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整体经济环境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20世纪 90年代以来,凭借着人口红利,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大部分的中国 制造产品大都来自于中小企业。就国际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来说,中小企业的发 展己经成为了经济发展中不可获缺的一部分。中小企业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其丰富了市场经济结构、带来了市场科技进步、带动了国际 贸易发展等方面。到2008年底,中小企业占比达到99%,实现了超过67%的全国 工业总产值。我国中小企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有生力量,其特点十分鲜明,主 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 中小企业为社会创造大量就业岗位,促进社会稳定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粗放型、劳动密集型的发展特点,对于大批 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廉价的劳动力成本造就了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上的巨大优 势。沿海各省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给这些劳动力 的安置创造了条件。中小企业相对大企业来说,管理结构简单,人员流动较快, 工作易于上岗,帮助更多的下岗职工完成了再就业。
2、 中小企业活跃市场经济结构,推动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中,大型国企的存在使得很多行业出现了垄断的局面, 体制效率较低,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活跃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起到了润滑剂的作 用。中小企业相对于大型企业来说,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但其极强的生命力给 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中小企业大多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初创成长阶 段,完善的企业成长发展体制有利于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促进国家经济体制的 改革。
3、 中小企业在农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
农村经济发展是一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经济大部分以中小企业为载 体,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三农"问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农业在三大产业中 依然占据着很大的比重,大部分的人口为农民,这样的格局也奠定了中小企业在 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群众基础。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己经到了非解决不可地步。改革开放以来, 事实证明,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十分显著,是不可或缺的一支力 量群体。但由于自身实力不足且没有相配套的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机制,导致我 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始终困扰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最近,温州老板跑路 事件层出不穷,温州也从以前的制造业之城变为了高利贷之城,其直接原因是中 小企业的资金链断裂所致,但根本原因还要归结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症结上。
央 行货币政策紧缩,商业银行普遍收紧对中小企业贷款,中小企业特别是微小企业 不得不求助于民间借贷。据调査,温州目前民间借贷利率水平已经超过了历史最 高值。在中央釆取紧缩性货币政策打压房地产、制造业等一系列行业的增长势头, 温州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出于收益率的下降反而更多的进入高利贷领域。高利贷收 益越是高,就会吸引越多的实业家放弃实业,转而投入借贷行业。而高利贷规模 越是大,高利贷崩盘越是快,坚守实业经营的企业倒闭也就越快。这些现象是我 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的一个缩影。
中小企业除了融资困难,发展资金匮乏问题严重外,还面临着复杂的市场经 济环境。近年来物价上涨压力明显,挤占了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不得不通过扩 大业务规模来获得高利润,但这也带来了更大的融资缺口。金融危机以来,国内 外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人民币升值,国家调整产能过剩产业,加之一些其他的不 利因素,使得中小企业内忧外患,经营风险不断加大。
虽然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严峻,但另一方面,我国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自2005年开始,银监会就已经把促进银行业金融机构 改善小企业金融服务列入工作重点,始终密切关注中小企业融资困难问题,并联 合国务院有关职能部门,积极寻找解决办法。学者们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关注 一直以来没有停止过,银行方面创新性的发展了很多面向中小企业的融资工具, 国家也在试着建立一套适合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体系。
然而,这仍然不能从根本 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自身实力不足的问题长期存在,我国中小 企业发展历史短、财务结构不透明、经营能力有限,这些都限制了银行对其融资 风险的把控。目前,国内股份制商业银行竞争加剧,利润空间在缩小,长期依靠 利差收入的结构亟待转变,面向中小企业的利润空间需要进一步挖掘。
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原因分析
内部原因
同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最大的一个原因是信息不对称。中小 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生命周期短、经营风险大,银行担心起还款能力,在贷出 资金前对企业的经营风险估计不足,贷款后,企业的经营风险转化为融资后的信 贷风险,风险即转嫁到银行身上。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其不愿 意给企业贷款,中小企业财务制度不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无法提供透明 的信息,银行不能全面的掌控中小企业的借贷风险,因此银行往往不愿意同中小 企业合作,甚至拒绝贷款给中小企业。
另一方面,信息不对称带来了交易成本的提高。银行为了深入了解企业的实 际运营情况,会付出更多的收集信息成本;而企业为了促使自身的信息更加透明, 财务制度更加完善,也会付出一部分的交易成本。因此,交易成本的提高阻碍了 银企之间的信贷合作。
现实中,中小企业的信息企业往往倾向于是内部化的,财务制度的不完善, 企业经营财务信息不公开,致使银行难以通过正规渠道获取信息。银行如果要实 现对企业的监督,必定会带来很多额外的成本。这就涉及到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 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企业不愿意将信息透明化,银行为了降低借贷风险想尽 可能的深入了解企业,非对称信息下的信贷配给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障碍之一。
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银行会通过在信贷过程中加入抵押品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对 于自身能力有限的中小企业来说很难满足银行这方面的要求,导致中小企业更加 难以通过正规渠道融得资金。目前,我国对中小企业的信息评价体系尚没有建立 起来,这方面的压力全部由银行来承担也是不公平的。因此,信息不对称、缺失 的中小金融机构、不完善的企业信息评价体系都导致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 的困境。
外部原因
1、缺乏新型金融机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目前国内大部分银行的业务种 类与中小企业的业务要求呈现出了一种矛盾,银行贷款的审批手续十分严格,办 理时间较长,程序复杂。而中小企业具有贷款数量少,但是要求资金到位快的特 点,所以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矛盾就由此产生。除此之外,银行具有着较为严 格的信用评级体系,中小企业在评级过程中往往很难达到银行的要求,难以取得资金,不利于中小企业自身的成长需求。
目前,我国银行业呈现出以四大国有银行为主导,股份制商业银行多元化发 展的局面。近年来,银行业的利润增长幅度巨大,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实 体经济利润的不足。巨大的利润背后是银行的垄断地位,利用稳定的信贷利差获 取高额的收益。银行的垄断地位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利率市场化尚没有完全 放开,四大国有银行更多地将信贷放给大型企业,对于中小企业贷款则设置了较 高的贷款门槛,这不仅仅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小企业经营能力较低。目前银行融 资体系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需要更多的与中小企业融资相配套的金融机构,并 且加大政府对中小金融机构等一类金融机构的政策支持力度。
2、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快,但面向中小企业的资本市场层次还不 是很完善。加快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破除阻碍民企融资的天花板的呼声高涨。 2012年,中国非公有制经济对税收的贡献超过50%, GDP占比超过60%;与此同 时,民营企业融资难、成本高成为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障碍。发展多层次的融资渠 道对于丰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多样化有着重要的作用。多层次的融资渠道是多 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不同资本结构的企 业,增加中小企业融资的可安排性与可操作性。
具体来说,我国应该在发展货币 市场的同时,加大资本市场、债券市场的发展力度,积极开展创业板、中小企业 板的业务工作。放宽中小企业上市的准入限制,不仅是针对科技含量高、成长性 好的企业,加大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的市场规模。抓紧制定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扩 大试点具体方案,更大程度上的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3、目前,我国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处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初级阶段, 经济体制、法律体系及市场基础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不同,不能完全照搬国外 模式。信用体系建设总体方案尚未出台,信用管理法规相对滞后。宏观环境导致 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仍然还很不健全。中小企业在贷款时,由于本身规模小, 实力较弱,因此在寻求担保机构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
县域经济中担保机构 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较小,常常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贷款信用担保需求,地方 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支撑不够,不能分担中小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因担保而需要额外 支付的成本。另一方面,我国的担保机构发展缓慢,除政府融资平台支持下的担 保机构外,民营的担保机构同中小企业一样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实力很弱,不能有效的承担起中小企业融资中担保的这一角色。
从银行的角度来看,银行没有担负起帮助中小企业寻找担保机构的责任,不能从这一方面帮助中小企业。可以 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外部环境十分严峻,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当下,不同金融机构之间依然没有意识到中小企业蕴含的巨大的潜力。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