教育学科的发展提供新思路。

民进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常委、中国教育论坛30人成员朱永新在《教育前沿概览》报告中说,人类教育正处于一场大变革的前沿。受疫情和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这将对世界教育格局和中国教育的未来发展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北师大校长董琦在《中国脑研究对教育的影响》报告中指出,当前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如优质教育资源不均衡、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更好地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暨南大学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在《心理健康与生活方式干预》报告中指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我们所有人都在激烈竞争,同时我们的寿命也增加了,所以我们现在非常关心能否实现从治疗医学到预防医学的战略转变。

Barbara Mince在“人们如何学习”的演讲中特别提到,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让学生在在线学习中保持学习动机和认知参与是最具挑战性的事情。从学习模式来看,灵活的学习制度和混合式学习模式可能会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中国教育30人论坛成员、21世纪教育研究院理事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杨东平在《中国教育的下一步》报告中介绍,城市化伴随着少子化,这是中国教育的新特点。此外,地区差距、教育公平、教师短缺等问题依然突出。此外,来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的高级分析师特蕾西·伯恩斯(Tracy Burns)、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媒体与传播学系社会心理学教授索尼娅·利文斯通(Sonia Livingstone)、香港大学大脑与认知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李湄·甄等分享了对未来学校场景、情感与学习、数字素养等领域最前沿的研究与探索。

港大名誉教授、前副校长程在总结报告中说,教育本身不再局限于拔尖的成绩。每个学生都是宝贵的,每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爱护它。学习的主体最终还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关键。如果学生被释放,他们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