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站在借壳方、让壳方角度,看北汽新能源为何要借壳上市

网友发布 2022-07-29 23:01 · 头闻号投资融资

2014年由北汽集团控股,联合北京工业发展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国有资本经营管理中心等单位共同出资组建了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首家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和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车企。

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政府有关补贴的减少,

北汽新能源选择借壳上市的模式进入资本市场,成为我国A股市场新能源汽车第一股。

近些年我国进行了全面注册制改革,但新能源车企似乎对创业板和科创板并不青睐,蔚来、理想和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先后在美国市场上市,而准备在国内科创板上市的吉利汽车、威马汽车也都不知为何中止了在科创板的上市。

所以对于新能源汽车企业想要快速获得融资,借壳上市可能仍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途径。

借壳方动因

1.政府补贴缩减

政府补贴可以分为对企业的补贴和对消费者的价格补贴,对企业的补贴往往采用专项补贴的形式,规模不大,影响小。

价格补贴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对购买价格的补贴,直接影响产品的售价和企业的销量。

我国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价格补贴可以追溯到2009年,此年财政部联合科技部公布了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的通知,对31座城市的公共服务车辆进行一定程度的补贴,鼓励使用新能源汽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010年财政部首次公布了关

于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价格补贴试点的通知,后续年份该政策又逐步从试点城市扩大至全国。并按照车辆类型、纯电动行驶里程以及电池系统质量能量密度等相关标准,明确了每辆车的补贴金额。

以2007年为例,相较于其他年份,其增加一项评判标准——电池系统质量能量密度。电池系统质量能量密度在90至120Wh/kg的纯电动汽车,纯电行驶里程在100公里至150公里的每辆补贴2万;

纯电行驶里程在150公里至250公里的每辆补贴3.6万;纯电行驶里程大于250公里的每辆补贴4.4万。电池系统质量能量密度大于120Wh/kg的,按以上金额的1.1倍进行补提。

补贴政策是一把双刃剑,

在利于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消费者购买的同时,社会上也出现了一些骗补的企业,2016年国家公布了包含众多厂商的骗补企业名单。

同时为进一步优化市场竞争环境,2017年以后补贴金额退坡幅度大幅提高,2017年较2016年退坡20%。

除少量类型的新能源汽车补贴金额有所提高,其他类型的补贴都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不仅排除了部分企业骗取补贴,还促进了新能源车企的技术转型升级。

对于北汽能源而言也是如此,2015年至上市前截至2017年10月31日,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占营业收入之比成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上市成功后也保持了该趋势。

并且与毛利率相对比可知,政府补助对于北汽新能源利润的影响较大。价格补助逐步降低,若企业将补助降低的成本转嫁由消费者承担,势必会影响其销量,减少其预期可获得的收入。

若企业选择自己承担,也会大大增加其资金压力。因此,寻求一条新的融资渠道,成为了北汽新能源缓解自身资金压力、谋求进一步发展的必要途径。

2. 实现发展战略

通过多年的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技术日益成熟,与此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消费者对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再加之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提高,生产新能源汽车的厂商也逐渐增加。

比亚迪、吉利等传统车企纷纷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理想、蔚来、小鹏等造车新势力也逐渐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崭露头角。国外电动车巨头特斯拉也来到中国建厂实现国产化以获取更多的中国市场。

行业竞争逐渐加剧的同时,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也渐渐趋于饱和。

根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公布的数据,无论是纯电动汽车还是插电混动类型的汽车,其2020年的销量都是2015年的几倍之多,但其销量近些年的增长速度却大不如前。

尤其是纯电动汽车的增长率,甚至呈现出连续下降的趋势。新能源汽车领域已由原来的“蓝海市场”转化为“红海市场”,

企业要想在此分得“一杯羹”,需要充分展现自身产品的优势,推出更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加速已有产品的升级和改造。

面对如此的行业环境,北汽新能源选择了借壳上市以实现自身的发展战略。时任北汽新能源董事长徐和谊曾在北汽新能源借壳上市时表示,“上市之后,有助于提高北汽新能源的品牌形象和现代化治理水平、促进北汽集团新能源板块综合实力的大幅提升。”

北汽集团也针对北汽新能源提出了一系列的战略规划,

计划在2020年在北京市场停售燃油车;2022年在全国上投放50万辆换电车辆,并建设3000座光储换电站;2025年在全国范围内停售燃油车。

同时,借壳上市相比于IPO拥有更快的上市速度,可以让北汽新能源获得市场先机,有助于将先机转化为竞争力,早日实现汽车产业“新四化”改造,并借助上市后的扩大生产,实现规模经济,形成自身独有的核心竞争能力。

3. IPO困难

IPO方式上市的困难主要体现在审核时间长和条件严格两方面。

对于北汽新能源来说,占据市场先机是其考虑上市的原因之一,2017年无论是主板还是科创板或创业板都仍是核准制,审核流程复杂,并且排队上市的企业较多。

以IPO方式上市需要等待较长时间,容易错过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黄金时机,使得其他品牌占据市场,不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

除此以外,IPO上市严格的条件也是阻碍北汽新能源选择这种方式的原因之一。

主板上市对企业的存续时间、人员变动、注册资本和盈利情况等方面都有要求。

盈利情况方面尤为关键,要求企业最近3个会计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超过3000万。

其实早在2014年北汽新能源就从北汽股份中单独剥离出来,以谋求今后独立上市。

但北汽新能源的盈利情况一直未达标,2016年企业首次盈利,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08418115.67元、40868059.02元和144264010.47元。但2017年和2018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是-729355,104.90元和-7296442.92,仍为负数。

并且通过上市后公布的年报来看,后续年份北汽新能源净利润仍时常为负,因此想要通过IPO实现上市较为困难。

从同行业其他企业寻求上市的路径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蔚来、理想和小鹏汽车等造车新势力先后在美国市场上市,吉利汽车、威马汽车也都中止了在科创板的上市,很多车企都被卡在了IPO的门槛上。

所以,北汽新能源通过借壳上市的方式率先上市,获得融资、提升品牌知名度,实属明智之举。

4. 选择前锋电子作为壳公司的动因

1998年四川新泰克通过受让成都市国投公司所持的部分股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2006年又以竞买方式进一步增持前锋电子股份至41.13%。四川新泰克的控股股东为北京首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而实际控制人则为北京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这同样也是北汽新能源的母公司北汽集团的实际控制人。

2017年经北京市国资委批准,

北京首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将所持四川新泰克的100%股权无偿划转至北汽集团持有,使得借壳方取得了对壳公司的控制权。

这一切操作都在国资委的控制下运作,大大降低了资产重组的风险,提高了借壳上市的成功率,也加快了北汽新能源上市的进程。

与此同时,由于借壳前后公司实际控制人不发生变更。

因此不属于《重组办法》中第十三条中规定的“自控制权发生变更之日起60个月向收购人及其关联人购买资产”的情形,不构成重组上市,为后续公司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带来便利。

正因如此,

北汽新能源才选择了这样一个看似并不优质的壳公司进行上市。

让壳方动因

1.解决股改遗留问题

股权分置是上世纪我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问题。它将在A股上市的公司的股权分为两类,一部分是不能上市流通的非流通股,一般为法人股和国家股,还有一种是可以上市流通的流通股。

2005为进一步适应当下的经济环境,我国提出了股权分置改革,

以消除之前“同股不同权、同股不同利”的局面,促使大股东和控股股东也开始关心股价,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2007年前锋电子披露了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但后续由于经营困难、面临退市风险等原因,相关方案一直未得到实施。这使得前锋电子成为了A股市场中仅有的几家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企业。经前锋电子第八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决议等文件通过,让壳给北汽新能源成为了前锋电子股权分置改革的一部分。

改革完成后,所持有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份股东将获得流通权,并自获得上市流通权之日起12个月后,能够上市交易或转让。

2.寻求保持上市公司地位

2007年企业向房地产业转型,2012年后主营业务完全转向房地产行业。虽然转型成功,但仍未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再加上房地产行业遭遇宏观政策的调控,致使其经营成果惨淡,2015年、2016年净利润连续为负,并且2016年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根据上市公司股票相关交易规则,被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

2017年公司只能通过出售资产来勉强维持自身上市公司的地位,经营业绩有待改善。而与此同时,正处于新能源汽车大力发展的时期,国家也将新能源汽车列为了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的七个领域之一。

并且北汽新能源发展潜力巨大,是当时国内纯电动汽车技术能力最雄厚、产品线最丰富、市场销量最高、全产业链最齐全的新能源汽车企业之一。

通过资产置换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前锋电子可以将北汽新能源的股权和主营业务等收入囊中,

这将有助于改善自身经营业绩不佳、盈利能力弱的状况。也有利于缓解其退市风险,保持上市公司地位,保护中小股东利益。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