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提高中小企业信贷能力,缓解融资困境

网友发布 2022-07-29 23:16 · 头闻号投资融资

前言

中小企业在发展及运营过程中,存在管理不到位、财务报表不健全及银企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难以获得银行信贷资金,自身信贷能力不足。中小企业无法获得充足资金,必然会制约其发展。采用供应链金融模式,发挥核心企业优势,符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能够提高中小企业信贷能力,缓解融资困境,促进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一、供应链金融特点概述

供应链金融概念。

供应链主要指的是全面围绕核心企业,并通过加强对信息流及资金流的管控,将供应商、制造商与分销商等构成完善的功能网链结构。供应链是一种结构化产业组织模式,其中涵盖了多个企业。在本次研究中,其供应链结构主要是基于核心企业,其他企业围绕核心企业发展并开展相关业务的网链结构。通过供应链管理,对整个供应链中的信息流与资金流进行设计与优化,从而实现供应链系统成本最小化,促进供应链成员间的共同获利及发展。

供应链金融特征。

供应链金融具有显著特征,其融资模式与传统融资模式之间的差别较大。首先,供应链金融主要是基于供应链中的核心企业,并将上游企业、下游企业与银行相关联,针对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开展相对应的金融服务。在对中小企业开展融资准入评价时,不能够只对单一企业的财务状况及信用问题进行评估,同时还需要评价该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的重要性,核实该企业与供应链核心企业所发生的交易记录,将银行信用与上下游企业的购销行为相融合,从而提升商业信用。在此基础上,可将资金注入处于发展中的上下游中小企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改善供应链失衡等问题。其次,对成员的融资严格,应在其与核心企业的贸易背景方面,禁止资金被挪用等问题发生。从商业银行角度概述,供应链金融与传统抵押贷款之间存在较大差别,利用供应链生产过程中所审核过的动产作为担保,利用商品交易过程中所产生的存货及预付款等资产进行融资,同时还能够将核心企业的信用能力延伸至上下游中小企业中。最后,还强调授信还款来源的自偿性,主要指的是将销售收入直接运用于偿还授信。采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不仅引入了一定核心企业的信用,实现信用捆绑,同时也引入了一定物流企业的合作,主要承担货物监管职责。这一金融融资模式与传统融资模式不同,主要体现在授信主体、评级方式、评级范围与服务品种等多个方面。

二、供应链金融对中小企业信贷能力的影响

改善银行与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供应链金融也被称为1+N模式,主要指的是充分运用供应链产业集群的伴生网络关系,发挥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信用优势,从而对上下游中小企业成员进行授信服务。在这一过程中,还会与物流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面向供应链所有成员企业进行批发性贷款融资。在供应链金融体系中,核心企业主要为核心链的信息集散中心,核心企业通常处于供应链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主要汇集点,便于银行开展贷前与贷后管理,有助于规避银行金融风险问题,银行能够从多个角度掌握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及相关信息,有利于改善信息不对称问题。在供应链中,复杂的生态环境能够汇集多种信息,降低银行对授信企业信息获取成本。在通常情况下,节点企业中的信息交错复杂,通过这一方式,能够为其提供信息印证与甄别机制。随着外包企业的物流管理,物流企业能够充分掌握企业的交易记录信息与物资情况,为改善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奠定基础。

降低贷款成本,整合企业资源。

通过发展供应链金融,有利于降低贷款成本,还能够实现企业资源的充分整合。首先,供应链金融与核心企业、物流企业之间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也可建立直接授信关系,利用签订三方协议及货物回购约束方式,改善相配套中小企业融资授信中产生的风险问题,强化风险管控,改善中小企业面临的信贷风险问题。其次,供应链金融在发展过程中,还充分引入了核心企业与物流监管合作方式,强化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银行信息获取相对便捷,降低信息收集成本,同时委托代理成本也逐步优化。供应链金融将中小企业放置在供应链背景中综合考量,银行从原有重视中小企业信用风险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的信用风险评估,中小企业贷款成本逐渐降低。

利用信用捆绑方式,提高中小企业信用。

在原有信贷市场中,并未制定完善且规范的财务信息制度,使得中小企业成为挤压对象,同时也是规模配给的牺牲者。随着信贷市场逐渐发展与完善,市场经济高效发展,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有了显著提升,信贷能力提升的关键则是中小企业信用的完善。在通常情况下,国有大型企业及中型企业的信用高于中小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主要从核心企业出发,对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融资,将核心企业作为中心,采用信用捆绑方式,将核心企业信用引入至中小企业信用中,将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逐渐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稳定性的评估。通过这一方式,中小企业的风险程度逐步降低,与大型企业贷款情况十分相似,并逐渐成为与大型企业风险水平相同且收益更高的群体之一。发展供应链金融,银行贷款风险得以优化,中小企业也逐步成为银行贷款业务的主要对象,由此可见,供应链金融是银行培养优质客户的重要方式。

降低抵押担保要求。

供应链金融的发展,主要是通过物流、资金流及信息流的控制,并对核心企业进行信用捆绑,并不是单方面强调授信主体的财务特征及行业地位,也不针对授信主体进行孤立评价,制定信贷决策,其本质则是通过融合真实交易背景及流程,从而实现风险管控,并评估企业的违约成本情况。以企业产品销售情况与生产等经营活动为基础,对企业预付款及存货等资产发放结构性短期融资,采用这一融资模式,不仅符合中小企业的发展特征,满足对短期且流动性资金的需求,还是解决中小企业规模限制及抵押难的有效途径。

三、基于供应链金融提升中小企业信贷能力的运作模式

基于商业信用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主要是将中小企业对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应收账款相关单据作为抵押担保的主要依据,在向银行申请贷款期限时,不应超过应收账款的账龄,银行则需要为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提供一定信贷资金。采用这一融资方式,主要运作模式为针对处于供应链中的上下游债权企业,为其提供相应融资服务。基于商业信用的应收账款融资模式,具有参与主体多样化特征,包含了债权企业、债务企业与银行,其中债务企业在整个运作过程中发挥了担保作用。但需要明确的是,在这一融资模式下,当商业银行同意为融资企业提供信用贷款前,商业银行不仅要充分评估借贷企业的风险情况,关注企业的偿还能力与交易风险,还需要分析供应链的实际运转情况。通过这一方式,中小企业能够获得短期信贷,解决企业运营中产生的资金需求,同时也能够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与质量。

基于动产质押的融通仓融资模式。

动产质押融通仓融资模式,将中小企业作为主要服务对象,并以流动商品仓储作为基础,发挥三方物流企业的联结作用,充分联结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打造完善的服务平台,构建中小企业融资通道。中小企业在申请融通仓融资时,往往需要将自身所合法拥有的货物交由银行所认定的仓储监管方,但需要明确的是,这一操作仅仅只是转移货权,并不是转移货物所有权。当转移完成后,银行会对货品进行清点与评估,依据一定比例,发放资金,改善企业资金的周转情况。提货人需要向银行支付货款,银行则需要向物流企业发出防火指示,当物流企业接到指示后,需要将货权转交至提货人。若提货人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还款,则银行可在公共场合拍卖货物。在融通仓融资模式下,银行需要对企业存货及供应链运转情况开展评估,并将此作为授信依据。此外,融通仓业务中,其显著特征为引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由第三方企业对质押物进行验收、评估与监管,同时还需要向银行出具相关证明,便于银行开展风险评估与管控工作,有利于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发生概率。

基于预付账款的保兑仓融资模式。

预付账款主要处于采购阶段,并为后期生产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处于供应链上游的大型企业,为提高财务经济性,通常采用强势手段,对下游中小企业进行资金积压,缩短货款付款期限,甚至还要求中小企业预付账款,这一操作导致中小企业内部的资金流转不畅甚至紧张。为改善中小企业资金紧张问题,银行开发了基于预付账款的保兑仓融资模式,采用保兑仓业务,对预付账款进行融资,从而获得银行短期信贷支持。在保兑仓业务中,其参与主体主要为上游供应商、下游制造商及银行等金融机构,同时仓储监管方也是参与主体之一。仓储监管方主要为第三方物流企业,其主要工作内容是评估抵押物,并对抵押物进行保管。保兑仓业务开展中,核心企业需要签订回购证明,改善银行信贷风险问题。融资企业需要通过保兑仓业务获得分批支付货款及分配提取货物的权利,不需要一次性支付所有货款,通过这一方式,中小企业的资金支付压力有所缓解。

结语

保兑仓模式主要应用在汽车、钢铁及家电等领域中,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大大提升,有助于巩固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提高中小企业信贷能力,中小企业经营规模逐渐拓展。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