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通过上市做大企业规模这个核心需求外,对于规模较大的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利用上市平台进行再融资是对于企业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本文将从公司的初创到成熟期,系统地介绍一下各个阶段适合选择的融资工具和做融资规划的一些思路。
一、初创期
初创期的企业最大的特征是发展空间大但是短期内盈利能力十分有限,很多初创期企业无法做到规范化运作。这个阶段的企业由于资产规模十分有限,营业收入、毛利、利润、现金流等各种关键的财务数据都不太好,现阶段从银行端融资的难度十分大,因为银行的资金是所有融资里面监管最严格的,资产证券化就压根不用着急想了。因此现阶段最好的融资是股权融资,就是引入风险投资,引入风险投资最关键是通过商业计划书很好地展现公司的未来,毕竟风险投资追求的就是高收益。商业计划书应该关注公司所处行业的独特性和该行业的发展空间,或者在成熟行业里公司的独特性和发展空间。
二、成长期
成长期的企业已经有一定的市场规模了,各项财务数据稳步上升,增长幅度相对明显,如果为了融资引入股权投资人稀释了股权有点得不偿失。现阶段银行端的借款相对而言是更好的产品。银行最关心的是你的还款能力,成长期的企业还款能力测试基本能通过,可以在银行做一些流动资金贷款或者是固定资产投资贷款、并购贷款,还可以考虑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购置设备,慢慢稳步做大企业规模。
三、成熟期
成熟期企业起码在区域市场市场规模排名十分靠前了。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和利润水平都十分可观,且十分稳定,有强大的议价能力。成熟期的企业不应该优先考虑引入股权投资者,因为成熟期的企业可选的融资方式十分多。
银行借款
银行借款是一定要的,成熟期企业的银行借款利息都相对优惠,而且银行的流动贷款资金是企业经营周转很好的补充,固定资产投资贷款期限可以做的比较长,能有效减轻换本付息的压力。同理,融资租赁也是很好的方式,可以通过售后回租的形式募集资金盘活存量资产。
债券市场
这个不一定适用于大多数的成熟期企业,因为发债对企业的信用评级要求非常高,不仅要求资产规模大和盈利水平好,对合规性要求也非常高。而且发债还得看窗口期,最近受疫情影响,债券市场异常活跃,发行利率十分优惠。建议AA+评级以上的企业可以认真规划发债。发行债券和银行借款比,除了成本较低外,债券募集的资金用途更加的灵活,且可以发行的额度更大,部分债券募集的资金甚至可以直接增资到子公司作为项目资本金。
资本市场
资本市场的面更广,IPO是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了,下面介绍另外两种不太常见的资产证券化的融资工具:ABS和基础设施REITs。
ABS确实是很好的融资工具,通过将资产未来几年预计能产生的现金流提前套现,募集的资金几乎没有任何用途限制,但我国ABS落地的项目非常少,主要因为ABS对资产的要求十分高,除有几年稳定且收益较高的现金流收入外,还需要资产权属清晰、相关的所有证件齐全,要求资产十分的“干净”,一般用作发行ABS的收益权为学费收入、高速公路收费、污水处理费收入,而这些收入一般都集中在国有企业或者部分大型的上市公司。
基础设施REITs是今年5月份才正式在市场露面的产品。简单来说,基础设施REITs是资产上市,将资产装入项目公司,通过项目公司发行一层ABS,再通过公募基金架构持有这个ABS。由于没有什么可参考的案例,就说一下个人对这个产品的看法。短期内对于地方国企并不太适用,因为地方国企往往通过少部分的核心优质资产产生大部分的收益反哺其他的市政工程。由于基础设施REITs对资产的要求比ABS还要更高,这导致能发行REITs的资产全为最核心的优质资产,一旦发行了REITs还要进行出表处理,导致报表情况会恶化,其他的市政任务的资金将受到影响。对于央企和大规模的省国企是很好的一个工具。这类型的国企很多靠投资其他地市的优质项目实现增长,很多项目都是参股,通过REITs盘活这部分资产可以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基础设施REITs示例图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