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俄罗斯在南极钻到什么

网友发布 2022-08-02 13:38 · 头闻号前沿领域

南极洲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冰,除了冰还是冰,仿佛是一个冰雪的世界。

但是大家忽略了一个问题,南极和北极是不一样的!

北极不是一个大陆,确切的说是北冰洋和周围大陆边缘组成的区域,所以我们称之为北极而不是北极大陆。

但是南极洲不一样。它本质上是一个大陆,所以也叫南极洲。

其他大陆有地貌,南极洲也有,只是因为整个大陆都被厚厚的冰层覆盖。

在冰盖之下,很可能有湖泊、河流和火山。

冰原下的“外星世界”

如果你想探索冰原下的世界,你必须钻透冰原。

南极的冰一般都在2000米以上,最后的地方甚至达到4800米。

其实南极洲的地形很复杂,最高点是海拔5140米的罗宇胜山;最低海拔-2555米,是南极洲本特利冰川下的山谷。

为了摸清南极冰盖下的地形,“挖洞者”俄罗斯将钻头伸向南极冰盖,向下钻了4000米。

这场钻探之旅花了俄罗斯整整20年的时间。由于南极环境寒冷,天气恶劣,钻探任务异常艰巨,俄罗斯科学家认为其难度不亚于科拉钻探。

俄罗斯在钻探之前,利用雷达、声纳、卫星等技术在钻探地的冰层下进行了探测,确认其主体是一个湖——东方湖。

于是4000米下来,液态水直接钻了出来。

南极虽然不缺水,但是水是固态的,固态水下面有液态水,说明冰下温度比冰上温度高。

地质学家推测,该湖很可能位于一座火山上,这座火山仍然活跃,并使湖在冰下保持液态。

俄罗斯对4000米以下的液态水进行了分析,发现了3500种生物,其中大部分是微生物。

此前,科学家认为南极寒冷的环境导致南极微生物活动相对较弱。

事实证明,这个理论只适用于南极洲表面,不适用于南极洲的冰下。

这一重大发现更新了南极生物的已知物种,为天文学提供了重要信息。

天文学家一直认为木星的卫星木卫二可能存在生命,但木卫二被冰覆盖,厚度超过10公里。

只有液态水才能孕育生命,所以木卫二存在的关键在于它是否有液态水。

现在和地球上南极的沃斯托克湖一样,冰层下4000米仍有液态水,里面有丰富的微生物。

所以在欧罗巴上,可能有海洋,海洋在厚厚的冰层下,里面可能有生命。

南极洲的起源

南极洲从一开始就不是位于严寒的地方。曾几何时,那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土地。

南极洲的前身是冈瓦纳的一部分,大约在泥盆纪开始形成。北半球的非洲、南美洲、澳大利亚和印度次大陆都与南极洲相连。

从中生代开始,冈瓦纳开始分裂,南极洲和澳大利亚一起分离,然后继续分离。南极洲一路南下,终于到达了地球的最南端。

南极洲与澳大利亚大陆分离甚至比恐龙灭绝还要晚,大约在3900万年前才完全分离。

根据南极洲为数不多的化石来看,南极洲曾经生活着有袋类动物,它们与澳大利亚的生物有一定的亲缘关系,说明它们是同源的。

除此之外,另一边的南极半岛也几乎在同一时间从南美洲分离出来,形成了今天的德雷克海峡。

南极洲的啮齿动物和灵长类动物的化石与南美洲的高度同源,这表明它们曾经生活在南极洲。

在南极洲发现的化石仍然是古老的植物,这表明南极洲曾经有茂密的森林。难怪南极洲盛产煤、石油和天然气,令世界上许多国家垂涎。

南极洲的冰盖下有许多火山。根据卫星雷达,大约有138座火山,其中许多是活火山。

哪里有火山,哪里就会有很多矿产资源,南极洲被誉为未来的矿库。

南极洲的危机

南极洲最大的危机自然是全球变暖和冰川融化。南极洲的冰占世界总量的80%。一旦完全融化,将使全球海平面上升66米,淹没约10%至20%的土地。

届时,裸露在外的南极大地将再次披上绿色的外衣,成为世界上最宜居的地方。

但是对于人类来说,这样的后果是致命的。南极洲曾经是一片郁郁葱葱的大陆,那里生活着大量的生物,它们被封存在南极洲的冻土里。

如果全球变暖加剧,南极洲的这些古老生物很可能像西伯利亚的生物一样从冻土中暴露出来。

这些动物携带古老的细菌。它们融出来后遇到人类,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可怕的事情。

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冻土中的驯鹿一度死亡75年,仍在传播炭疽。

在阿拉斯加,发现了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病毒。源头是一名死者生前被感染的尸体。

自从1820年第一批人类踏上南极洲附近以来,已经有许多人探索了南极,然后在那里睡觉。

在北极可以找到数万年前冰河时代生物的遗迹,南极洲也可以,甚至比北极发现的还要古老。

南极几乎没有生物,但不排除冰盖下存在生物的遗迹。

南极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有些动物会自杀。例如,科学家发现一些企鹅和海豹会向南极洲内陆进发,然后在距离海洋数百公里的地方死去。

没有人知道他们为什么自杀。也许他们被某种病毒感染了,出现了异常行为。也许在气候恶劣的南极生活久了,动物也会得抑郁症。

我们所知道的是,随着全球变暖,南极的极端天气开始增多,生活在这里的生物面临着比过去更加严峻的考验。

动物学家发现,南极信天翁幼仔的存活率急剧下降。

极端的暴风雨将它们吹离巢穴,成年信天翁依靠巢穴来辨认自己的孩子。如果从窝里掉出来的幼鸟不及时爬回去,就会被父母认为已经死了。

更可怕的是,在一些死去的信天翁幼崽的肚子里发现了塑料包装袋。

许多鸟通过反刍来抚养它们的孩子。成年信天翁把塑料袋当鱿鱼吞,然后反刍给幼鸟吃。

这些幼鸟消化不了塑料袋,也拔不出来,只好在它肚子里。久而久之,幼鸟越来越虚弱,导致被大风吹离巢穴,最后失去温度而死亡。

入侵物种

在一次探险中,科学家发现在南极海域850米深的海底生活着一百多万只帝王蟹,它们像一群幽灵一样在海底排队。

帝王蟹是生活在北半球的甲壳类动物。为什么会跑到南极海?

估计这些帝王蟹在很小的时候就从北极来到了南极。

北极和南极海域温差不大,帝王蟹可以很好地生活。帝王蟹的到来会破坏南极生态,它们会吃掉生活在南极海域的底栖生物,从而影响生物数量。

南极洲生物物种并不丰富,长期的与世隔绝使其对入侵的抵抗力下降。

尤其是南极磷虾,肩负着整个南极的生态金字塔。

如果帝王蟹威胁到磷虾,那就离南极生物灭绝不远了。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