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资本大撤退,餐饮这碗饭还香吗

网友发布 2022-07-29 23:00 · 头闻号投资融资

近两年来,受疫情影响的所有行业经济都不景气,短期变现的资本投入集中在餐饮行业。新烘焙、新茶、面食、火锅等赛道被资本热炒了一段时间。但今年以来,资本的热情突然降温,资本在餐饮行业突然踩了刹车。这碗饭不香吗?

易灿私塾易君|文

01

餐饮投资减少,资本大撤退。

有人说,疫情是这两年影响资本决策的重要因素。当时疫情刚爆发,各行业经济都出现下滑,资本市场一度混乱,于是我就把目光投向了刚需和现金流的行业和餐饮。

但随着疫情的逐渐正常化,无论是经济模式还是消费者都已经适应了疫情下的生活,于是各行业开始在疫情中改变模式。升级转型之下,资本投资也开始谨慎,投资领域开始发生变化。

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同比下降27.5%,投资金额同比下降47.1%。投资金额和规模低于市场平均水平。

在过去的两年中,今年上半年的融资数量和金额都比去年同期大幅减少。

数据显示,2020年餐饮行业共发生217起投融资案例,融资类型涉及茶叶、火锅、小吃、快餐、烘焙等细分领域。然后到了2021年,潮水上涨,餐饮行业一共产生了337笔融资。几乎每天都有融资事件发生,融资总额超过400亿元。

这两年可以说是餐饮融资元年。不仅是资本在狂欢,餐饮人也在资本的帮助下不断扩张发展。他们俩互相帮助,尽情享受。

但是2022年以后,融资现象会断崖式下跌,资本会突然踩刹车。数据显示,今年餐饮行业的融资只有49起,相比去年同期的120起,根本不够用。

不仅融资事件在减少,融资金额也在大幅下降,很少出现大规模融资现象。相比去年过亿的融资,今年过亿的融资只有10多家。

想想这两年,像Momo点心局,朝天门码头火锅,周世雄火锅,巴努,和福捞面,夸父煎包,杰西煎包等等品牌。这些品牌的融资金额足以让人兴奋。

在业内人士看来,疫情已经成为常态。各行各业在疫情下转型升级,也适应了疫情下的生活状态。很多投资人在这样的环境下开始不再看餐饮,大牌投资机构处于观望状态。

02

这碗饭为什么不香?

餐饮闻起来好不好,取决于整个行业。在业内看来,整个食品饮料行业因为疫情不景气,直接加速了投资机构的转向。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2年1-4月,餐饮收入13262亿元,同比下降5.1%;上述餐饮收入3064亿元,同比下降5.6%。其中,4月份餐饮收入下滑尤为严重,仅为2609亿元,整体下降22.7%。

今年各地的反复爆发和小规模爆发,让餐饮人苦不堪言。而这种状态也让投资者意识到,疫情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随时可能成为影响整个行业的不确定因素。

所以投资者已经开始观望,除此之外,就是回归理性消费。这种理性消费不仅表现在消费者的理性上,也表现在投资者的理性上。

以前,其实很多投资人都是餐饮行业的新手。在业内人士看来,他们对餐饮行业了解不多,所以泡沫估值很多。过去两年的疯狂还历历在目。

比如Momo点心局10家店估值10亿,一家店估值1亿,喜茶一家店估值7700多万,何复面馆另一家店估值70亿,喜茶估值600亿...

但当他们真正进入细分领域和品牌后,发现行业在现代化、标准化、连锁化、品牌化方面的表现都达不到预期,于是逐渐回归理性,所以不是饭菜不香,而是大家都理性了。

03

冷只是阶段性现象。

最终会打回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餐饮资本市场遇冷的话题上,大部分投资人表示,虽然目前行业遇冷,但寒冬只是阶段性现象,低谷是暂时的,未来终将回调。

在很多人看来,这两年的“不理性”让整个行业处于泡沫经济,带动了整个餐饮行业的繁荣,也带动了接连不断的价格战、流量战。

在资本的帮助下,出现了一些所谓的“网络名人”品牌,但这些品牌在泡沫的幻影中能走多远?这是一个未知数,而在这场“赢人”的游戏中,很多脚踏实地的优秀企业也被埋没了。

资本回归理性,热钱出清,有利于餐饮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未来的餐饮投资,业内人士认为,投资者只有了解餐饮投资的基本逻辑、行业的运营逻辑和底层的成长逻辑,找出行业的基本特征和痛点,才能进行有效的价值投资。

但是,并不是因为这碗饭不香,才导致现阶段餐饮冷淡。在整个餐饮行业,也有资本青睐的跑马场,比如现在还火热的新茶、咖啡,还有现在如火如荼的预制食品跑马场。

所以,风口还在。然而,投资者往往是理性的。餐饮行业改变了经营模式,不变的投资逻辑是投资“连锁”。连锁经营、品牌经营是整个餐饮行业的方向和趋势。你怎么想呢?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