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其融资过程主要渠道还是商业银行,其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不仅仅存在于银行和企业之间,还存在于银行工作人员和银行本身、金融服务中介机构与银行之间以及中小企业与民间资本之间。多重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中小企业融资困境进一步凸显。
在融资过程中,由于融资渠道不畅、信息单一、贷款担保机构较少、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阻碍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当前银行贷款趋紧,企业融资难度增大,加之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担保额度有限,一些金融产品很难适应中小企业的发展需求,导致部分企业资金紧缺,影响企业发展。因此,为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必须量体裁衣,解决融资难、融资贵,才能对症下药。
交易成本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们在自愿交往和利益合作过程中为了达成交易而支付的成本,而在市场条件下,这一成本实际上是为了克服在商品或服务交换过程中客观存在的摩擦而利用交易市场或价格机制不得不支付的成本,这一概念首先由科斯在 1937 年提出。
交易成本可以分为搜寻成本、信息成本、议价成本、决策成本、监督成本以及违约成本,而前文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出现,实际就是金融机构不愿意支付信息成本或者即便支付了信息成本也难以获得完全的信息资源,从而导致其决策成本也上升,最后交易难以达成。而交易成本产生的原因则包括有限理性、机会主义、不确定性与复杂性、专用性投资、投资信息不对称以及气氛。
在企业融资问题上,影响融资交易能否达成的关键因素是搜寻成本、信息成本以及违约成本。能够搜寻到与之需求匹配的供给信息时交易得以最终达成的先决条件,而搜寻过程所需的成本则直接决定了交易对象的多寡和交易过程的难易程度。搜寻成本越高,能够搜寻到的匹配信息越多,但相应的最终交易成本也就越高,对中小企业来说,即便通过支付较高的交易成本获得融资渠道,也不可避免面临“融资贵”的困境。事实上,由于金融体系本身“嫌贫爱富”的属性导致传统金融机构针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产品开发不足,中小企业搜寻融资对象的成本就必然提高。
即便有中小金融机构推出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但受制于搜寻手段和技术能力的不足,使得这些金融机构搜寻合适的企业客户仍然困难重重。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搜寻成本,能够及时、精准地匹配资金供需双方。
搜寻交易对象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交易信息传递的过程,这是一种信息的双向传递,即即包括向市场传递自身需求信息,也包括对市场搜寻到的信息与自身需求匹配的过程。但信息的传递离不开信息管道,无论是发布需求信息还是获得供给信息,都必须支付相应的信息成本。更为重要的是,信息的甄别也需要成本。对于金融机构来说,其很难真正获得交易的完全信息,这一方面因为借贷双方天然的信息不对称,另一方面则因为借款人也会对信息进行包装,但无论哪种情况都加大了金融机构获得真正有价值信息的成本,而这些成本的增加,要么导致金融机构放弃此类鸡肋交易,要么为此类交易提高要价,最终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产生。
违约成本则是导致中小企业往往得不到融资支持的另一重要因素。必须承认,相对进入成熟期的大型企业,中小企业特别是创业企业的成长风险更高,其承受各类不利环境的能力也更差,因此金融机构向其提供贷款必然面临更高的违约风险。另外,中小企业处于企业成长周期的初级阶段,企业自身的抵押品价值较低,如果发生贷款违约,金融机构很难通过抵押物获得全部贷款权益,从而增加了贷款交易的违约成本,因此金融机构不愿提供此类贷款或在提供贷款时倾向于提高贷款要价。
企业成长周期与融资需求规律
企业自其诞生之日起,就进入了其成长、壮大、衰退直至消亡的周期过程,每个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就有与其发展阶段所对应的客观特点,进而有着不同的融资需求,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及其特定的融资需求特点构成了企业成长周期与融资需求的客观规律。
有关企业生命周期的划分有多重观点,相应的也发展出了数十种企业生命周期的理论研究。例如,伊查克·爱迪思从企业发展过程中所需管理要求角度出发,将企业从准备诞生到消亡的过程划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化早期和官僚期、死亡期等十个阶段。但实际上不同企业成长方式并不相同,有的企业诞生之后随着规模的扩张逐步从小型企业成长为中型乃至大型企业,企业的竞争能力和整体素质都得到了极大提高,而有的企业则进过一段时间的发育能够在市场中较为稳定的生存下来,但仍然是小型企业的规模。综合各种企业成长周期的划分,实际上可以大体上将企业生命周期划分为种子阶段、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五个阶段。
种子阶段实际上是指企业还处于孕育期,尚没有成立有形的企业实体,有关创业机会、发展规划等还停留在预想阶段,最终企业能否从这种预想转化为真正的创业企业,取决于创业者的创业精神、机会把握能力、产品开发程度、资金筹措能力等。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创业者需要通过对自身各项能力准备的评估以及对市场的详尽调查,预测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的市场潜力,这时企业的融资需求就是对种子资金的需求。
在创业阶段企业已经完成了产品或服务的研制开发并已经投入市场,但作为初入市场的竞争者,企业面对外部环境变化时较为脆弱,同时自身产品也需要接受市场检验以获得长远市场份额,企业治理能力、管理规范都不够成熟,这都导致企业在这一阶段面临着较大的风险。而在资金需求方面,创业企业的上述特征也使得其面临较大资金需求,缺乏足够的现金奶牛为之提供流动资金,融资需求较大,银行资金和风险投资都是比较重要的募资来源。
进入成长阶段,企业逐渐走上正轨,逐步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和合适的市场定位,管理水平和技术生产能力都得到了较大提升。对于那些能够抓住机会成为大型企业的发展者来说,则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到新项目或新市场中去,企业已经逐步建立的供应链资源和积累的抵押物,使得银行资金成为主要的资金来源渠道。到了成熟阶段,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利润水平一般都较为稳定,扩张速度也较成长期降低。
结语
这时候很多企业会开展多元经营或进入产业链上下游,从而提高竞争优势减少经营风险,企业开始集团化经营,其信用记录逐渐完善,也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逐步进入资本市场进行融资。而成熟阶段过后,往往就进入了衰退阶段,这一般是由于企业形成了路径依赖缺乏自我革新能力,从而在竞争中逐渐落后,其最终归宿要么是彻底宣告经营难以为继,企业生命终结,要么是通过并购重组焕发新生。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