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独创型创业事例

网友发布 2022-07-30 11:17 · 头闻号创业故事

来源:葛龙会

有人说“创业者”只是一种职业,尤其是在持续的创业寒冬中,无数人开始认同这种说法。

为什么会这样?你可以从畅销书《疯狂的独角兽:硅谷创业公司历险记》中找到答案。作者讽刺地阐述了一个科技创业公司的发展模式:快速成长,不怕亏钱,马上上市,发大财。

在中国,大致也是同样的场景,要么追求IPO,卖给BAT,要么在资本寒冬中浮躁抱怨。创业本该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却在风险投资的洪流下变成了儿戏的选择。这大概是外界熟悉的记忆片段,也是“企业家”被污名化的根源。

然而,当旁观者怒吼“杀了那个企业家”时,菲尔德集团赞助的种子奖开始了一场围绕“创意人”的全球总动员。在三个月的时间里,紧锣密鼓地进行了三次全球改选,然后在几千个提交的作品中,找到了几十个非典型创意,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再现当代企业家的面貌。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选取了五个各具特色的创业故事。没有与龙搏斗的情节,也没有英雄的光环。让我们看看那些单纯纯粹的创作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走在创造性的道路上

在之前的一篇文章中,我简要解释了创业者和创意者在路径上的区别:

创业者往往是先有创业的想法,再去寻找创业的起点,筛选当下的热点和风口,认真头脑风暴,找到一个有前景的切入点,然后凭借人脉、口才或者运气,从风投手里拿到第一笔投资;

创作者大多先找到一些痛点,通过技术创新寻找解决方案,没有功利心。在克服了一些棘手的问题后,他们看到了作为项目落地的可能性。这个过程可能需要一两年,也可能需要五到十年,最后,是资本市场对其价值认可的自然回归。

诚然,这种区分有些笼统。在创意人的心目中,创业远不止是一个被迫上市的无聊任务,不会在资本热潮消退后开始自我怀疑。至于原因,看完下面五个故事你可能会有更深的感受。

1.给自己一个电子“止痛药”

1992年,理查德·汉伯里在一场车祸后坐上了轮椅。医生告诉他的亲戚,他可能活不到五年了。医生之所以下达“病危通知书”,是因为理查德在车祸后患上了纤维肌痛综合征,在之前的病历记录后,很少有人能活过五年。

世界上的痛苦有很多种。纤维肌痛不是不治之症,但足以让人绝望。其主要特征是全身性疼痛和明显的躯体不适,常伴有疲劳、睡眠障碍、晨僵、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许多患者最终都患上了抑郁症。

理查德试过亲戚朋友建议的各种“秘方”,包括推油、瑜伽、拒绝麸质饮食,甚至有一次在中国进行针灸治疗。但是,大部分的“秘方”都不能解除痛苦。理查德长期依赖阿片类药物,一度出现成瘾症状。直到智能硬件的风口出现,理查德才开始琢磨利用外界刺激来调节神经,然后建造了Sana的原型设备。

Sana的治疗原理与医学界主流声音相同,致力于改善纤维肌痛患者的睡眠状态,降低痛觉神经的敏感性。通过萨那的声音和视觉刺激,引导患者在短时间内放松,然后干扰患者的脑神经,形成大脑半球的平衡,从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在700多名志愿者身上测试了14种原型后,理查德和他的朋友们成立了Sana Health,希望这种设备可以传递给更多的慢性疼痛患者。

2.让孩子们自由呼吸

如果说理查德·汉伯里创业的初衷是为了自救,那么YosiRomano的出发点就是为了女儿。

在一个寒冷的冬日,约西推着女儿走在伦敦西北部的芬奇利路上,突然一团空空气向她吹来。起初,她觉得这股“暖风”很棒,但女儿却不停地咳嗽。Yosi意识到了刚才云中的污染物。成年人有一定的免疫力,可以戴口罩让自己远离污染源,而儿童的呼吸系统还很脆弱。

有没有可能为婴儿设计一个空气体净化系统?Yosi注意到了这样一个细节:婴儿车的高度约为60cm,而金属、灰尘、橡胶等纳米级颗粒污染物接近地面。这些污染物会沉入宝宝的肺部,引发哮喘、过敏等慢性疾病,甚至会制约肺部和大脑的发育。然而,大多数婴儿车制造商忽略了这一点。

爸爸Yosi设计了一个内置风扇过滤器的U型枕头,当检测到有害污染物时,可以自动激活婴儿头上的过滤器,传感器挂在婴儿车上。选择U型设计的原因也很温馨。宝宝不习惯戴口罩的束缚,也不喜欢空空气直接吹在脸上。根据空空气动力学原理,在宝宝呼吸区域形成高压空空气云,然后过滤掉80%的污染物。

在一个感人的场景中,Yosi Romano带着他的妻子和小女儿参加了SEED AWARD在伦敦举行的欧洲改选。对他来说,他所做的不仅仅是创业,更是给家人的一份礼物。

3.下水道里的机器人

种子奖亚太区复赛有一匹“黑马”,某大学生团队的疏浚机器人获得了全球总决赛的入场券。“我没想到陪审团会选择我们。感觉现场其他项目都比我们成熟,真的很意外。”挖掘机器人的创造者王文新在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严格来说,王文新不是企业家。2017年,偶然看到台风过后城市内涝的新闻,很多清洁工被迫钻入下水道用手清理。正好我在做导师安排的机器人项目,开始思考用机器人做清淤的可能性。然而,当王文新和他的朋友进行市场调查时,他们发现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一些疏浚机器人,但尚未出现可靠的生产项目。

如果机器人的工作不是在渍水发生时处理突发事件,而是定期清理城市下水道,防患于未然,会怎么样?

确定方向后,王文新团队开始从光学阴影自动探测、高压水流疏通、履带三角支撑动力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自动光学阴影检测是为了降低机器人的成本,使用摄像头识别阴影和检测淤泥,大大减少了传感器的数量。对下水道的废水进行过滤,并通过高压水射流装置对淤积的位置进行定向清理,消除了机械开挖造成的二次污染。履带式三角轮结构增强了机器人对管道的附着力,为高压水射流清淤提供了稳定性。

让机器人推到实验室的墙上,让人工智能走向人类的生活,让城市的“毛细血管”不再堵塞,这大概就是评委们热爱王文新团队的原因吧。

4、3D打印完整心脏

创作者从来没有条条框框。他们可以专注于生活中的小细节,也可以做一件可以改变人类进程的“大事”。

如果说前面的三个故事都是从生活中发现的痛点中诞生的,那么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3D打印心脏项目可以被归为医学史上的奇迹。今年4月,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使用患者自身的人体组织打印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完整的心脏,一个充满细胞、血管和心腔的完整心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世界上死亡人数最多的原因。仅2016年,就有179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31%。同时,心脏移植是心力衰竭末期唯一可用的治疗方法。由于心脏供体的缺乏和排斥反应的发生,心脏移植一直是一个世界级难题。如果3D打印心脏技术进入临床应用阶段,每年将有数千万心血管疾病患者获得重生。

这样的项目计划在资本市场上获得数十亿美元的估值并不困难,但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坦言:“目前3D打印技术打印的心脏只有兔子心脏的大小,还需要在生物反应器中经历一个成熟的过程,才能长成人类心脏的大小。目前还处于这项技术的早期阶段。也许10年后,世界上最好的医院也会有人体器官打印机。”

也许等待3D打印心脏的诊所还要翻越几座大山,但它无疑为人类生命科学和医学开辟了一条新路,为器官和组织移植指明了新的方向。

5.开启飞机的电气时代。

埃隆·马斯克的一条推特,让“特斯拉计划五年内推出电动飞机”的消息闻名全球。然而,特斯拉并不是第一个有电动飞机想法的公司。第一架电动轻型运动飞机Alpha Electro,第一架在空拖动和驾驶滑翔机的Extra 330LE,以及第一架飞越英吉利海峡的e-fan...

并且在一系列名单中,成立于2016年的Ampaire公司地位特殊,即将成为第一家在夏威夷首航电动飞机的商业电动航空空公司。

与其他电动飞机的“自研概念”不同,Ampaire的电动飞机更像是一种“混合动力模型”,飞机上的一台或两台内燃机被电池供电的电机取代。例如,在今年6月演示飞行的塞斯纳337中,安帕尔用电动机更换了其中一个发动机,并成功完成了25分钟的演示飞行。混合动力配置可以降低50%至70%的燃油成本和25%至50%的维护成本。

据Ampaire首席执行官KevinNoertker介绍,该项目应用了电动汽车的许多底层技术,并利用现有的电动汽车供应链,利用现有的空气体框架。安派尔的想法不是创造什么新概念,而是让电动或混合动力飞机低成本进入天空空。毕竟对于商业驱动的航空公司空,环保的说辞未必有说服力,但本质上是成本的比较。

截至目前,Ampaire已经与全球15家航空公司空签署了16份意向书,飞机的电气时代不用等到马斯克预言的5年后。

没有图像的燃烧点

想必和很多人相比,看完五位创客的故事后,大部分人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这些“创客”的名字听起来那么陌生,为什么整个社会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疯狂的“创业者”身上,注意力分布如此反常。

一种解释是,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连媒体都有直白的“生存指南”,那些掺杂狗血故事的创业故事无疑更符合吃瓜群众的口味;毫无疑问,那些乐此不疲的资本宠儿更容易成为广告的金主;那些受到风投热捧的创业项目,无疑更能符合整个社会对成功的定义和标准...

或许还有另一种解释。“创业者”的敬业精神早已深入人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探索创业故事的方向。今年年初在影院上映的《燃点》就是一个例子。希望打造一部属于中国的“移动互联网创业史”,希望引起互联网创业的关注和共鸣。最终,电影成了“一锅毒鸡汤”,“鸡血”成了创业者的标配。

如果真的需要一部创业者的纪录片,记录创业路上的真实感,还原创业者的热情。“挖掘”出之前非典型创业故事的种子奖,更像是一个没有影像的燃点。

seed奖欧洲改选结束后,我有幸与本次“SEED活动”的组织者进行了面对面的交谈。导演可以通过镜头讲故事,即使遇到不太配合的创业者,也可以临时要求编剧改剧本。组织一场全球创新大赛,难度不亚于筹备一部电影。没有导演,没有经理人,没有制片人,就是一个没有剧本的故事。

“现在回想起来,在准备全球改选的日子里,还是有科幻感的。”在种子奖推出前一个月加入该领域的Vina如此表示。中国平均每周都有一次全国创业大赛,由此产生了很多“参赛专业人士”。如何在全球范围内筛选出有社会责任感的“创新者”,成为Vina最头疼的问题。虽然在加入该领域之前,Vina在过去的简历中有许多举办全国甚至全球活动的经验。

“如果我们在寻找名气不大的企业家,我们可能只会浏览今年的投资事件,但我们在寻找用技术改变了生活的创新者,老板特别告诉我们不要沦为空思想家的竞赛。感觉就像在创业者中找一根针。”从今年5月开始,Vina和她的朋友们开始在世界各地的高校巡回演出,试图从功利性不那么强的高校开始,然后逐渐筛选出符合价值的项目。

最后的结果让Vina非常吃惊。除了一些大学生交付的项目,还有很多通过校友会、导师介绍等渠道找到的创业者。几乎每个赛区都有上百场试镜,接下来就是“体力劳动”。注意从塞满邮箱的作品中筛选出合格的“创意”。

这个项目需要一个强大的审查团队。

这个“重担”落在了CC的肩上。由于种子奖的初衷是为创意人提供一个自由交流的平台,所以要求评委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有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那些经常出现在电视节目上,习惯用投资人的眼光看项目的“明星嘉宾”,几乎被排除在邀请名单之外。CC选择在网上搜索各个领域的大咖,然后发邮件一一沟通,然后默默等待意向嘉宾的回复。

第57封邮件发出后,u盘的发明者多夫·莫兰回复了一封邮件:“谢谢你的邀请,我很期待参加。”当时CC已经到了放弃的边缘。经过一个多月的邮件沟通,在得知这不是一场常规的创业大赛,而是一场寻找生活改变的“创意人之旅”后,DovMoran最终接受了邀请,成为了评审嘉宾。

英国计算机协会创始主席苏布莱克的邀请过程更是“曲折”。CC发出的邮件从未收到回复,脸书和Twitter上的消息也从未被听到。六个联系人都联系上了苏·布莱克。“当时Sue问了很多问题,在深刻理解项目的初衷和标准,不涉及任何商业活动的情况下,她同意担任欧洲改选的评审。”面对爱惜羽毛的行业巨头,CC痛并感动。

最后以这种苦行僧的方式,12位评委全部到位。

从时间上看,从最初的内部敲定项目,到北美、亚太、欧洲三次改选结束,历时四个多月,几乎是国内一线导演拍一部电影的时间。

但对于Vina,CC,以及更多默默无闻的幕后组织者来说,他们没有留下任何能卖票房的形象,却发现了创业应该有的一面:有的人是为了自己,有的人是为了亲人,有的人是为了解决社会上长期存在的问题,有的人是想用自己的实践去改变一些东西。但在最初的起点,他们并不是为了创业而创业。他们带着一个想法做出了一些成绩,然后恰逢其时的走上了创业之路。也许这就是“创业者”和“创意人”最大的区别。

有人说现在创业很疯狂,他们怀念改进蒸汽机的瓦特,发明感应电机的特斯拉,定义电脑和手机的乔布斯...

然而,硬币的另一面,“脑洞”从来都不是天才的专利。瓦特在发明蒸汽机之前只是一家修理店的老板。特斯拉曾经是爱迪生公司的一名普通工程师,乔布斯在创办苹果公司之前只是一名辍学的大学生。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太浮躁,缺乏创造力。可能是我们的观察角度出了问题。

至少,一个种子奖给了那些淹没在创业浪潮中的人一个大放异彩的机会。同时也期待11月在深圳举行的全球总决赛。哪些创新者会脱颖而出,获得种子奖百万大奖和三个优秀奖?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