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什么是反向收购在反向收购上市过程中,与IPO对绩效产生影响

网友发布 2022-07-29 23:17 · 头闻号投资融资

对于反向收购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存在相关描述性解释,上市公司由于发行股份过多,使得自身的经营、管理、生产等决策权力被参与合并的另一方掌握。

出于实质性考虑,法律上将发行股份的公司认为是购买方,在会计上一般认为是被收购方,而参与合并的另一方则在法律上认为是被收购方,在会计上认为是收购方,此种类型的收购合并为“反向收购”。

反向收购上市流程

反向收购上市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选定目标上市公司、取得上市公司控制权并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

选定目标上市公司目标

上市公司根据其特点可以分为三类,需要进行反向收购上市的企业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合适目标公司。

一部分企业倾向于将净壳公司作为首要考虑的目标公司,净壳公司的前身大多是空壳公司,该公司面临诸多无法解决的困难,而且又不能重整的情况下,空壳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或大股东会将资产出售、收回债权或偿还所欠债务、遣散员工等,使公司仅保留上市的资格置于证券市场中。

对于需要进行反向收购上市的企业来说,选择这类企业的操作成本相对较低,而且更加容易向其中注入资产。如果目标公司不是净壳公司,则部分企业出于战略或经营上的考虑,则会与其母公司协商,对其进行资产的置出实现净壳,以完成后续步骤。

空壳公司的前身为实壳公司,实壳公司由于战略失败、经营管理不善、生命周期衰退等重大问题转化为空壳公司,无论从哪一方面考量,空壳公司都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很少有企业选择此类上市公司作为目标公司。

实壳公司是三者中最为常见的,一般公司规模相对较小,经营管理虽然不及大公司优秀,但并没有严重问题,业绩水平表现一般,能够持续经营下去,对于有战略考量或业务上的需求的企业,一般不会对其进行资产的置出。

取得控制权并注入资产

取得控制权并注入资产一般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实现净壳,资产出售/置换+增发/换股;第二种是无需实现净壳,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资产出售+增发/换股是指先由上市公司原控股股东以支付对价的方式购买上市公司原有资产和业务,实现上市公司的资产置出,再由上市公司向拟上市公司股东定向增发股票或换股实现对其控制。

圆通速递正式以这一路径上市的,首先大杨创世将重大资产出售,剥离大杨创世的资产,然后进行发行股份实施反向购买,圆通速递股东对其持股比例达到控制程度。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资产。

这是由目标公司向需要进行反向收购上市的公司的股东发行股份,获取目标上市公司的股权,由于上市公司规模小而拟上市公司规模大,这样一来便形成对目标上市公司的控制,从而实现上市。

延安必康则是以此种路径上市的,体量小、股本小的九九久向体量大的延安必康股东发行股份数额庞大的股份,延安必康向九九久注入资产,实现控制,完成反向收购上市。

反向收购上市与IPO对绩效的影响

1. IPO对绩效的影响

从融资角度来看,企业的不断发展除了自身经营所产生的资金外,要想进一步取得成就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运用资金来购买新设备或升级改造旧设备。

IPO能够为企业在资本市场提供融资平台,IPO后能够运用各种成本低廉的融资渠道,如发行企业债券、增发等,权益性融资带来的资金是不需要进行偿还的,企业可以无限期使用,对于企业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且使得企业有更多的资金发展主营业务。

主营业务经营能力的提升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加可观的利润和现金流量以提升业绩水平。从股东财富来看,企业通过IPO后,原股东手中所持有的公司股票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出售交易,当公司股票出现较大涨动时,股东更加倾向于将股票出售,实现股票的变现增值。

对于股东来说公司股票价值增长一般意味着公司具有一定的成长空间,成长良好的上市公司其证券市场的超额收益情况也会更加乐观,持有其股份能够获得分红收益或对公司重大事项参与决策进一步提升其价值。

2. 反向收购上市对绩效的影响

从上市的时间成本来看,IPO通常需要2到3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上市,而且由于IPO企业较多,通常会面临排队情况,此外在我国的证券市场中经常会出现暂停IPO现象,而反向收购上市无论是需要“净壳”还是不需要“净壳”的企业。

一般会在1年内完成,大部分都会在3到9个月之内完成反向收购上市,对于在证券市场融资需求较为急切的企业而言能够节省大量时间,使企业减少因为在证券市场由于融资时间的问题而错过发展机遇的情况。

从上市构成要素来看,反向收购上市当中部分目标公司的资源业务还具有应用价值,而不需要净壳,除了获得上市的通常资格外,还获得了目标上市公司的资产和业务,反向收购上市除了具有IPO的一般特点外,还属于并购范围。

根据并购协同理论和市场势力理论,进行反向收购上市并且保留上市公司资产和业务的行为,能够使二者之间产生经营协同效应和多样化经营效应,并对增强重组后上市公司的市场势力。

原因在于,双方经营领域不同,企业进入新领域可以快速破除行业壁垒,拓展经营渠道,并能够较好的利用双方经营情况中较好的部分进行互补以提高经营效率和企业收益。

这样选择的企业一般希望通过上市公司进行转型发展、突破瓶颈、涉足新的发展领域、扩大企业规模和拓展经营渠道等,通过对上市公司资产和业务的经营管理,减少踏足新领域的障碍,

整合产业价值链,发挥协同作用,提升核心竞争力,降低成本,提高经营效益。

从企业知名度来看,由于IPO对于公众来说已经司空见惯,而反向收购上市虽然在资本市场中也时有发生,但对于资本市场以外的普通公众来说还是较为陌生的,一旦有企业通过反向收购方式登陆资本市场,便会有媒体对此进行报道,或者财经频道进行解读、推荐、点评。

这对于实施反向收购上市的企业而言无疑是不可多得的提升自身知名度的机会,相对于投资做广告,这些免费的宣传效果要更好,也便于使其形象更加深刻的呈现在公众视野当中。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