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我身边的创业故事:从流水线工人到创业年入万,细数她的创业经

网友发布 2022-07-30 11:16 · 头闻号创业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是我自己的姨妈,虽然她只比我大11岁。所以我们从小关系非常好。我姑姑十几岁去广东工厂做流水线,一直干到近30岁。她没有车,没有房子,也没有存款。她唯一的成就是找到了我叔叔,嫁给了一个英俊善良,没有任何钱的老公。

01创业需要正确的引导,也需要选择好的产品。

作为一对没学历没背景的夫妻,创业的选择很少,比如摆宵夜摊,卖小饰品,开服装店,开早餐店等。这些我阿姨都小范围尝试过,但都以失败告终。但也正是因为这些失败经历的探索,才为后面的路埋下了伏笔。我姑姑总结了她几次创业失败的原因:

菜做的不熟练,不好吃。我们每天不得不早起吃早餐,每天不得不晚起吃晚餐。坚持太累了,所以以失败告终。卖服装配饰,没有持续的购买,迭代的更换,没有稳定的现金流,没有稳定的摊位,那时候,我不会用社交工具,也不会维护客户。还得担心被城管赶,失败在所难免。经过两年的小打小闹,以亏损告终后,她老老实实地回到工厂工作。但是虽然这些尝试都失败了,但是阿姨看到别人在做这些小生意的过程中也赚到了钱。我阿姨觉得是她自己的方法没赚钱,而不是创业的问题。她更加坚定了在工厂工作没有前途,只有创业才有出路。

后来因为我舅舅的姐夫在湖南郴州做生意赚了几十万,就叫我舅舅和他老婆开店。干了两年,赚到钱,他给姑姑和妻子打了电话,于是他成了姑姑创业的向导。舅舅的姐夫卖家具,舅舅卖假发,舅妈过去逛市场。和他们多次交流后,她最终确定了自己的创业方向:卖十字绣。那是2000年,我姑姑的十字绣店正式开始盈利。从此生意稳定发展了10年,在郴州买了房,有了车,养了娃,还有点存款,岁月静好。

在这次创业中,姨妈总结了几点经验:

在同一个市场做生意,最好不要和导购员做同类型的产品,否则大家都成了竞争对手,久而久之客户就被抢走了。最后连亲戚都不一定要做。看到熟悉的人因为创业赚了钱,对你来说是很大的鼓励,而且你的产品和对方不一样,不会对对方构成威胁。所以你可以向对方请教客户开发和维护回头客的技巧,对方也会愿意和你交流。这就是最初的“群体成长”的概念。对于一个不会上网,没有背景的人来说,实地考察是选择卖什么的最好方式。我姑姑去东莞、虎门、义乌、广州、郑州等各大批发市场和卖场筛选产品,最终选择了当时非常流行的十字绣。关系再好,也不要问人家的货源。货源是商务人士的核心竞争力。就算舅舅和舅妈是兄妹,他们的货源也是保密的。

02因互联网的兴起而落后的小企业家

随着淘宝的出现,我大妈乃至整个市场的生意一落千丈。十字绣是网上最容易买到的产品之一。从2012年开始到接下来的几年,阿姨的生意一落千丈。最差的时候一个月营业额也就两三千。面对一个月七八千的门面费和仓库里几十万的货物,我想哭。

当时夫妻俩也花了巨资在开网店的培训班上,但两人都是小学毕业,连打字都不会,弄不清楚各种店规和营销套路,无奈放弃。换个思路,想着既然十字绣网上好买,那就换个网上不好买的产品:瓷碗。

最后很容易预测他们也不会网购,以为瓷器这样的快递不方便,网上销售难,却忽略了强大的互联网商家,全国各地的用户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买到景德镇的碗。但是你的小店说你的碗是景德镇的,顾客还是要质疑你。是真的吗?没办法和别人比。这次失败的转型,把我姑姑的一点积蓄都抛掉了。

大妈总结了这次失败的创业教训:

在市场调研不明确的情况下,我选择了换产品,想当然的认为瓷器不方便快递,也从来没有托人在网上买一套碗看效果。有一段时间没找到合适的厂家,碗的价格也比较贵。店里定位是卖高档套碗,但他们的市场靠近火车站,不是高档商场。适合低价格高性价比的快消。售价不能提高,进价贵,没有竞争力。

03实体店创业者在互联网模式下艰难生存

从舅舅弟弟给的信息来看,舅舅弟弟和他老婆在贵州做生意已经很多年了。目前他们有自住的房子和收租的门面,年租金可达30万元。当年买的时候,门面花了60多万支持贷款。我也有一个稳定赚钱的小生意,年收入10万。生活还不错。重点是,他们买店的时候,还要求姨妈让她一起开店。结果姨妈觉得自己在城里,所以也算是半个城里人了。但是,小姑子在贵州山区县怎么能和市区比呢?尽管小姑子大肆宣传,姨妈还是无动于衷。阿姨觉得我想买就在郴州买,但郴州门面太贵,暂时买不起。但是贵州县城的门面能有什么投资价值,我就错过了一个好机会。

知道姑姑弟弟生意不错,和她频繁沟通后,她自己分析:40多岁不算太老,能折腾,换个城市也能接受。离开丈夫和孩子留在郴州。她将访问半年。如果她能赚钱,她会去的。不行,她就回去。于是,她去了贵州。半年后,她向小姑子借钱开了一家10元店。店铺日均营业额3000元左右。算下来,她一年能赚10万左右。开店一年,确实赚了钱,于是舅舅把郴州店的库存清理了一下,店面转让了,而初中女生留在郴州让舅舅家打理,舅舅去贵州开了另一家店。

在哥哥的帮助下,舅舅开了一家男装店,十八线品牌,很吸引我。选店,装修,招人,租金都是自己的,然后交几万块钱给厂家做定金,可以退。

店里的货不要压:卖不出去的就退给厂家。不付款:买什么拿什么,不收费,数就行。厂家的营业额跟我舅舅是64%,厂家6,我舅舅4。

其实你开一家实体服装店,库存占成本最大的部分。店里需要新型号就不断买,旧的不卖就会积压库存。一年四季,据说都在赚钱。实际上,所有的钱都变成了商品,存放在仓库里。大叔的配合完美解决了压货问题。今年店面刚开业一年,除去成本后净利润也就十七八万。这个店不需要我一个人守着。老板偶尔来探班也是好的。于是,姨妈把原来的10元店转让出去,开了一家同样模式的女装店,带着宝宝上学。

两家店一年能赚30万,而且由于不需要自己打工,夫妻俩可以一起管理多家分店。这样一来,收入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分裂。就是前期投入有点大,前期选址+租金+转让费+装修+人工费20万。一个店要退货差不多要一年多。

现在姑姑四十多岁了,表姐刚上高中。她打算买一个门面,为退休做准备。可惜现在县城100万的小门面,门槛比她哥买的时候高多了。

阿姨总结了这次相当成功的转型:

和做生意的亲戚保持联系。没事就多八卦。也许会有有价值的信息。亲戚朋友招商的时候,不要主观判断是好是坏,要自己去考察。详细调查后再做决定。已成家的人,要创业,要给自己留条后路。我姑姑一家分批去了贵州,而不是一开始就举家搬迁,这样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成本和压力。有一个值得信赖的赚钱的导游是成功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