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两期,我们分析了新课程标准中科学课程标准的变化,以及什么是“跨学科”的概念。本期我们聚焦物理,看看新课标对物理做了哪些重点,我们应该如何准确对应!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的编辑们夜以继日地工作,把新课标中的物理课程标准翻了个底朝天,发现新课标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跨学科实践活动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
在课程理念上,明确了学科教育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功能;
在课程目标中,提出了物理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四个核心素质,比2011版的“三维目标”更加具体,注重思维和观念的培养。
在课程内容层面,共有五大一级主题、18个二级主题、89个三级主题,体现了“分级呈现、循序渐进;题目相互关联,各有侧重”,这是新增加的“跨学科实践”题目的应有之义。
新增的“跨学科实践”是对二、三级课题的简明提升,将二、三级课题的部分知识搬到了跨学科实践中。“跨学科实践”学习占总课时的10%。其目的是以课程内容的10%来开展主题和任务下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结合自己能感受到的实际问题学习物理知识,渗透核心素养目标。我们不应该把重点放在知识点上,而应该强调、记忆、设置和练习知识。用这10%的示范教学撬动其他90%课程内容的改革,实现整个教学过程的优化。
在课程实施层面,要求体现实践的特点,立足学科,体现减负增效的原则,需要有导向、有课题、有任务、有物化地进行。[1]
因此,总体而言,重视学科教育、强调跨学科实践和解决现实问题可以说是新课标对物理的三大核心要求,培根的灵魂塑造和智慧启迪是核心宗旨。
那么针对这些新的要求和变化,家长、学生和老师应该怎么做呢?如何进行「跨学科实践」?如何让学生“减负”“增效”,做到引导、问题、任务、物化?怎样才能帮助学生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为你准备了新课标中物理最好的学习“套餐”!
领导,有问题,解决真正的问题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一直以服务青少年学习为宗旨。编者结合新课标物理学科内容要求,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导向,围绕前沿热点话题进行选题策划,聚集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内容制作,真正做到有导向、有议题,立足物理学科本身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最新的2022年6月刊,根据新课标物理课程“机械运动与力”的内容要求,编者结合“活动建议”策划了“乘出租车去深海寻宝”这篇文章。本文呼应了2021年1月《奋进号坐在海底深海》一文,在后者介绍中国载人深潜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更具[2]
两篇文章涵盖了浮力、液体压力、材料等物理知识。,并通过中国研究人员的研发过程[3],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实际问题,从而立足学科,着眼实践,这是“物理与工程实践”和“物理与社会发展”的学习内容在“跨学科实践”中的体现。
2021年1月《奋进号坐在深海》,文章通过讲述中国载人深潜的发展,阐述了潜水器在耐压、续航、通信、浮力材料等方面的突破。
2022年6月刊《深海中与出租车寻宝》详细解读了奋进号在水上通信技术和浮力材料方面取得的突破。
有任务,有物化,还有“减负”“增效”
不仅新课程标准的出台,而且“双减”政策也对学生的学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双降”政策下“减负”和“增效”,也是学生和家长比较担心的问题。在新课程标准中,跨学科实践已经成为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构建新的知识,并与其他主题融合,实现“减负”。利用跨学科的内容和方法,将经验转移到其他课题上,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增效”。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从大海中学习,学习新知识”专栏,每期设计一个小实验,结合日常生活,让学生在解决日常生活问题中学习物理知识,培养主动探究的意识,并通过实验引导学生形成计划和报告,达到“有任务,物化”,这也是“跨学科实践”的学习要求。
在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有一条长80多米,宽约25米的神奇坡道。坡道看起来是上坡,但是上坡的时候车可以自动滑到坡顶,但是下坡的时候就需要克服不知从哪里来的阻力。这是违背自然规律,还是我们的眼睛在“欺骗”自己?怎么才能从身边放下这个物理练习!编辑们据此在杂志的“从海中学习新知”栏目策划了一次爬山的双锥实验,来探寻“怪坡”的奥秘![2]
通过带领大家做实验,我们可以轻松揭开“怪坡”的奥秘,直观地了解物理学知识——引力。当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时,会以零初速度运动,即自由落体,重力方向始终是垂直向下的。在引力场中,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总是通过降低重心来趋于稳定。
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就实验装置、模型、过程、实验原理等形成完整的实验报告。以及一份关于“怪坡”奥秘的调查报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验能力,实现“有任务、物化”,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以知识为中心的“讲、记、嵌、练”的传统学习方式,实现“减负”。
对于学科学习,《知识就是力量》杂志提供的远不止这些?
如2020年9月、10月、11月三期分别为数理学科策划了“万物皆有数”、“万物之理解析”、“旋转化学”等专题,从生活、实践、历史中感受数理的神奇世界。
“万物皆有数”向你展示生活中的数学之美。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标志性的六角造型,是数学黎曼几何在建筑上的大胆应用。那个看似简单的图形,却构成了千变万化的彭罗斯马赛克图案。台球的击球方向,足球场上的射门和守门,跳高的起点,赛跑理论的投掷技术,都与数学密切相关……[4]
《解析万物之理》带你判断天地之美,“窥视”世界之源。未来,我们可以用光子晶体光纤与航天器对话,与宇航员同步观看外太空的星星空,还可以通过破译动物的语言来躲避灾难和与动物交流;不仅如此,物理学还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比如科学家用加速器中的重离子加速器轰击癌细胞,让癌症无路可走;我们还可以通过自愈电子皮肤的应用,让更多的残疾人拥有和正常人一样的生活……[5]
“转化学”看化学如何塑造当今世界!今后,我们将继续从红豆杉中分离紫杉醇,制成优良的植物抗癌药;将对无处不在的塑料和微塑料污染采取化学行动;我们还将探索让古建筑屹立不倒的神奇“添加剂”的化学奥秘;会探究引起爆炸的硝酸铵是天使还是魔鬼;未来的负热膨胀材料将给生活带来更多便利……[6]
对于各学科的学习,《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还在不断“修炼”自己的技能,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均衡多彩的知识盛宴!
为了方便学生和家长,进一步了解新课标关于科学学习核心素养、“跨学科概念”、“项目研究”的相关内容和要求,以及学科学习的新趋势,智立君每周都会结合《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为您解读科学学习中各科的各种问题,不要错过哦~
参考数据
[1]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华师大教育研究院”文章《新课程标准新理念新教学——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理解与实施》。
[2]知识就是力量杂志[J].2022 .
[3]知识就是力量杂志[J].2021 .
[4]知识就是力量杂志[J].2020 .
[5]知识就是力量杂志[J].2020 .[6]知识就是力量杂志[J].2020 .7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S].2022。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