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供应链金融三种模式,其中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体量很大

网友发布 2022-07-29 23:16 · 头闻号投资融资

听说供应链金融运作模式很强?

结合中小企业运营管理周期的特点,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相应有动产质押融资模式、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保兑仓融资模式三种。其中,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体量很大。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是指以中小企业对供应链上核心大企业的应收账款单据凭证作为质押担保物,向商业银行申请期限不超过应收账款账龄的短期贷款,由银行为处于供应链上游的中小企业提供融资的方式。

简单的说,就是以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向金融机构办理融资的行为。

在该模式中,作为债务企业的核心大企业,由于具有较好的资信实力,并且与银行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信贷关系,因而在为中小企业融资的过程中起着反担保的作用,一旦中小企业无法偿还贷款,其也要承担相应的偿还责任。

那么,未来供应链金融会有怎样的发展呢?

金融科技改变供应链金融在于3个本质层面:交易征信解决中小企业评价问题;大数据解决核心企业与贸易伙伴的关系,供应链金融的开放性问题;区块链解决链式信任关系。

1、交易征信与自动贷后解决贸易真实性、自偿性和中小企业评价问题。

金融科技对于供应链金融的提升主要是基于交易数据的征信以及自动贷后,能够把原来单纯依托静态的、事后的,有可能会人为加工过的财报类的数据,延伸到交易数据层面。

以前的财报基本就是平面上的一个点,现在拿到的则是一个立体的数据,这样就可以从更多的维度去观察和分析,造假的难度和人为加工的难度非常大。真正解决人工确权、贸易真实性和自偿性问题。

2、大数据:解决核心企业与贸易伙伴的关系,供应链金融的开放性问题。

新的金融科技发展采用交易网关数据工具部署在中小企业,可以智能适配到中小企业进销存ERP的系统,或从云端获取额外的交叉数据。

真正建立基于授信主体的全方位数据才能真正掌握,结合行业大数据,摆脱以往占核心企业额度,要求核心企业硬性担保等问题,才能真正发展依托中小企业的更开放的行业性供应链金融体系。

3、区块链:解决与链式非信任关系问题。

区块链所解决的都是一个核心的问题,即信任问题,来自多方的数据。

比如供应链金融的货押业务,就会涉及金融机构、企业、仓储、服务提供方、仓储监管方等五方。

再具体到实际案例中,如在竹木业内,“熊猫金林1号数字货仓”将利用蚂蚁集团的电子围栏、摄像头、RFID、IOT物联网设备等,为竹木企业提供数字化仓储服务及区块链仓单管理服务。其中,区块链仓单服务管理是指“熊猫金林”平台上产生的交易流,通过蚂蚁区块链联盟链进行上链,对上下游订单信息进行验证和溯源,并用智能设备对货物的出入库监管进行技术监控,从而使得仓内货物转化为可信资产。进一步可以将可信资产进行标准化的融通变现。

与此同时,企业那边可能还有买方和卖方,在这当中获取数据和数据之间的来回确认相对会比较麻烦,由于他们各自都有信息记录的方式,所以五方一起去对账非常繁琐。

产业之间本身也有上下游的关系,比如原材料和化工,和日化品的品牌商、汽车的主机厂和汽车零配件的产业就是一个上下游,这也会有相关的纵向的协同。

更好的方式是大家各自都往区块链记载分布式的账本,大家最终又有一个能够达成的共识,所以,区块链解决的就是供应链金融在非信任的体制下怎么达成一个信任关系。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