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百名记者看百年巨变|不走寻常路——溪龙村“能人”向明宏的创业故事

网友发布 2022-08-04 20:34 · 头闻号创业故事

资料来源:Tuanjiebao-Xiangxi.com

本报记者刘

瞄准“古丈毛尖”这个牌子,古丈县断龙山镇西龙村和大多数村子一样,家家户户都以制茶为生。虽然大家都做茶叶,但每户只有八九亩,只能做到温饱。村副主任李德红说,“平凡,不穷不富”代表了大多数西龙村人的自我认同。只有一个人决心走不同的方向。

这个人叫向明红,48岁。西龙村的龙叫河寨,当地人叫它“香老板”。他从7分起步,现在拥有湘西最大的八月瓜种植基地,面积近300亩的种苗和水果。果园最高峰的时候每天有50人就业,每个人每个月能拿到两三千元,带动了附近很多村民在家门口打工。

10多年前,没当上“老板”的向明红,名声并不好。被亲戚朋友评价为“脑壳碎了”“你绝对娶不到老婆”。因为农村男人三十多岁了,没钱,没结婚,不愿意随大流,老老实实种茶,自然被大家看不起。

“有人嘲笑我,但我一直觉得大家泡茶是家常便饭,我也泡茶。”2008年,向明红一直等待的一个不寻常的“商机”终于到来了。当时八月瓜的市场价达到了惊人的48元一斤。其不挑土,“卖作果,收作药材”的特点深深吸引了这个急于证明自己的男人。尽管多方劝说,他还是毅然选择了这个行业作为突破口。然而,由于缺乏管理和技术,向明红种植的第一批苗木直到第三年才结出果实,收成惨淡。好在有价有市,八月瓜业在自己领域的“实验”勉强成功。

一路稳步发展,到2013年,通过流转村民的土地,向明红的八月瓜有了20多亩的规模。茶农的怀疑情绪在逐渐减弱,但此时八月瓜的价格已经回落到正常范围,增产打开市场的棘手问题摆在了他的面前。

向明宏不简单,因为他特别善于学习新的东西,并运用这些东西来解决问题。作为西龙村最早接触互联网的人,通过熟悉的网络世界,他完成了心中两件大事:一是找到了一个年轻的邵阳外地媳妇,赚了一口气;二是为自己的八月瓜产业打造了一个新的平台。“特别感谢互联网。互联网对我的帮助最大,给我的八月瓜带来了名气、专家和市场。”向明红说。

2014年,与明红注册的古丈县明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为湘西第一家以八月瓜为主业的公司。然后,他在中国农业网上租了一个“摊位”,用5000元买5年的“流量”来推广自己的八月瓜基地。由于八月瓜样品质量过硬,此举迅速打开了销售渠道,湖北、上海、四川的客户纷至沓来,买苗买果的人络绎不绝。

不久之后,重量级“嘉宾”——中国林科院的专家团队也通过互联网信息找到了方向。他们看中了这里的自然环境,希望通过与向明红的合作,将西龙村打造成为八月瓜新品种的繁育基地。

现在,就在向明红工业园大门的上方,赫然挂着“中国林科院八月瓜研究基地”的牌匾,进一步提高了他的名气。专家每月来一次,了解试验田的情况,帮助向明红掌握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据明红介绍,林科院培育的最新八月瓜品种亩产可达4000斤,是普通品种的两倍。投入使用后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好处。

龙溪村的路很有特点,上坡下坡,下坡再上坡,像波浪一样。雨天,泥泞的土地,在参观过程中,向明红坚持带着记者在每一片郁郁葱葱的果园里留下足迹。这个倔强的西龙村人,仿佛历经风浪而来,在他身上,展现出新农村“能人”不走寻常路的智慧和勇气。

(来源:

湘西网-团结报)

(作者:

刘琪洲)

(编辑:

孙莹)

本文来自【Tuanjiebao-Xiangxi.com】,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和传播服务。

ID:jrtt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