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贡献率近三分之一。
数字经济为就业和创业打开新的空空间
江苏网讯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的变革,创造了数以亿计的就业岗位,为人们打开了新的空就业创业空间。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数据,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69.67万人,近1/3来自数字经济及其相关领域。
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江苏正在深化产业数字化和产业化,全力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发展高地。在这个过程中,急需大量具有数字化知识结构和数字化动手能力的人才。
数字经济对人才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
今年6月,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智联招聘、上海外服、中智江苏、同道招聘等社会组织,举办了江苏首届高校毕业生数字经济网络招聘会。在为期一个月的招聘中,5412家单位提供了近17万个职位,收到超过15万份简历。“企业提供的岗位很多,能匹配的大学毕业生不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张宏伟说。
本次招聘,由上海外服江苏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主办的“500强”企业专区,吸引了629家民营独角兽企业、外资企业、大型国企参与。公司总经理魏树峰表示,随着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全球对数字经济人才的需求激增。“以我们公司的长期服务企业为例。某美资汽车制造企业RD中心近三年数字经济人才需求分别为98人、173人、234人;一家外资IT企业三年数字经济人才需求分别为43、75、116,人才需求三年翻了三倍多!”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平台经济已经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直播间购物、等快递已经成为很多人的日常生活。成熟的网购体验背后,是平台经济带动的就业加速释放。数据显示,今年6月末,江苏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平台主播、网店店主等新增就业形式从业人员517万人,比去年底增加17万人。
平台经济巨大的就业吸纳能力还在继续。“急招一名快递员,介绍一人奖励1000元”“常年招快递员、跑腿男孩,月薪8000元以上”。南京街头的快递外卖箱上,随处可见这样的招聘广告。南京市秦淮区秦虹街区申通快递员曾师傅说,相比在工厂当操作工,快递员的收入要高很多,稍微勤快一点,一个月赚个七八千基本没问题。但是因为常年有大量的快递员流动,南京比较大的快递站点基本都是常年招人。
人才培养跟不上快速发展的需求。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字经济就业影响研究报告》显示,我国数字人才缺口接近1100万,且随着全行业数字化的快速推进,数字人才的需求缺口将继续加大。数字人才短缺不仅包括数字工业化创造的数字技术和数字RD就业岗位,还包括工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字技能型人才。
教育部今年新增的1961个本科专业中,包括智能制造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机器人、网络和新媒体等,大部分都与数字经济相关。自2019年4月以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已发布了五批74种新职业,30多种与数字经济相关的新职业。
新职业的发布无疑促进了相关职业人才的培养,但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周期。从现在来看,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人才培养的速度。为了跟上数字化行业的步伐,许多企业只能通过内部培训或订单培训来获得所需的人才。
中国电信江苏分公司去年7月成立天翼数字生活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公司数字家庭、智慧社区、数字乡村、视频联网、数字健康、数字资产等重点业务场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智能数字生活服务。数字天翼江苏公司总经理张大海表示,公司目前最缺的是数字生活技术研发、ai、大数据等方面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主要通过全球招聘、与重点高校合作等方式引进或培养人才。
南京云创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今年计划招聘7人,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云存储系统工程师、云视频监控系统工程师。公司副总经理沈达威坦言,由于这些专业在高校很难招到人,公司只好从相关专业领域寻找人才,入职后再根据业务需要进行再培训。“目前国内对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方面的人才需求很大。除了内部培训,我们还承担一些外部数字软件公司的新员工培训,帮助毕业生快速适应就业市场。”
南京麻友软件技术公司主要从事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和开发。公司负责人张克彦也表示,由于招聘市场相关人才很少,公司目前的数字双胞胎开发工程师都是企业自己培养的。
一些人力资源公司为了适应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干脆直接与当地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定制新工人,以适应现代化的数字化车间。据了解,赛沃集团已先后与贵州、连云港、广西四所职业技术学院合作,为长三角地区智能制造企业培养数字化技能人才。
人力资源专家建议,快速发展的数字产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国家相关部门和人才培训机构都应对此高度重视,加快人才培养结构调整,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尤其是在顶层设计层面,对新兴产业高科技人才的培养,应该及早布局、规划、行动。
为数字化人才构建“强磁场”
拥抱数字生活,江苏紧紧抓住了数字人才这个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拓展整合了来自教育、工业和信息化、商务等12个部门的数据,建设和用好就业运行监测分析系统,推进人才、职业技能培训、新就业形式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护等应用场景的开发和整合,动态跟踪就业和市场供求变化。在此基础上,制定支持和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20项政策措施,全力构建数字人才“强磁场”。
围绕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江苏授权紫金山实验室“自主吸引人才、自主定岗、自主聘用、自主评价、自主定薪”;会同编制部门建立事业编制人才“周转池”,完善人才流动调配机制,为数字经济创新平台建设提供高层次人才聚集“绿色通道”;建立数字经济急需人才引进“挂职申请”机制,每年选拔培养1000名数字经济优秀工程师。在2022年优秀博士后项目中,新增数字产业集群107个。
围绕“智变向数变”,建立全省“数字工匠”培育库,联合龙头企业和院校,推动创建一批区域性数字技能公共实训基地。与JD.COM、科大讯飞等龙头企业签订联合培养数字技能人才协议,支持36所技工院校新增62个数字技能专业,促进数字经济产业与人才融合。
一些技术院校先行先试。常州技师学院开设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工业物联网技术、云计算技术等新专业。学院副院长陈丽群介绍,为适应企业数字化转型,学校主动将数字化内容贯穿于所有专业人才培养,如智能制造,原来以数控汽车、数控加工为主,现在融入可视化生产管理技术。
围绕数字经济龙头企业和重点单位,江苏积极构建“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联动人才培养模式,启动数字技能人才技术资源评价快速反应机制,打造全省数字经济人才市场,促进数字经济人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打通部门信息孤岛,为人才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数字化服务。
【来源:中国江苏网】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目的在于传达更多信息。如有出处标注错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你。电子邮件地址:newmedia@xxcb.cn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