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4日,习近平主席在全球发展高级别对话会上发表《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开创全球发展新时代》的重要演讲,其中“发展”是核心要义。习近平主席在重要讲话中提出了共同凝聚促进发展的国际共识、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共同构建全球发展伙伴关系的四点主张,展示了中国推动全球发展的举措和信心。这是习近平主席继2021年9月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后,在金砖国家会议上对全球发展问题的又一次重要论述。
聆听习近平主席的演讲,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习近平主席所讲的“发展”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包含着鲜明的价值取向;不标准,但着眼全球发展;不是短视,而是面向未来。因此,这种“发展”观体现了“积极发展”的本质特征,为处在人类命运十字路口的各国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积极发展”主要是针对当前世界在发展问题上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习近平主席指出:“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吞噬了全球多年发展成果,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实施进程受阻,南北差距继续扩大,粮食和能源安全面临危机。一些国家将发展问题政治化、边缘化,搞‘小院高墙’和极端制裁,人为制造分裂和对抗。”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发展将何去何从,将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而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一个行动方向,那就是“认清世界发展大势,坚定信心,行动起来,拧成一股绳,全力推动全球发展,打造包容平衡、协调包容、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发展格局”。这是中国在世界发展混乱中的定位,是为全世界创造美好未来的正确选择。
具体来说,首先,“积极发展”包含着鲜明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在演讲的开头,习近平主席提到“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接着,习近平主席以自己在中国黄土高原一个小村庄当农民的亲身经历,讲述了发展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让人深深感受到一个大国领导人的情怀:以人民的幸福为幸福。同时,“发展”的积极价值和终极目标得到了生动具体的理解,即“以人民为中心”。在中国发展进程中,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将这一理念上升到全球发展的高度,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把发展置于国际议程的核心,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只有各国人民都过上好日子,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能保障,人权才能奠定。
其次,发展是为了实现和维护和平,这也是发展积极价值的体现。发展需要和平,和平离不开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日益加深,各国人民的命运更加紧密相连。只有创造和平的环境,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安全上相互信任,合作共处,各国才有发展的前提。只有通过和平手段实现的发展才是持久和可靠的发展。“保护主义是自我约束。搞‘小圈子’,只会把自己孤立起来。极端的制裁会伤害他人和自己,如果供应中断,它不会起作用,也不会走远。”尽管当前国际形势在变化,但一些国家无视其他国家的权益,一些局部冲突仍在继续,给各国发展蒙上阴影,各国人民对发展的渴望不会改变,“积极发展”的历史趋势不会改变。
第三,“积极发展”需要所有国家的合作。“合作可以成就大事、好事、长远之事。”全球发展不仅是发展中国家深化合作,也是发达国家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努力,“建设团结、平等、平衡、包容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不让任何国家和个人掉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全球共同发展的伟大目标。“积极发展”不是什么“国家优先”,也不是什么“小院高墙”,而是世界各国的命运共同体。目前,减贫、粮食安全、抗疫和疫苗、发展筹资、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工业化、数字经济、互联互通等等与发展问题密切相关的问题,需要全球合作来解决。面对这些问题,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命运是一样的。没有发展中国家的粗放发展,就不可能有发达国家的长远发展,这早已是国际社会的共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实现合作共赢,是新时期“积极发展”的重要体现。
最后,“积极发展”是面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在人类发展进程中,科技进步始终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以第四次科技革命为驱动,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要推动技术和制度创新,加快技术转移和知识共享,促进现代产业发展,弥合数字鸿沟,加快低碳转型,推动更强劲、更绿色、更健康的全球发展。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保持人类与环境的和谐统一,这是关系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只有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才能确保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恩格斯说过,我们不应该过于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每一次这样的胜利,大自然都会报复我们。尊重自然规律,善待自然,才是“正向发展”的正确选择,因为只有实现环境的正向代际传承,才能让人类看到未来更美好的地球。
总之,习近平主席所说的“发展”是“积极发展”,是世界各国面对挑战、面向未来的积极选择,而不是消极应对。作为全球发展的发起者,中国也在积极行动,将加大对全球发展合作的资源投入,与各方一道推进重点领域合作,搭建国际知识经济交流平台。“一心一意,一事无成。”.面对世界百年不遇的巨变,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主动而肯定地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作者:刘雪莲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