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学科精英教师招聘

网友发布 2022-08-02 14:30 · 头闻号前沿领域

新京报讯昨日,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公布了2020年第一轮教师招聘拟聘用名单。9人来自国内外顶尖大学。这份“豪华阵容教师”名单在网上引起热议。今日下午,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上述中学主管人事招聘的副校长蒋兴龙。他说,学校从2003年开始招收博士毕业生,高学历人才可以帮助中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对培养拔尖人才有很好的示范作用。此次招聘的9人是从千余人中选拔出来的,在待遇方面没有额外的倾斜,所以不是“高薪聘请”。

在上述学校公布的拟聘教师名单中,9人中有6人是顶尖大学的博士,其余均为硕士。此外,9人中有6名清华、北大毕业生,另外3名分别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涉及语文、英语、化学、物理等学科。

这份榜单引发网友热议。很多人感叹学校“老师太多”,认为“中学生需要拔尖的人才培养”。也有人认为中学招聘硕士、博士“大材小用”,说明就业形势严峻,学历贬值。也有网友猜测,这些名校的精英选择在中学任教,一定是受到高薪的诱惑。

记者注意到,除了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招聘“豪华阵容”教师外,近年来,不少中学都提高了招聘教师的门槛。10月30日,深圳市南外高级中学通过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公布了2020届拟录用毕业生名单。20名毕业生中,19人来自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中学从名校招硕士博士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对于一些大城市的中学来说,“硕士学历”已经成为招聘的基本要求,也逐渐成为常态。“未来五到十年,高中老师至少要有硕士学历”。此外,熊丙奇提到,从名校毕业的硕士和博士人数每年都在增加。他们在中学工作是很正常的。没必要戴着“名校”“高学历”的光环。“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些人走上工作岗位后,如何当好老师,培养好学生。”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公布了2020年第一轮教师招聘候选人名单,9人都是顶尖大学的硕士和博士。官网学校截图

对话:当年学生被送进北大,博士毕业后要回到母校任教。

对于上述问题,今日下午,新京报记者联系了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分管人事招聘的副校长蒋兴龙。

新京报:这是学校第一次招聘如此“豪华阵容”的老师吗?

蒋兴龙:学校从2003年开始招收博士毕业生,其次是博士后。近几年招收的大多是名牌大学的硕士、博士,但今年北大、清华的毕业生比例更大,所以更受关注。

新京报:这9位老师是怎么选出来的?

蒋兴龙:招聘前期,学校收到近2000份简历,有18人入选面试。这18人大多拥有北大、清华硕士以上学历。学校经过心理测试、讲座、综合面试等测试,优中选优,最终拟定这九个人。其中,硕士平均年龄25岁,博士平均年龄28岁。在测试环节,心理测试很重要,要考察考生是否有教育理念和情怀,是否善于沟通。

新京报:如何看待「顶尖大学高学历毕业生当中学老师大材小用」的争议?

蒋兴龙:我不赞成。目前,学校教师中有十几名博士研究生和一名博士后。他们视野开阔,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多为复合型人才,不局限于某一学科的知识,对学生的跨学科学习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学校希望为学生“种下科学的种子”,这需要优秀的老师来引领。

新京报:这些老师是高薪聘请的吗?

蒋兴龙:待遇上对他们没有额外的优待,按照学校的工资制度同工同酬。这些毕业生更看重我们学校的平台和武汉的整体环境。九个人中有一个是我们学校毕业的。当年被保送到北大,现在博士毕业后又回到学校任教。

新京报:名单中拟聘教师何时正式进入课堂?

蒋兴龙:目前他们还没毕业。学校要求非师范生取得教师资格证后才能上岗。后来毕业后,学校对青年教师进行统一培训,包括学科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等。预计明年8月正式入职。

新京报记者张编辑校对刘军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