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制造业发展趋势如何?肆虐全球两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带来了巨大变化。这期间,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都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在国内,由于内需不足、供应有限和预期不佳,中国的经济发展面临压力。国际上,宏观环境变得更加复杂。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明年经济工作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对于制造业来说,2022年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2022年制造业发展趋势:1。把握稳中求进总基调。当前,工业经济稳步回升的态势没有改变,经济回升的韧性和内生动能依然强劲。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球疫情仍在演变,外部环境更加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内经济仍不稳定。进一步提振工业经济,需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底线思维,做好跨周期调整,保持稳定。2.瞄准未来产业转型的方向,中国制造业仍然是大而不强,处于价值链的中下游。制造业的投资仍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拓展空。一方面,要加大先进制造业投入,鼓励企业瞄准未来产业转型方向,不断扩大对新型基础设施、核心基础零部件基础软件等产业建设的有效投资,加快重大技术创新成果产业化,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要盘活存量,引导企业加快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入,加快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3.近年来,随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构步伐加快,本地化、区域化、多元化特征日益明显,制约和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的因素增多。工信部指出,所谓“强链”,就是进一步锻造长板,越做越长,增强发展的主动性。所谓“补链”,就是把短板和弱点补上,保证关键时候链条不“掉”。要全面系统梳理制造业产业链,构建产业基地大数据平台,找准薄弱环节和风险点,坚持自主可控、安全高效,打牢产业基地升级和产业链现代化基础;开展制造业产业链强补行动,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着力实现“点”的突破,强化“线”的韧性,加快“面”的提升,培育“系统”的优势。4.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制造业的核心是创新,即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目前,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的新一代颠覆性技术。正在不断涌现,并已成为全球市场竞争的制高点。我国工业和信息化综合实力不断提升,结构调整不断优化,创新能力大幅提升,企业实力显著增强。但关键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依然较高,“卡脖子”风险愈演愈烈。坚持科技自主,聚焦集成电路、关键软件、关键新材料、重大短板装备、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增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重点产品的支撑能力。
5.聚焦“专业化和创新”
总体上看,中小企业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一定时期经营压力较大。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中高端产业链升级的机遇。中小企业要抓住这个机会,培养更多的“隐形冠军”来填补这个空白。以“专业化、创新化”为方向,将企业打造成为拥有独特技能的“单打冠军”或“配套专家”。专精于产业链某一环节,专业化、新型中小企业上下游协作能力强,在连接“断点”和突破“堵点”方面潜力巨大,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构建双循环发展新格局方面可以发挥更大作用。以上是对2022年制造业发展趋势的介绍。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的新型生产模式,贯穿RD、设计、生产、供应、服务等各个环节,实现全面智能化。智能制造是中国实现“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的重要方向,备受市场各方关注。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