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探索推动替代数据应用服务,形成传统信贷与替代数据结合的模式

网友发布 2022-07-29 23:16 · 头闻号投资融资

前言

对于未发生过信贷业务的“征信白户”来说,信用信息缺失会加剧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信贷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力度有限。因此,探索推动替代数据应用服务,形成传统信贷数据与替代数据相结合的征信服务模式,成为征信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的新方向。

一、我国征信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的主要做法

征信系统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

目前,全国各地的商业银行、部分互联网金融公司都已经广泛接入征信系统,征信系统查询已经深度嵌入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流程之中,并成为发放贷款的重要参考依据。放贷机构通过征信系统查询中小微企业的信用信息,掌握企业的信用状况,既能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又能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

征信机构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

人民银行积极鼓励和引导征信机构发挥市场化专业优势,充分运用各种信息技术,加大对中小微企业非信贷类信用信息的采集力度,开发企业信用报告、信用画像、信用评分等征信产品,基本实现对金融交易、商事活动、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全覆盖。

地方征信平台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

1.地方征信平台建成发展迅速。

2.推动替代数据有序共享成为市场各方共识。替代数据作为传统借贷信息的有益补充,在现代征信体系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地在推动地方征信平台建设进程中,广泛归集传统信贷信息之外的各类信用信息,并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有效整合,实现信息多跑路,企业少跑路,努力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近年来,人民银行相继探索出征信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台州模式”和“苏州模式”,并在全国复制推广,实现地方政府数据的有效使用、金融机构信贷支持力度增强、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稳步扩大的良好局面。

金融科技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

在政府部门支持和人民银行的积极推动下,各地充分运用大数据技术,搭建多元化征信平台,坚持“政府+市场”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市场化征信机构充分运用前沿信息技术,对各类涉企信息数据进行加工整合,为企业提供政策法规咨询、项目撮合、融资对接、风控预警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征信机构加大金融科技创新力度,助推平台提升信息应用能力,为进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有力支撑。

征信联盟链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

打破行政区域束缚,推进区域征信一体化。征信链平台以区块链技术为基础,推动各相关政府部门作为数据源单位上链参与建设,在不变数据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前提下实现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实现信用信息跨领域、跨地域共享。随后,珠三角、京津冀区域也相继建立了珠三角征信链和京津冀征信联盟链,实现跨区域、跨系统、多维度信用信息互联互通,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

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

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为了有效发挥应收账款流转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方面的作用,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依托登记系统,建成并上线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平台作为“中间桥梁”,分别与核心企业和商业银行进行系统对接,实现核心企业业务数据向供应商的传输,再由平台转发至提供融资的商业银行,帮助商业银行开展全流程线上化信贷审批,降低调查成本,促进中小微企业获得低成本的应收账款融资。

二、征信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发展的成效分析

汇聚多方力量,持续推进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联合地方政府、市场化征信机构充分运用替代类数据,探索征信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台州模式”和“苏州模式”。从目前情况看,各地方征信平台采集的数据多为企业登记注册信息、政务信息、公用事业信息等替代类数据,采集共享的公开数据基本覆盖了当地大部分中小微企业,中小微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

以信息系统为载体,推动中小微信用体系建设落地

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以各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系统为重要载体,研究制定了以信用为基础的激励政策,在资金、技术创新、保险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同时,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深化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应用,根据信用评定等级确定贷款额度和利率水平,为降低中小微企业的综合融资成本创造有利条件。

加强工作指导力度,积极构建信用体系建设长效机制

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按照总行的工作安排与部署,持续深化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推动建设省级或地市级地方征信平台,为金融机构放贷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撑。构建了多层次的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组织架构,完善相关的统计监测制度,推动各平台建立健全数据标准、技术规范和管理制度,加快形成中小微企业信用体系建设长效机制。

三、政策建议

加强沟通协调,与地方政府部门形成平台建设合力

在推动地方征信平台建设中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牵头抓总的作用。对于垂直管理政府部门的信用信息接入,地方政府要加强与各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打破数据孤岛,实现各类涉企信息数据的互联互通。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依托地方政府资源,通过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机制,推动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公共事业单位以及当地市场主体所掌握的各类信用信息能够依法有序地实现共享。

完善数据采集加工标准,实现数据跨区域流动

从目前全国征信平台建设情况看,只有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充分运用区域征信链,推动地方征信平台上线运行,实现信用信息跨地区、跨领域互联互通。对此,应加快规范数据归集管理标准和流程,加强数据采集的标准化建设,建立统一的信用信息目录、地方征信平台建设标准、信息安全技术标准以及信用行业服务标准。推动长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区域公共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穿透数据闭环,加大涉企信用信息共享力度。

加大平台监管力度,充分保障涉企信用信息安全

在地方征信平台建设过程中,需要汇集大量中小微企业信息数据,对涉企信息要坚持“充分共享、依法保护”的原则。一方面要完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通过物理隔离措施,实现系统升级与数据归集同步进行,对平台运维过程中发现的合规风险点和安全隐患进行管控治理。同时,不断完善平台内控管理机制,压实征信信息安全问责机制,按照“分级管理、专人负责”原则,明确责任分工和责任追究,切实保障涉企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

坚持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征信平台效用最大化

地方征信平台应坚持“政府+市场”、“全国+地方”的行业发展思路,遴选部分条件较好的市场化征信机构参与平台建设、上线及运维。平台应根据市场需求为金融机构提供不同应用场景的征信产品与服务,帮助金融机构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提升对中小微企业信用风险的甄别能力,筛选出一批成长性良好、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中小微企业,为其提供信贷支持,增加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运用区域一体化征信联盟链,实现征信全域互联互通

充分利用区块链等新兴信息技术推进各类信用信息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间的互联互通。一是要不断完善业务规则和相关标准。加快推动制定征信联盟链节点的接入规范,统一上链信息数据采集标准和技术规则。对基于征信联盟链开发的征信产品要有明确的行业规范和要求。同时,要按照征信信息安全管理的相关要求和规定,对系统进行维护和升级改造,避免出现征信信息安全问题,为区块链技术大规模应用于业务场景提供技术支持与安全保障。

强化统筹协调,加大应收账款融资平台推广工作力度

密切关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需求,通过多元化手段强化对于动产和权利担保统一登记平台的业务培训,加大对登记主体的宣传力度,有效提升核心企业、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参与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指导金融机构依托两个系统,完善线上业务流程,将工作重心向全流程线上融资倾斜,集中资源优势加大特色信贷产品的开发力度。

结语

进一步提升信贷资源配置效率,有效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