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易趣网的发展现状

网友发布 2022-08-02 13:35 · 头闻号前沿领域

作者/魏一宁《财经世界周刊》作者李丹

编辑/陈芳

不仅仅是易贝,在第一代电子商务中,除了阿里巴巴和JD.COM,大多数玩家都以惨败告终。就连2010年前后成立的无数第二代电商也消失了,比如聚美优品、1号店、凡客诚品、寺库等。中国的电子商务经历了20多年的风风雨雨,最终由阿里巴巴、JD.COM、拼多多等公司主导。

人们以为它已经关闭了。

过去,中国电子商务的领军人物易贝最后一次进入公众视野,是因为一则破产新闻。

7月25日,成立于1999年8月的易贝宣布,因运营策略调整,决定停止平台运营。易贝官网发布的公告显示,2022年8月12日24:00,易贝将全面关闭服务器,停止网站所有商品和店铺的交易功能,终止注册、登录、充值功能。

在公告中,易贝提醒用户及时上网,查询账户和交易记录,归还网上余额,避免经济损失。

易贝的崩溃令人尴尬,但并不令人意外。多位电商行业人士闻讯后对《财经天下周刊》表示,没想到易贝还活着。在他们的印象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市场上都没有易贝的位置。

事实上,现在很少有人知道易贝,更不用说去易贝购物了。当《财经天下周刊》打开易贝官网时,发现上面的商品种类太少,所有零散的商品链接都打不开。在易贝将关闭的热搜下,排名第一的评论是:“很多年前,就有人预测易贝会失败。”有人在评论下面留言:“我以为它早倒闭了。”而一位80后网友感慨道:“我从来没听说过这个网站。”

当然也有用过的网友在记。“我人生中的第一次网上购物是在易贝。那时候还没有淘宝。我不得不拨电话线上网,我不得不去银行转账购物。”“网上购物始于易贝。如果你想汇款,你总是会收到普通邮件。”“2003年以前,我用易贝。2003年淘宝之后,我就慢慢不用了。”“当时易贝很有名,但后来就衰落了。前一波被拍死在沙滩上,一个时代终究是过去了。”

邵亦波在上海居民楼创办的EBay是中国C2C模式的先行者。它模仿了美国的易贝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开网店,交一定的费用就可以把商品上架。

一位2000年左右接触互联网的消费者回忆说,当时远程购物的主要渠道是商家在杂志上打广告,消费者通过电话联系商家,然后向银行汇款付账。易贝上线后,虽然仍然需要通过银行转账,但由于在网上查货和联系商家更方便,所以很受欢迎。

作为中国电子商务的鼻祖之一,易贝在早期比阿里巴巴漂亮多了。成立两个月,线上交易额突破千万元。成立三个月后,获得了美国三家风险投资公司的注资。次年,易贝成为中国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2003年,易贝达到顶峰,占中国电子商务市场的80%。据我所知,没有竞争对手。

然而,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易贝最终还是孤独了。

第一代电商集体倒下。

转折点发生在2003年。后来,邵亦波在接受采访时说,他的岳父今年去世时,他的妻子非常难过。为了带妻子离开上海,他以2.25亿美元的价格卖掉了易贝,然后全家移民到了美国。“如果你当时没有卖掉易贝,而是继续做下去,中国电商就不会是今天的局面。”

没有创始人掌舵,卖家背后的易贝遇到了强大的竞争对手,最后在竞争中惨败。2003年5月,在易贝的启发下,马云带领团队成立了淘宝,并获得了软银掌门人孙正义的投资。与易贝的收费模式不同,淘宝采用了免费模式,这是一炮而红。2004年支付宝上线后,电子商务交易变得更加便捷和安全,淘宝实现了快速发展。

仅仅三年,易贝就被打败了。2006年,易贝的市场份额暴跌至29%,其市场份额被淘宝夺走。今年,淘宝占据了中国电子商务市场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甚至占据了C2C市场80%的份额。看到大势已去,易贝很失望,易贝再次出售自己。汤姆在线获得了易贝51%的股份。

易贝的生意有多糟?根据汤姆在线的财务报告,2007年,易贝给汤姆在线造成了1.04亿港元的损失。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易贝的商业状况每况愈下。2010年之后,汤姆再也没有在财务报告中披露过易贝的经营情况。

亡羊补牢,为时已晚。面对市场形势,易贝最终决定不收费,但淘宝已经占据了消费者的心智。随着大量卖家和消费者转向淘宝,易贝的衰落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它试图通过购买美国商品来拯救自己,但收效甚微。到2012年,易贝的市场份额仅为0.01%,逐渐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不仅仅是易贝,在第一代电子商务中,除了阿里巴巴和JD.COM,大多数玩家都以惨败告终。

雷军2000年创立的Joyo.com,早在2004年就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亚马逊,最后一步步消失在市场上。现在连亚马逊都失去了中国。

王陶俊的B2C电子商务网站8848,成立于1999年,更早消失。在计划赴美上市的过程中,他的资本逐渐设立空王陶俊,股权逐渐减少,失去了公司的决策权。随着2000年纳斯达克泡沫破裂,8848上市失败,公司逐渐销声匿迹。

同样成立于1999年的当当网依然健在。然而,由于它不像JD.COM那样重视物流,以及创始人李国庆和鱼雨之间的分歧,当当的市场份额一再下降。即使在图书电商领域,当当也早已被京东赶超。COM:2017年第三季度京东。COM的图书超过当当网35.1%的市场份额36.2%,位居市场第一。在国内电商市场,当当的份额已经不到1%。

不仅第一代电商网站倒下了,2010年前后成立的无数第二代电商,包括聚美优品、1号店、凡客诚品、寺库、蜜芽等,现在都消失了。

被巨人打败。

易贝是如何失败的?许多曾经在易贝上买卖东西的用户告诉《财经天下周刊》,他们放弃它的原因很简单。易贝收费。

方培回忆说,2003年,易贝如日中天,淘宝还是一个新秀。当时,他想做点生意,于是注册了易贝。开店、上传产品等一系列操作完成后,商家后台显示欠易贝16元。“刚要大干一场,就发现账户上欠了易贝的钱,根本不存在十头牛拉不回来的那种事。”后来,方培愤然离开了易贝,转而在淘宝上开了一家店铺。

消费者孙嘉也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她在2000年左右开始使用易贝。一开始是免费的,大家都用的很开心。大约在2003年的那个时候,易贝开始向买卖双方收取费用,即使是出售二手物品,她也果断地放弃了。

在随后的众多文章中,易贝的失败被归因于其收费模式。这一点一直被很多消费者诟病,却被规模较小的后来者淘宝当作矛头直指易贝。

2003年6月,易贝收购易贝后,获得了1000万中国用户和易贝95%的市场份额。就在打算大干一场的时候,马抛出了一个亿的免费策略,让其措手不及。

业内人士认为,易贝及其背后的易贝之所以击败中国,是因为他们对中国市场没有深刻的了解,他们的商业模式不符合中国的国情。美国人无法理解上亿元补贴的做法,但中国电商同行都是烧钱爆发。相比雅虎成立时第一次盈利,淘宝用了6年才盈利,JD.COM用了12年。

在商业世界里,“杀死”企业的往往是企业本身。这个规律可以适用于易贝,也可以适用于8848、麦考林、柯凡等无数电子商务公司。

作为曾经的“中国电子商务领袖”,8848的创始人王后来反思,8848失败的原因是没有坚持一种商业模式。先是放弃了上市的B2C模式,后来又放弃了B2B,转向系统集成和电子政务。

号称“中国B2C第一股”的麦考林,在垂直电商和综合电商之间摇摆,不知何去何从。为了适应其不断扩张的电子商务野心,麦考林试图向综合商店跃进,但他误判了形势,陷入疯狂扩张。

另一家曾经红极一时的凡客诚品,也因为自身定位问题,最终草草收场。2014年,国家质检总局的抽查结果显示,凡客诚品的合格率仅为73.9%,导致其陷入垂直电商整合的困境,再次受到重创,最终走到了尽头。

从主导到多元竞争

在电商世界,商业风格简单粗暴:用钱互相厮杀。通过这个,20年来的电商大战就清晰了。

2000年左右,国内第一代电商陆续成立,大大小小的玩家争相入局,唯有资本的东风不佳。2003年,易贝被电商巨头易贝收购,让资本和电商都看到了希望。马云在与雅虎杨致远的热切会谈后获得了10亿美元现金。担心发不出工资的刘强,在香格里拉酒店见到了今天的资本之都徐新,获得了对方1000万美元的投资。

有了充足的弹药,中国电商开始了持久战。首先,淘宝与易贝对抗,然后它变成了一场与拍拍的战争。后来变成割据,最后演变成“狮狗大战”、“猫狗大战”。电商分析师陆告诉《财经天下周刊》,现阶段电商平台的销售模式从过去的C2C转变为商家主导,开始兼具正规化、规模化和物流化。也是在这个阶段,垂直电商平台开始进入。

2008年金融危机后,大量廉价资本涌入中国市场,意图烧出下一个阿里,下一个JD.COM。在此背景下,出现了凡客诚品、聚美优品、蘑菇街、蜜芽等一系列垂直电商。

而淘宝、JD.COM等综合电商平台成功占领了消费者心智,不仅品类优势明显,而且操作更为便捷。不久后,垂直电商增速触及天花板,相继被资本抛弃。

垂直电商倒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资本市场普遍认为是腾讯+京东的双寡头格局。COM和阿里+苏宁代表了中国电子商务的未来。谁能想到,在阿里和JD.COM之间,拼多多被迫凭借白标业务和社交流量杀出一条血路。2015年,黄征在上海创办了拼多多,拼多多以加盟模式起家,后随着腾讯的赋能走出去。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2021年,综合电商的GMV占比超过80%,仍然牢牢占据第一的位置。一淘约占中国零售电子商务市场的52%,其次是JD.COM和拼多多,市场份额分别为20%和15%。剩下的市场被Tik Tok和Aauto更快占领。

虽然一淘依然占据中国零售电商的半壁江山,但在陆看来,目前,电商的竞争格局正在向多元化发展,其中的直播占了一部分,拼多多的社交电商占了一部分。“巅峰的时候,阿里在电商的市场份额占85%,现在只有50%出头,然后可能会低于50%。”卢表示,未来,阿里的霸主地位将被动摇。

不过,在海豚社创始人李成栋看来,虽然从目前来看,国内电商正在向综合电商平台向直播电商进化,但随着投资热情的降低,很大概率不会有新的入局者。“现在坐牌桌的门槛提高了,让后来者很难爬上去,这意味着现有平台的地位相对稳定。”

本文由《财经天下周刊》账号AI财经社原创出品。未经允许,请勿从任何渠道或平台转载。违者必究。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