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什么纾困基金在资本市场上,主要类型和运作模式有哪些

网友发布 2022-07-29 23:13 · 头闻号投资融资

在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和欧洲债务风暴期间,各国政府都成立了一种专门救援资金,以帮助陷入破产困境的各成员,政府设立基金进行纾困行为,后来将此类救助基金称作纾困基金。

纾困基金是一种特殊的金融工具,用以帮助民营企业解决大股东的流动性和质押问题,

特指国家政策提出的股权融资支持工具。

纾困基金的作用在于帮助民营公司解决资金困难、化解股权抵押贷款的问题,更具有短期经济恢复功能,以应付短期经济波动并增强市场稳定性。

纾困基金类型

按照设立形式可将纾困基金分为两类,资产管理产品和私募基金形式。

资产管理产品形式

2018年10月起,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的号召下,各大证券公司开始实施了一系列的纾困项目,通过母资产与子资产监管计划的联合开展,券商投资成立母基金,投资者成立子基金,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加入投资计划。

借助特殊性将个人资金投向多元化产业及企业的资产证券化,而纾困民营企业的资管计划则有着更为清晰的目标性,

旨在解救面临融资困境、资金缺口巨大的国内优质民营企业。

私募基金形式

1)地方政府牵头设立的私募投资基金

地方政府主导成立的私募投资基金,将有证券公司、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共同介入,不仅是资本的补充,也为基金营运和规划提出专业意见。

2)证券公司通过私募投资子公司设立的专项纾困基金

证券公司纾困私募基金一般是直接由券商发起,因券商的地域效应比较弱,

所以具备更大的独立性,能够更多关注安全性和收益率,更具市场化特征。

纾困基金特点

纾困基金作为我国一种新的政府救助方式,与其他基金相比具有明显的特殊性质,其特殊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政府发起纾困基金

通常是地方各级政府出资建立的,是国家接入调控市场经济的重要手段,如果资本市场总股价出现不寻常下跌,可能产生恶性连锁反应,进而产生威胁整个资本市场的危机。

在这个时候,通过政府的介入来防止对地区的经济产生负面的冲击,

通过建立纾困基金来降低企业的风险,防止出现系统性的财务危机。

市场化运作

虽然纾困基金是国家出资设立的,但它的运行模式是以市场为导向的,除了要达到减轻抵押贷款所引发的财务危机之外,纾困基金还应以更高的经济效益为目标,

纾困基金可以帮助存在股权抵押的优质民营企业,获得长远的投资回报。

所以,纾困基金一旦启动,一般都会依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进行投资,既能减轻市场的资金流动,又能采用资金的投入方式。

纾困基金的市场化运行主要体现在选取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救助的目标能否给国家的资金创造效益,从而使国家的资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增值。

在标的选择和模式运用上遵循市场化,全方面考察标的企业,重点关注权责不清、报表不实等隐形问题。

灵活性操作

纾困基金政策性强,但实行市场机制,这就需要纾困基金的运行方式要灵活,具体体现在纾困方式多样、纾困对象涵盖范围广和纾困操作独特。

在实际运作中,通过纾困业务突破业内常规,提高融资效率,延长融资期限,

减轻融资成本,并能采取多种形式的弹性抵押贷款和信用贷款。

由此可见,纾困基金的操作比较灵活。

谨慎性投资

纾困救助的先决条件是要严加控制国有资本不流失,纾困基金的主体是国有成分的,要避免资金的投入和撤出造成国有资本的损失。

纾困基金作为资本市场中重要的融资渠道,具有盈利性,银行将采取多种方式减少其融资成本。

所以,纾困基金在选择投资时会表现得十分审慎,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常常会经过仔细甄别和度量,以减少其所承受的风险,

从而使国有资金得到更好地保护和增值。

纾困基金运作模式

债权型投资

债权型投资主要是由纾困方提供资金,让被纾困企业进行股权质押与解除股权质押的过程。

上市民营企业在获得纾困资金后先赎回已质押股份,再将股份质押给纾困基金投资方,在这种方式下,由于期间股价变动的差价,提供了更多的流动性支持,

纾困基金投资方对期间差价进行弥补,增强上市民营企业的信用评级来缓解风险。

但是也面临着风险转移的可能性,对纾困方造成损失,所以该种投资模式对纾困标的企业具有一定的限制,适合为经营状况良好仅陷入短期流动性危机的上市民营企业。

股权型投资

股权型投资主要包括协议受让上市公司股份、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重组控股股东等模式,

能够持续性发挥作用来打破上市民营企业一直以来面临的融资困境。

1)协议受让上市民营企业股份

上市民营企业与纾困基金通过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后,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上市民营企业在将公司股权转让的同时伴随着表决权的转让,国资雄厚的资本参股能够对上市民营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保障,但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控制权变动的情况,

纾困双方不能协商出一致接受的方案。

2)参与上市民营企业定向增发

上市民营企业愿意出让控制权时可以采取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方式,通过转让自身的股份来换取纾困基金方的资金支持,纾困方通过认购股份成为控股股东后,可以通过补充流动资金缓解上市民营企业的资金困境,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使企业发展回到原有轨道。

3)重组控股股东

当纾困资金接受方为企业时,可以采用多种方式结合来实现对上市民营企业的有效控制,原股东取得股权转让收益后退出公司,注销原亏损,向公司注入优质资产。

上市民营企业的大股东拥有多种资产时,纾困基金可以采取股东重组的形式,分离出大股东与上市民营企业之间的相关隐患,减少风险转移。新控股股东利用融资平台,

为优质资产创造更多融资机会,提高贷款流动性,发展壮大新业务。

股债混合型投资

股债混合型投资主要是将股权与债权投资相结合,实现平衡投资的一种方式。在股权纾困质押股份的基础上,制定债务转股的方案,双方约定偿还期限。

首先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进行纾困,在规定时间内,上市民营企业无法满足约定条件时,实行债务转股的方式,能够在不违背企业控股股东意愿的基础上提供资金缓冲时间,降低风险承担。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