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吃是头等大事,中国人关于吃,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题。很多历史事件都和吃息息相关,现在很多生意也是在饭桌上谈下来的。比如说,“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洒脱,还有“鸿门宴”的刀光剑影,更有“杯酒释兵权”的剑拔弩张。
如果只是满足于口腹之欲,难免有些肤浅。倘若能懂一些饮食背后的文化,才不枉费时间和精力。
然而写美食的书,很容易流于俗套。有的写成了菜谱,有的写得无趣。
最近,无意间读到的一本美食随笔,书名叫《玩味上海》,因为自己就生活在上海,看到这本书后颇觉相见恨晚,一下子就被吸引。
读了这本书后,让又颓又丧的我重新活了过来。这本书就是一个桥梁,让我在随手翻阅中,掌握了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在这本书中,作者推荐了很多上海美食,既有十几块钱一碗的耳光馄饨,也有人均几百块的海鲜大餐,感觉完全可以跟着书里的推荐去吃一遍。
作者大概是提前洞悉了读者的这种心思,特意在书中给读者提供了一份厚礼:只要带着书去饭店,就可以享受专属优惠,比如说赠送菜品或者特定折扣等。
这种营销方式真的秒啊,既是对商家的推广,也能让读者更有获得感。
在读书的过程中,还有一个感慨,就是万物皆可成文。自己也去不少餐厅去过饭,可仅仅是吃过而已,最多在网上给个好评,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同样是吃饭,作者把自己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以飨读者,同时是对自己人生体验的记录,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
看完这本书后,给自己立个flag,之后出去吃饭时,尽可能把自己的体验写下来,这样日后回忆时,将是一件幸福感满满的事。
我们常常抱怨没有写作的素材,殊不知宝藏就在自己身边。就像作者所言,写书需要的是有感而发,真正表述个人观点与见解。不管是对还是错,不人云亦云便可。
简单说完书里的基本内容,再来说说上海这座城市。
上海是一座很包容的城市,既有坚不可摧的本帮菜,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特色菜,还有层出不穷的网红店。
因为工作的缘故,我接触过不少上海餐厅的老板。
这两年因为疫情的缘故,餐饮业整体日子不太好过,可作为“百业之祖”,餐饮业怎么都不会销声匿迹。这不,今年资本市场就掀起了餐饮热,不少餐饮品牌拿融资拿到手软,像作者在书中提到的manner、%等咖啡店,拿到融资后也忙着开店拓展规模。
不过,餐饮行业终归是一门很重的生意,食材、服务、口味缺一不可,怎么在开出成百上千家店之后,依旧能保持口味做好管理,是每一个从业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餐一饭,背后终归还是人。在这本书中,作者也分享了不少餐饮从业者的故事,有的深爱这个行业,有的一心想打磨自己的菜品,不管怎么说,还是很钦佩这些敢想敢做的梦想家。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总之,这是一本能让你重新热爱生活的书。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