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提出人工智能概念以来,人工智能逐渐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主要方向。新时代,随着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全球网络数据量急剧增加,海量数据为人工智能的大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随着算法、计算能力和数据能力的不断提高,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那么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会呈现什么趋势呢?我们能从这些趋势中找到什么机遇和机会?
第一,城市治理和运营逐渐成为人工智能的主要市场。
2020年以来,中国人工智能市场的主要客户来自政府城市治理和运营,如公安、交警、城市运营等。,应用占49%,其次是互联网和金融行业,分别占18%和12%。
企业和政府对人工智能的应用逐渐升温。在决定企业经济效益的各个方面,都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身影:AI帮助人们安全生活、远程交易、便捷出行;深度学习和知识图谱帮助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分析预测和科学决策;人机对话改善了用户在呼叫注册和服务响应方面的体验。
人工智能可以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实现社会生产力的全面跨越,推动社会进入智能经济时代。未来,这种趋势会在城市智能化的过程中不断完善!
第二,人工智能投资市场前景广阔,趋于成熟。
2014年至2020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4796起,融资总额7685.39亿元。2021年1-7月,共发生506起融资事件,融资金额达到1839.92亿元,早已超过2020年的总额。
由于初创企业的融资金额和估值相对合理,泡沫较小,资本更倾向于人工智能企业的早期投资。2014-2019年,人工智能行业天使轮和A轮占比最高。
随着人工智能市场领域的逐渐成熟,早期投资占比逐渐降低,人工智能的投资轮次也逐渐后移。2020年,A轮占比42.20%,B轮占比升至20.22%,天使轮占比降至9.23%。
第三,人工智能企业分为三派,各有侧重。
从企业竞争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可以分为三个派别,分别是以头部平台为代表的企业,融合行业活跃的企业,以及以技术层面为代表的企业。
人工平台的代表企业主要有阿里云、腾讯、华为、JD.COM和科大讯飞。小米、平安科技、苏宁、滴滴是主动融合行业的企业;技术型企业的代表有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从云科技、易图科技等独角兽企业。
因此,我们也可以从这些人工智能企业中看出端倪。头部平台代表通过自主研发多项AI技术专利盈利的企业,整合产业。活跃企业主要针对应用层,普及性强、技术水平高的企业主要提供AI相关技术,提高产业效率。
四、人工智能技术人才极度匮乏,教育前景乐观。
根据工信部公布的相关数据,人工智能不同技术岗位的人才供需比均低于0.4,表明该技术方向人才供给严重不足。从分行业来看,智能语音和计算机视觉人才的供需比分别为0.08和0.09,相关人才极度匮乏。
近年来,我国人工智能学科和专业建设加快推进,多层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形成。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提出到2020年建立50所人工智能学院、研究院或交叉研究中心。然而,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行业仍然处于人才短缺的状态。
人工智能行业未来的发展与人才的储备和质量息息相关,因此可以推测人工智能教育未来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积极的。
5.人工智能将成为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驱动力。
近年来,人工智能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根据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到2025年,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将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和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中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驱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带动相关产业超过5万亿元;到2030年,我国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和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人士认为,在不久的将来,智能流会像今天的水流一样平静地包围和支撑着我们,在各个环节提供滋养,彻底改变人类经济、政治、社会和生活的形态。
文字:颜军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