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全球化和疫情的影响下,企业数字化转型进程加快。在这个阶段,企业已经从“要不要上线?”“怎么会?”逐渐转变为“如何构建混合云架构”和“如何更方便地管理云”,很明显,多云和混合云已经成为未来云计算发展的大趋势。
东算西算推动“云”产业升级
近日,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通知,同意启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国家计算枢纽节点建设,规划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
在计算从东方向西方转移的背景下,如何处理数据的分类,如何将数据从东方“送”到西方进行计算,如何分配计算能力,成为企业面临的关键问题。同时,对于企业而言,挑战与商机并存,云网协同、混合云等技术势必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东西计算工程的带动下,“云”产业也将迎来又一次升级。混合云和多云管理成为各大厂商的新“战场”。谁能抓住这个商机,实现更大的价值,谁就有可能成为“云”上新的“霸主”。
很多服务商自然包括深耕中国市场几十年的IBM。在IBM中国区总经理苗克彦看来,随着云计算技术的风起云涌,混合云一定是对企业最有利的技术之一。“一个合格的混合云产品首先要有安全稳定的技术,要有云技术的安全性和可扩展性,既灵活又保证企业自身发展的安全性。这是让客户受益的最有效的技术。”苗克彦指出。
据悉,为了更好地在云计算市场“大显身手”,2021年11月,IBM正式拆分基础设施管理服务业务,成立独立公司Kyndryl,使IBM更加专注于混合云和人工智能战略,同时也使IBM成功跻身混合云和人工智能浪潮的前沿,成为该市场最具竞争力的“种子选手”之一。“IBM认为我们的技术是可持续的混合云和人工智能技术。同时基于行业知识、咨询能力和技术上的服务能力为客户带来价值。这就是IBM今天要做的事情。”在谈到IBM目前的战略时,苗克彦强调。
不仅如此,众所周知,IBM还是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导者。计算、云和网络可以说是东方计算和西方计算的三大核心。在两个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IBM,在渝、黔、大湾区等8大节点和10大集群核心城市,也得到了相应IDC资源的关注。同时,据IBM中国区总经理苗克彦介绍,目前已有多家对应企业与IBM接触,IBM将持续关注中国市场的需求反馈,积极实现产品和服务的迭代。
融合、开放、创新是发展的核心。
时代在变,“变”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是家常便饭。在“算东西从东到西”的大背景下,整个国家的整体计算能力网络、IDC布局、顶层设计、网络布局都在发生变化,相应的IDC产业上下游企业只有跟着变化,甚至主动变化,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如果说拆分Kyndryl是IBM顺应时代的主动变革,那么整体经营思路的改变则是这家科技巨头希望再次引领行业的“巨变”。
IBM大中华区技术服务销售总经理苏越表示,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环境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IBM和其他企业一样,面临着诸多挑战。“面对挑战,我们必须尽快‘改变’,并且做得更多更快。”苏越强调,他认为混合、开放和创新是IBM技术服务新的发展方向。
IBM的混合战略并不局限于混合云,而是整体业务层面的“混合”。在保证业务平稳运行的前提下,快速部署更多新业务,灵活部署整体IT架构,是苏越未来整个云计算的“核心竞争力”。
开放层面,熟悉IBM的人都知道,IBM在技术层面一直保持开放的态度。据苏越介绍,截至目前,IBM已经能够为中国的企业提供超过245种开源软件的技术支持。“IBM一直保持开放的态度,拥有成熟领先的基础设施技术,加上人工智能和混合云的新技术加持,可以更好地服务我们的客户。”在谈到IBM服务团队对企业级开放技术的专业支持时,苏越用“老伙计有新技能”来形容。
在当今混杂开放的环境下,创新能力自然必不可少。尤其是在当前全球化和远程办公的趋势下,远程办公是工厂、会议办公室和数据中心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
以国内IDC行业为例,东西方计算项目正式启动,数据的收集、分类和处理面临各种困难。与此同时,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数据中心进行统一管理,打造分布式数据中心平台,成为新的技术出路。在此背景下,数据中心的远程运维已成为大势所趋。
据悉,IBM在远程协作方面也有长期布局。IBM大中华区人工智能应用业务总经理赵表示,AR/VR远程运维是IBM内部产品和技术部门完美融合的典型案例。“IBM基于原有的全球维护和资产管理软件,利用物联网、AIOps等技术,打通数据和解决方案之间的壁垒,实现智能运维。”赵肖凯指出。
在赵看来,远程运维不仅可以应用于数据中心,国内IBM在汽车、化工、制药、电力等行业的应用案例也可以应用。“现在,在元宇宙大火中,IBM人工智能和混合云的发展也会根据客户的需求考虑相关的应用场景,布局更多的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赵强调说。
不难看出,以客户需求为核心,秉承混合、开放、创新精神,以混合云和人工智能为主要技术发展方向的IBM,一直在为更好地服务客户而努力。
安全是一切的前提。
众所周知,云安全一直是云计算的重点,IBM也是如此。正如IBM中国区网络安全业务总经理冯亮所说,“如果说企业利益中有很多' 0 ',那么安全就是这些' 0 '前面的' 1 '。没有安全保障,再多的利益空也没用。”冯亮还将她所在部门的使命总结为“为更美好的世界奠定安全基石”。
事实上,在云计算火热的当下,几乎没有企业不使用“云”承载业务,尤其是目前,混合云已经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如何在多个云之间实现跨云安全,在云的“边界”日益模糊的当下,如何保证各个企业的数据安全和业务安全,成为当前云厂商的主要努力方向之一。
IBM的云安全一直有着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冯亮表示,目前云安全主要面临三大挑战:多云/混合云安全、密码习惯安全、云网融合情况下的安全。“在三大挑战的背景下,IBM认为零信任架构是解决这三大问题的‘最优方案’。”冯伟指出。
冯亮说,零信任架构有三个主要原则:第一,需要有最低权限;第二,它需要保证用户每次访问都要以正确的身份和正确的方式访问;第三,它需要假设所有的访问者都是“攻击者”来面对访问者。
“IBM一直践行零信任架构和零信任架构三大原则。并根据这三个原则设计产品。有了红帽OpenShift的加持,我们在云和混合云安全领域非常有信心。”冯伟强调。
正如苗克彦所说——IBM坚持混合云和人工智能的技术方向,以混合、开放、创新的姿态,构建一套值得世界信赖的技术架构和技术体系,为全球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这是IBM的愿景。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