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数量
运-20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大型军用运输机。这架运输机是2016年开始服役的,到现在已经6年了。
就中国国土面积而言,中国对运-20的需求非常大。运-20无论在军事上还是救灾上都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像2008年汶川地震,如果当时国内有运-20,震后24小时内运-20空就能投入大量物资。
但在中国对运-20需求很大的情况下,中国的运-20数量并不多。许多专家推测中国只有40架运-20。那么,运-20服役多年,为什么只有40多架?
首先,运-20只有40架,这是2020年的数据。当时以法国媒体《东摆》为首的多家外媒报道了这一数据。运-20从2016年服役到2020年40架,一年的产量差不多10架,其实已经相当可观了。
比如美国使用最多的C-17全球霸王运输机,1995年服役,2015年停产。共生产279架,平均一年生产13.95架。与之相比,运-20其实也不甘落后。
运-20发动机
当然也有人说运-20的产量跟不上发动机的限制,因为运-20现在用的是俄制发动机。
其实这不是真的。运-20确实使用了俄罗斯发动机,但已经国产化。
到2020年,运-20量产型已经生产了差不多40架,之前已经生产了8架原型机。运-20原型机使用俄罗斯提供的D-30PK-2发动机。但运-20量产后,我们的运-20用的是涡扇-18。
涡扇-18是模仿D-30PK-2的发动机。它确实使用了俄罗斯的技术,但完全是国产的,所以不存在需要俄罗斯提供的问题。
另外,涡扇-18并不是D-30PK-2的完全仿制品,在中国的国产化过程中也做了一些改进。与最初的D-30PK-2相比,涡扇-18重量轻300公斤,推力大0.7吨,油耗低约20%。从之前运-20的汤加和塞尔维亚之行可以看出,运-20在航程方面是符合要求的。
但是运-20的产量确实受到发动机的影响,因为涡扇-18对我们国家来说还不够好。中国为此专门研制了涡扇-20发动机。相比D-30PK-2,涡扇-20的推力、油耗、推重比等数据会更好。
保守估计,涡扇-20的推力将比D-30PK-2多30%至45%。
可见,运-20对于发动机的升级会非常大,更换发动机势在必行。运输机发动机的变化对运输机的影响很大,运-20的很多地方到时候都要改装。
就仓库而言,运-20的仓库宽度是4米,美国的C-17运输机是5.5米,要小很多。
造成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是运-20的发动机不够好,为了涡扇发动机的推进力和最大载荷之间的平衡,设计师只能这样设计。当运-20换装涡扇-20发动机后,其仓宽会发生变化,后尾门也会进行改装。
可见,换运-20的发动机并不是直接在老飞机上安装新发动机那么简单,还需要对飞机的结构进行修改。之后会进行一系列的技术验证,看看换发动机会不会带来什么隐患。
所以现在直接大量生产运-20无疑是一种浪费。未来这些运-20无法装备新的发动机,性能达不到军事需求。
此时,大量能够安装新型发动机的运-20将再次生产,而运-20的服役数量无疑将远远超过我国所需的数量。
运-20产量
目前中国对运-20的需求缺口还是很大的。有军迷估计,即使未来运-20只承担国内运输任务,中国对运-20的需求量也不会少于300架。
如果未来中国要在海外展示军事存在,中国对运-20飞机的需求将达到400~500架。那么按照中国目前的产量,运-20未来能服役300架吗?
答案是肯定的,中国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工业化国家,不存在产能不足的问题,只有中国要不要增加产能的问题。
未来,运-20的“杀魂流水线”将启用,整个运-20的生产车间将实行三班倒。到时候别说一年造10架运-20没问题,一个月造10架运-20也没问题。
当然,这种生产方式类似于战时体制,中国在和平状态下肯定不会这么做。
最有可能的是,在涡扇-20发动机正式服役后,运-20会慢慢增加生产线,最终产量稳定在每年12~14架。
这个产量还是合理的。在近25年后,中国将有超过300架运-20服役。届时,最早服役的运-20也可以退役,这样中国现役的运-20总数将稳定在300架以上。
中国这个数量的运-20足够用,但不会太多,造成国家负担。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