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俄国将军被杀

网友发布 2022-08-02 14:27 · 头闻号前沿领域

3月20日,俄新社发布消息,证实俄罗斯黑海舰队副司令安德烈·帕里上校在马里乌波尔附近被击毙。

帕里实际上是分管政治工作的,类似于政委。关于他的死有两种说法。一个是他在战区疏散平民时被潜伏的狙击手击毙,另一个是他在开会时遭到炮火袭击。

截至目前,乌克兰声称已击毙俄军4名少将和1名中将,分别是:

维塔利·格拉西莫夫

安德烈·苏霍维奇基地

安德烈·科列斯尼科夫

奥列格·米捷耶夫

安德烈·莫德切夫

在这些名单中,可以确认安德烈·苏·霍维茨被杀。

其余三位少将还不确定,需要进一步确认。

上尉将军安德烈·莫德切夫之死的真实性也令人怀疑。乌克兰声称杀死他后,乌克兰最初拍摄的照片没有一张是他本人的。

但是,俄军各级指挥官在这场战役中的损失也不小。据粗略统计,14名校官阵亡,52名下级军官阵亡。这个数字今后可能会继续增加。虽然战争中不能有人员伤亡,但是俄军的损失太大了。

纵观历次战争,俄罗斯军官都吃了不少苦头。

自2015年介入叙利亚战场以来,已损失两名将军,另一名少将米·刘鑫身负重伤,外加两名旅长和四名营长;

两次车臣战争,损失14名将军;

军官流失如此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俄国时期形成的军官靠前指挥、冲锋陷阵的传统。

俄罗斯虽然以前看起来很凶,动不动就用熊掌拍人,但实际上大部分时间只是欧洲二流国家,与一流强国差距明显,军事武器装备长期落后。

比如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英法已经装备了大量有效射程超过400米的线膛步枪,而俄军还是有效射程不足150米的老式火枪。海军方面,英法早已大量使用蒸汽动力船,俄罗斯海军的战舰基本都是风帆动力。

俄罗斯不是不想改变装备落后的现状。然而,由于经济和工业化的落后,俄罗斯的军队无法自行生产先进的武器。既然客观装备水平难以提高,那就只能从主观上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主观方向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强调勇气,一个是优秀的战术。

俄军是封建军队,组织化程度低,士兵自身战斗热情不高,难以进行复杂的战术配合。所以更务实的做法是强调军人的勇气。

如何提高军人的勇气?

没有比军官带头更好的了。当所有军官都在掌权的时候,你作为一个士兵有什么理由躲在后面?所以古代皇帝才会用亲征来大大提高军队的士气。

当然,皇帝亲征是一把双刃剑。没有能力就不要乱用。送人头容易。准确的说,不是送人头,就是送水晶,比如明X案。

在苏联时代,虽然工业化水平因“斯大林模式”而大幅提高,但与一流强国仍有明显差距。

再加上大清洗,苏军战斗力下降严重。毫无武德的纳粹不宣战就偷走了世贸大厦,让苏联措手不及。可以说六分钟就把三通塔推掉了,几乎连水晶都推掉了,苏军损失很大。这时,士兵的勇气变得更加重要,不仅是为了抵抗纳粹,也是为了鼓舞人民。

这个时候要提高军人的勇气,理论上要么军官带头,下到基层,指挥前方,甚至是带头。

要么从思想上,用某种信念激励士兵,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而战。

但由于战争初期损失过大,很多人对战局持悲观态度,士兵分批向德军投降。单纯强调爱国并不能达到激励士兵的效果。

所以苏联双管齐下,军官的带头和爱国信仰的宣传都没有落下。苏联政委经常带头冲锋,即使死了也拉不回来,逼得苏联下令政委不要冲锋。

即使在苏联末期,苏联军官仍然有勇气冲锋陷阵。

切尔诺贝利事件中,苏联防化部队司令皮卡洛夫驱车进入辐射核心区,测得15000伦琴的辐射值。

当时有大量年轻士兵自愿执行这一任务,但皮卡洛夫毅然让年轻人留下,毫不犹豫地走了进去。

工程兵团司令塔拉克第一个冲到屋顶铲走核废料。正是他说出了那句名言:

“我先去了政治委员会,然后是党员,接着是其他同志”。

空少将·安托什金亲自驾驶飞机,冒着1000伦琴的辐射投放混凝土、铅块和硼砂来封堵事故核心。安托什金活到2021年。

技术的相对落后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就是苏/俄军在战争中的伤亡往往大于敌方,即使最后苏/俄军取得了胜利。

比如卫国战争,苏军消灭德军607个师,德军死亡约420万人,苏军自身死亡886万人。

虽然技术和工业化水平相对落后,导致质量不足,但苏联/俄罗斯有一个巨大的优势——数量巨大。

幅员辽阔,资源丰富,欧洲人口最多。

纵观俄罗斯大规模战争的历史,敌人从西部平原入侵,大平原无险可守。所以,面对敌人的第一波进攻,俄罗斯往往承受不了,只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巨大优势,拼消耗。拿破仑和纳粹基本上都是被消耗致死的。

但在消耗战模式下,部队的伤亡率相当高,技术问题总是导致比对手更高的伤亡,所以部队容易士气低落甚至崩溃。这时,军官勇于冲锋陷阵就成为维持团队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力量。

勇气绝不是一个贬义词,但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无奈的表现。

我们的战士以前都是背着炸药包去炸碉堡/坦克,因为当时的中国工业化太落后,重型武器严重不足。

这种方法风险极大。就算坦克/碉堡能炸,爆能者也很可能回不来。执行这样的任务需要很大的勇气,所以我们也强调不怕死的勇气。

这是技术落后条件下的无奈选择。如果有选择的话,谁不想远程火力输出呢?

这场战争中阵亡的俄罗斯军官人数反映了两个方面:一个是好的,一个是坏的。

从积极的方面来说,它继承了军官带头的优良传统,这其实也是目前俄军的重点。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思潮陷入混乱,这种混乱也传导到了军队。士兵普遍迷茫,极大影响了俄军战斗力,导致第一次车臣战争俄军损失5732人。

尤其是在哈萨维埃瓦特协议签署后,大批俄罗斯士兵与车臣士兵一起庆祝和平的到来。该协议明确规定“双方应永远放弃武力”和“应重新建立俄罗斯联邦和车臣共和国之间的双边关系”。

总之,俄联邦在这个协议中做出了很大的让步,离车臣独立只有一步之遥。车臣人庆祝很正常,但俄罗斯士兵居然也跟着庆祝,可见此时的俄罗斯军队是多么厌战和迷茫。

这样的俄军要想恢复战斗力,尤其是短时间内恢复战斗力,最好的办法就是让自己的军官冲锋陷阵,所以这也是后来几场战争中俄军军官伤亡惨重的原因。

例如,2017年在叙利亚,俄罗斯中将·阿萨波夫因其前方指挥而死于恐怖分子的迫击炮袭击。

先说不好的一面。

不好的一面是,由于俄罗斯经济和工业发展不佳,军备落后的老问题到今天俄军也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

以无人机为例。俄军装备的无人机约有2000架。数量相当多,但如果你仔细观察质量,你根本看不到它们。

最明显的就是察打一体无人机的严重缺乏。俄罗斯首批无人机是猎户座无人机,2020年10月服役,首批服役3架无人机。

据俄罗斯“克朗斯塔特”公司总裁谢尔盖·博加季科夫称,计划每年制造30架飞机。即使能实现,目前服役的飞机数量也不会超过100架,能在乌克兰战场使用的就更少了。

“猎户座”的最大起飞重量刚刚超过一吨,最大有效载荷为250千克。没有卫星连接。带有卫星链接的型号仅在2022年1月制造,正在测试中。

这个数据和先进水平的无人机相差很大。以中国的彩虹-5为例。其最大起飞重量超过3吨,最大载重1吨。当使用复合挂架时,它可以通过卫星链接安装多达16枚导弹。彩虹-5于2017年开始量产。

不仅仅是无人机的检查和打击。俄罗斯在无人机领域的落后是全方位的。比如中美两国都装备了大量的无人机,无人机携带的侦察设备可以大大提高队伍的态势感知能力。

CH-902手掷队无人机

而俄军至今没有太多这种东西,队伍的态势感知能力明显不足,这也成为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伤亡惨重的原因之一。

《战狼2》中,一名佣兵通过改装将枪挂在四旋翼无人机上,追逐冷锋并射击,启发了不少观众。如果能在后方操纵四旋翼无人机,挂机枪射击,伤亡可以大大减少。

其实我军已经有这个东西了。2020年,官方媒体报道过,比电影里的还残暴。手榴弹被挂了。下面是官方媒体报道的截图。

至于巡逻导弹蜂群,炮兵侦察无人机之类的,就不要太多了。可以说,无人机领域已经被我们打出来了。

每个人都经常听说的土耳其TB-2,自俄罗斯-乌克兰战争以来一直是许多讨论的主题。

T-2的制造商是土耳其的贝拉克塔尔公司,其创始人贝拉克塔尔是埃及苏丹的女婿。最大起飞重量650KG,有效载荷150KG,载弹量通常为55KG。没有卫星通信链路,全靠地面站操作。最大活动半径不超过150km,根本玩不过中国翼龙。

利比亚内战期间,阿联酋支持哈夫塔尔,土耳其支持利比亚民族团结政府。后来两家公司干脆亲自上阵。阿联酋出动了从中国购买的翼龙-2,土耳其带来了TB-2。

事实证明,TB-2在翼龙-2面前真的做不到。翼龙-2前前后后摧毁了10多架TB -2,而t b-2没有直接摧毁翼龙-2的记录。

阿联酋的策略很简单。利用翼龙-2的卫星链接,我们在TB-2起降的机场附近守株待兔。只要TB-2返回着陆,就会开火。但是TB-2腿短,摸不到翼龙-2所在的机场。本质上是一款性能非常一般的无人机。

土耳其不具备TB-2核心部件的生产能力。比如光电炮塔是加拿大的,数据链系统是美国的。说土耳其负责组装并不为过。

B-2核心部件的原产国

俄罗斯无人机的第二个问题是国内配套能力低。

俄军有2000架无人机,其中海鹰-10无人机占一半以上,也就是1000多架。它是一种主要用于侦察、监视和制导的无人机,衍生了很多型号。

迎海-10最大飞行半径100公里,最大续航时间10小时,巡航速度100公里/小时,弹射起飞,降落伞回收。可以在北极恶劣环境下执行任务,俄军对其性能相当满意。

迎海-10无人机

乌东八年战争期间,乌军多次击落这架无人机。乌克兰拆解残骸后发现,海鹰-10是各国制造的。比如发动机来自日本齐藤公司,电池来自中国何炬公司,单片机来自中国景洪,卫星定位设备来自瑞士U-blox公司。

这反映了俄罗斯电子工业的落后,无法为国产无人机提供零部件,这也是俄罗斯多型无人机不服役的根本原因。

无人机是以电子工业为基础的,俄罗斯的电子工业一直很神秘。网上一直有一种论调,认为俄罗斯电子产业强大,不怕西方制裁。

其实听听这种言论挺好的。俄罗斯的电子工业其实很落后。以电子行业的一个分支——半导体为例。俄罗斯90%的芯片都是进口的。俄罗斯唯一的半导体公司只有一家米却劳。

按照密雀劳自己的说法,已经具备65nm晶圆的产能,而且正在突破28nm。不管这种说法的真假,就算真的有65nm的产能,其规模也一定大不了多少。

看看2021年第一季度全球十大代工企业就知道了。前十大公司中没有俄罗斯公司,前十大公司加起来占了96%的市场份额。剩下的4%中,密雀劳显然不可能占到大多数。说白了,密雀劳在世界排名不靠前。

当然,俄罗斯在半导体领域也有所努力。例如,在俄罗斯工贸部的支持下,T-Platforms于2016年开始研发“贝加尔”系列芯片,研发成功后将交付TSMC生产。

然而,2021年,俄罗斯工业贸易部起诉T-Platforms,要求其退还项目补贴。最终,法院判决T-Platforms必须退还27.6亿卢布的补贴,并处以另外5亿卢布的罚款。显然,俄罗斯官员对产品的实际性能非常不满意。

俄罗斯电子工业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俄罗斯电子工业市场规模小。2019年整个俄罗斯民用电子产品产值只有9400亿卢布,按当年平均汇率计算只有1000亿人民币,即使算上军事和航天需求也不会超过1500亿。

注意这是俄罗斯整个民用电子产品的产值。如果分领域算的话,每个领域都有上亿,也就几十亿人民币。当然也不会有大公司。

相比之下,在中国,2020年,电子行业的细分领域和半导体的细分领域IC设计的产值将达到3819.4亿人民币。

小米2019年收入2058亿人民币,也就是说,整个俄罗斯民用电子产品的产值只相当于0.5“米”。

2013年,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鲍里索夫也表示,“俄罗斯在微电子方面的技术水平接近世界领先水平”。我猜当时给他勇气的不是梁静茹就是伏特加。

当然,俄罗斯逐渐觉醒了。2019年,俄罗斯工业贸易部制定了2030年前俄罗斯电子工业发展战略规划。计划到2030年,民用电子产品产值提高到4.6万亿卢布。

说实话,这个计划有点“贾跃亭下周回国”的味道,也许贾跃亭更靠谱。

另外,俄乌战争中俄军军官的高死亡率也一定要归咎于北约秘密情报支持乌克兰,但即使北约有,也绝不会承认,这一点我们就不细说了。

整体来看,俄军军官死亡率较高,既有主动的选择,也有客观的无奈,更多的是基于客观的无奈。

从我们的角度来说,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们的军人有了不用背炸药包炸坦克的自信,却患上了火力不足的恐惧症;

政委制度的存在,党支部建在连上,让指挥员不用指挥太多,也不用担心队伍散了;

目前俄军真正领先我们的方面很少,越来越少。但是,俄军的经验教训还是值得借鉴的。

希望在东南某岛统一的那一天,我军官兵的伤亡能尽量减少。

文字:陆克文工作室

file/tupian/20220802/p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