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在我们的记忆中,2020年是科幻片中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据维基百科不完全统计,电影时间线至少有97条,涉及2020年代。
科幻电影中的2020年,人类已经可以轻松上天,遨游太远空享受高度的科技文明。然而,这些科幻电影都没有预料到,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深刻地改变了全人类的生活方式。
在1982年的电影《银翼杀手》中,人们对2020年的未来生活进行了大胆的想象,一切都是智能的、语音的。
2011年“真钢拳”,到2020年,拳击已经被高科技机器人互相搏击所取代;
2015年的火星救援,2020年在一个无人居住的星球上种上了土豆;
在上世纪的电影《终结者》中,人类在2020年制造的机器人在2020年开始统治世界。...
火星救援:2020年,人类开始在外星球上种植土豆。
虽然这些事情还没有实现,但并不妨碍我们对未来的想象。对Tai 空的探索,对新能源的追求,人工智能,人机交互,认知科学的向内探索,生命科学的发展,是上个世纪人类科学和科幻小说的共同目标。
这就是未来的魅力:不可预知,但永远值得期待。今天盘点了10部科幻电影。这些曾经似乎是未来世界的科幻电影,很多都变成了现实。
2001互动电脑:2001:漫游泰空
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十年前就预言了类似Siri的交互式计算机。2001年:泰空的一次漫游,出现了很多类似ipad的平板电脑和语音交互的智能电脑。
另外还有里面出现的too 空游。许多外国网友开玩笑说,这部电影可能给了SpaceX或理查德·布兰森的《维珍银河》灵感。
全息投影:星球大战
还记得《第一部星球大战》中莱娅公主向绝地欧比-万·克诺比发出营救请求的全息投影吗?莱娅的3D地图看起来像是漂浮在空中,这个场景的效果非常逼真。
全息技术正在成为现实。根据Frost Sullivan最近的研究,3D全息显示技术将成为显示领域的下一个技术热点。2006年,IO2 Technology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交互式3D显示器。这款名为HelioDisplay的显示器可以通过激光在空气体中显示3D图像,用户可以通过手指控制与这款显示器的交互应用。随后,菲利普、苹果、索尼也推出了不用眼镜就能看到三维图纸的显示器。
003无人机:终结者
《终结者》电影中,出现了自动控制的无人机。在20世纪末之前,它们只是比全尺寸遥控飞机小。90年代,海湾战争后,无人机开始快速发展并广泛应用。各国竞相将高科技应用于无人机的研发。
编剧兼导演詹姆斯·卡梅隆(James Cameron)不仅定期在电影制作的技术上取得了革命性的进步,还预言了即将成为现实的技术。
丠两反侦察隐形技术:改天再死
在电影中,詹姆斯·邦德驾驶的隐形汽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现在的隐身技术离电影的水平还很远,但是在军事上已经研究了很多年。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战场军事侦察的技术手段已经实现了高科技化。在现代战争中,伪装与隐身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反侦察手段,已经成为战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05智能手表:迪克·特雷西
说到智能手表,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的电影《迪克·特雷西》,里面展示了很多现在可以使用的智能交互功能。现在的智能手表,除了指示时间,还有提醒、导航、校准、监控、交互等多种功能。
06隐身衣:壳里的幽灵
电影中出现的隐身衣使女主角能够融入任何环境,达到隐形的目的。但你不知道的是,隐身衣从科技原理上是可以实现的,也是纳米科学的进步,因为背后的技术叫超材料。
丨丧虚拟现实:割草机
最早的VR技术不是Ready Player One,而是1992年出现的电影割草机。由于改编了斯蒂芬·金的故事,这部电影获得了巨大的成功。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虚拟现实技术包括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器交互技术和高分辨率显示技术。VPL公司开发了第一套传感手套“DataGloves”和第一套HMD“eye phoncs”;21世纪以来,VR技术发展迅速,软件开发体系不断完善。
2008年互联网协会:Ace专员
男主角金·凯瑞在片尾致辞说:“很快,每个美国家庭都会使用电视、电话和电脑。你可以在一个频道观看卢浮宫,或者在另一个频道观看女子摔跤比赛。未来的可能性是无穷无尽的!”今天看来,他已经成功预言了现代社会智能电视、流媒体、网游、网购的场景。
009无人驾驶汽车:全面召回
上世纪90年代,阿诺德·施瓦辛格让观众一睹自动驾驶汽车的风采。《全面回忆》是阿诺德·施瓦辛格与机器人团队导演保罗·维霍文合作的第一部电影。这部电影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自动驾驶技术。
2000年未来生活方式:少数人报告
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电影《少数派报告》涵盖了从城市景观到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充分展现了50年后的未来图景。
在写作之前,斯皮尔伯格希望在即将到来的2054年创造一个真实的世界,而不是空想象的科幻世界。正因如此,1999年,电影开拍前两年,斯皮尔伯格邀请了十五位科学文化专家,包括建筑师、作家、生物医学研究者、计算机科学家等人,参加了一个为期三天的“智囊团”会议。
在此期间,斯皮尔伯格做了大量的功课,并制定了电影的设计理念。他希望电影中的世界有鲜明的未来感,但设计必须合理。
▲磁浮交通系统。磁悬浮私人舱可以在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高速移动。
《少数派报告》中场景和道具的设计结合了未来社会、个人、政治、心理的变化趋势,每一个设计背后都隐藏着无数的思考。我们可以看到,如此优秀的科幻电影的设计和制作,得益于众多专业的合作,而这部电影正是学科思维交叉碰撞的结晶。
剧终
转载:本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发布的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和本微信微信官方账号的观点。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