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硅谷扫描仪」的第17篇文章
1)特斯拉减持75%的比特币;
2)比亚迪进军日本电动车市场;
3)Facebook调整算法,发力视频;
4)Neuralink又一个创始人离职;
5)福特准备裁员8000人,为进军电动车;
6)Netflix官宣收购动画及视效工作室Animal Logic;
7)巴克莱将入股Copper;
8)腾讯计划裁撤“幻核”业务;
1.大公司动向
1)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出售比特币以改善现金状况,并非对比特币行情的判断,对未来增持比特币持开放态度,特斯拉目前没有出售狗狗币。截至2022年第二季度末,特斯拉将其所持的比特币减持了75%,为其资产负债表增加了9.36亿美元的现金。
评:第二季度正好是加密货币下跌最惨的阶段,特斯拉这个时候减持只能说是“精准”。作为支持加密货币最有名的企业家,马斯克支持比特币的历史比支持狗狗币还长。2019年的时候他就说比特币是一种比纸币更好的价值转移方式,当时也造成了比特币不小的涨幅。2021年特斯拉斥资15亿买入比特币,更是直接带动了加密货币市场的热情。后来他觉得比特币的涨幅和市值已经太大了,转而开始支持狗狗币,又造成了狗狗币的暴涨。
这次精准的减持,本质上就是加密货币的投资者为了特斯拉现金流做出的贡献。马斯克在市场上呼风唤雨,引导加密货币的投资者情绪,然后自己实操里高抛低吸做波段。看来马斯克这是准备以后融资都不准备找投资人的节奏了,直接在股票、币圈收割投资者就成了。
2)比亚迪公司宣布,将从明年1月起在日本发售3款纯电动乘用车,并计划到2025年前,在日本各个一级行政区都开设销售门店,总数将达到100家。比亚迪将发布三款纯电动车型:海豹、海豚、元PLUS。
评:日本这一波纯电动车已经落后了美国和中国,自己全力发展的氢能源车还没有大规模推向市场,这个时候日本市场电动车消费就只能让海外品牌来占领了。这有点像当年日本手机市场,因为自己搞出来的制式太有局限,应用生态也不发达,导致iphone和Android手机直接让夏普、东芝、索尼这些日本手机厂商死的死、伤的伤。但是在上一波,中国手机厂商并没有吃到红利,那时候的中国企业研发和产品力还不足。这次比亚迪新能源车进军日本,产品力我是不担心的,只不过日本和美国的这种关系,不知道后面会不会搞出什么幺蛾子。
3)Facebook近日计划调整其推送算法,将更多的视频内容推送给用户。据报道,Facebook高管透露,工程和产品团队正在进行调整,减少在新闻和公告上的精力。此外,Facebook还计划将更多的视频内容推送到用户的订阅列表中。
评:Facebook的母公司改名meta,这是几年以后、甚至几十年以后的故事。但是对于公司来说,未来的故事讲过以后,当下的业务才是投资者实打实关心的。Facebook这类的图文社区,过去3年受到了视频网站的极大冲击。不说Tik Tok这种新势力,YouTube也抢走了Facebook不少流量。
4)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的创始成员之一Paul Merolla在最近几周离职。六年前,包括马斯克和Merolla在内的八个人创立了Neuralink。随着Merolla的离开,除了马斯克之外,该公司只剩下一位创始成员——著名的植入工程师Dongjin Seo。
评:正好上周,马斯克说自己已经把自己的大脑上传到了云端,然后就传出了Neuralink创始人离职的消息。咋说呢,我觉得要综合看一下这2个新闻。首先是从公司基本面来看,Neuralink仍然没有拿出来有量产希望的产品,更多展示的是一些愿景级别的产品,创始人团队的其他专家离职,可能也是看到了商业化无望。从马斯克的角度来说,利用自己的影响力,给 Neuralink站台,说不定有继续融资、补充现金流的打算。
5)为了提高利润来为进军电动汽车市场提供资金,福特汽车正准备在未来几周裁员多达8000人。知情人士称,裁员将在新创建的负责生产内燃机汽车的Ford Blue部门,以及整个公司的其他受薪部门。该计划尚未敲定,细节仍有可能改变。
评:老牌汽车企业进军新能源有个特别大的挑战:如何处理燃油车?欧洲一些车企的做法是又想燃油车不大幅度下滑,又想孵化新能源车。造成的结果就是新能源车的价格虚高,卖不出销量、消费者口碑也不好。其实吧,燃油车和新能源车本质上就是替代关系,别看还是沙发+轮子的形态,但核心的零部件和系统都是完全不一样的。不做二选一的话,最后是燃油车说不定也保不住,新能源车也没发展起来。
6)Netflix宣布收购澳大利亚动画及视效工作室Animal Logic。动画方面,Animal Logic曾参与制作乐高大电影系列、《快乐的大脚》、《比得兔》等项目;视效方面,公司曾参与制作《黑客帝国》《伟大的盖茨比》等项目。
评:Netflix购买内容主要是为了抵御迪士尼、HBO这些竞争对手,长视频拼的就是内容质量,通过并购是一种典型的手法。但是,Netflix这类长视频平台最大的问题其实是短视频平台对他们的挤压,这不是通过向上游并购内容就能解决的。
2.Web3与元宇宙
1)巴克莱将入股加密货币领域最知名的公司之一Copper。伦敦金融城消息人士表示,预计巴克莱将在Copper数百万美元的融资中投入相对较少的资金,融资预计将在几天内完成。Copper是一家为将资金部署到加密资产的机构投资者提供托管、大宗经纪和结算服务的公司。
评:最近加密货币相关公司的估值掉得很厉害,去年的时候Copper估值还是30亿美元,现在据说已经掉到了20亿。对一些有计划进军加密货币领域的传统机构来说,现在是很好的抄底机会。这背后其实暴露出一个问题,加密货币的创业者们管理现金流的能力和传统机构比还是比较差的,去年和前年烧钱很厉害。今年遇到了熊市,就给了蠢蠢欲动的传统机构可乘之机。
2)据腾讯内部人士透露,腾讯正计划在本周裁撤“幻核”业务,这一消息在幻核基干已经进行了传达。幻核是腾讯旗下的数字藏品平台,上线于2021年8月,至今尚不满一年。而在7月2日,腾讯新闻App也暂停了数字藏品的售卖服务。不到一个月,幻核也面临了相同的命运。
评:目前国内的数字藏品和海外最大的不同就是严控二次交易,更不能有电子化的报价系统。对很多希望割韭菜的公司和希望用NFT暴富的人来说,这不是一个好消息,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措施。对腾讯这样的头部企业来说,当然是不能碰红线的,当然这也造成了一个问题,相比巨大的投入,目前能获得的收入实在是有限。
3)据Coindesk数据,自7月11日上线以来,游戏驿站NFT销量已超5000个以太坊,已经超过竞争对手Coinbase的NFT销量的两倍。其中1200个以太坊来自metaBoy项目。
评:游戏驿站的NFT相比各类艺术家、个人创作者NFT有个最大的优势:受众者多。更关键的是游戏玩家天然对数字商品、数字藏品的接受程度高,比如之前很多网游里,用户为了皮肤买单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轮次NFT熊市,明星NFT和游戏NFT更有可能活下来,而那些希望靠NFT突破的品牌和个人,可能真的难了。毕竟你这个作品现实生活都没人关注,凭啥换到NFT平台,就有人疯抢呢?
4)虽然Coinbase 现货交易量从5月的2000 亿美元暴跌至 7 月的 590 亿美元,但零售交易者开始涌入微型比特币期货产品,该产品交易量已连续3天创下历史新高,其名义交易量在7月18日达到122,733份,7 月 19 日达到 217,045 份。
评:数字货币是典型的散户市场,最近的下跌让很多人又燃起了“抄底”热情。但无论如何,散户在期货市场都没有任何优势。信息上,散户的通信速度远落后于机构;交易策略上,散户靠直觉和粗浅的技术分析完全无法和机构的算法抗衡;资金上,散户面对波动很容易爆仓。
5)根据薪资和合规提供商Deel的《2022年招聘状况报告》,加密货币占全球每月全部薪资提款的5%。 这项调查收集了全球10万多名合同工的薪资支付情况,发现加密支付对三种主要人群最有吸引力:使用加密货币作为对冲当地货币不稳定的人,过时的当地银行系统影响工资支付的人,以及将加密货币加入投资组合的人。
评:不要误读这条新闻,不是说全世界有5%的工资是加密货币投放的,而是在他们调查的合同工中,有5%使用加密货币支付。首先,这类合同工本身就是工作不稳定,没有成熟的银行系统服务他们;其次,Deel这家公司主打的就是企业的跨过支付。加密货币很大的一个应用场景就是跨境支付,所以这个数字并不能代表人力市场的真实情况,更像是企业给自己做的广告。
3.创投融资动态
1)一家总部位于洛杉矶,帮助品牌和零售商清除库存的初创公司「Ghost」刚刚完成了A轮融资,由Union Square Ventures领投,融资金额约1300万美元。「Ghost」创建了一个类似于eBay的市场。供应商在那里展示他们的产品,包含SKU信息、产品描述、功能和库存;买家可以竞标货物。
评:这个模式并不神秘,其实就是帮助商家处理积压的库存和尾货。商业模式上看,在中国已经有很多电商在做类似的事情,吸引的就是图便宜的消费者;技术难度上看,这就是典型的一个B2C电商。对这家企业来说,独立上市恐怕难度很高,发展到一定程度被大企业收购更有可能。
2)旅游规划网站「KKday」在2020年9月筹集了C轮资金后,该公司近期又宣布获得了2000万美元的C+轮融资,使本轮融资总额达到9500万美元。
评:旅游规划就是为自助游消费者提供行程规划,然后通过用户直接买机票、订酒店、租车实现盈利。这个商业模式已经出现过很多年了,一个发展方向就是系统自动生成行程,另一个发展方向就是通过达人入驻实现内容变现,但这两个都有问题。首先是旅游是一件太个性化的服务了,系统目前无法实现精准的形成规划,用户需要手动调整很多内容;其次是旅游达人主要靠内容取胜,和平台的绑定关系是比较弱的,知名创作者账号做大都希望“单飞”,平台很难留住这些人才。
3)Healthi宣布获1600万美元A轮融资,由Velvet Sea Ventures 领投。Healthi是一家旨在帮助处理后台运营的软件公司,为数字健康初创公司、健康诊所和其他组织提供远程医疗、业务管理和辅助工具。Healthie 的平台和 API 可为各种规模的公司提供虚拟和面对面护理业务。
评:美国大约有3000~4000万人因为成本或者医疗资源短缺得不到医保服务,特别是疫情以来医疗资源持续短缺,就更加重了他们的就医压力,远程医疗服务就成为了疫情以来最火热的投资赛道。但是,美国有一个比较大的特点是医疗资源的有效供给是不足的,这种连接医疗服务和患者的商业模式,并不能有效增加供给。
4)清洁能源开发商「Monolith」近期宣布筹集了超过3亿美元的资金。他们利用甲烷热解技术大规模生产氢气和炭黑。该公司表示,每生产一吨炭黑,其甲烷热解过程可防止约2.3吨的二氧化碳进入空气。
评:「Monolith」提供了一条生产氢气的新技术路线。氢能源作为现有化石燃料的替代品,具有二氧化碳完全零排放的特点。虽然氢能源小汽车能否成为主流还有很大争议,但是氢能源在未来冶炼、工程机械、大型乘用车的领域是非常明朗的。目前生产氢气还有着各种问题:通过化工企业副产品制造氢气,要解决提纯的问题;通过电能电解水,成本过高;通过煤炭制氢,不仅需要提纯、还要解决去除硫、氮等问题。对「Monolith」来说,最大的挑战是,能否提供低成本的氢气。或者说,卖炭黑的利润,能不能有效覆盖氢气成本。
硅谷扫描仪
专栏介绍:
审视硅谷大企业和创业公司的最新动向,剖析公关稿和新闻背后的真实:这些公司到底做了些啥?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