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站长动态首页 网站导航

新冠康复者会被歧视吗

网友发布 2022-07-30 11:09 · 头闻号创业故事

全文1687字,阅读时间约1.5分钟。

就业是民生的重中之重!

昨天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多项政策措施,加强、稳定和扩大岗位,

确保就业大局的稳定。

明·萧声注意到,

其中,

严禁在就业中歧视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呈阳性的前病人,

任何发现的歧视都将受到严肃处理。

新冠肺炎阳性康复者在申请工作时不受歧视,

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理有据。

从医学上讲,这位前新冠肺炎感染者已经治愈出院,不会造成新冠肺炎的扩散。

多位权威专家证实,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无症状感染者解除医学观察后,其体内已产生相应抗体,目前尚未观察到传播病例。

从法律角度来说,歧视康复后的新冠肺炎患者是违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第十六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不得以用人单位是传染病携带者为由拒绝录用”,第六十二条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这次会议上,国务院直接发言:

严禁就业歧视新冠肺炎阳性疗养员!

7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多项强岗稳岗扩岗政策措施,要求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会议指出,6月份就业形势好于4、5月份。但是,稳定就业的任务依然艰巨。我们要把就业放在首位,以发展促进就业,以稳定就业支持经济复苏和稳定发展。

会议明确,要继续通过确保市场主体稳定就业。继续落实帮助企业脱困政策,打通实施堵点,实行社保费缓缴、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一揽子办理。

会议还强调,要保障劳动者的平等就业权利。严禁在就业中歧视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呈阳性的前病人。相关部门应加强劳动保障监察,严肃处理此类歧视行为。

当地政府已经表明了立场。

近日,一些地方政府已就此做出表态。

7月11日下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殷新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上海各部门、各单位要按照法律法规的相关要求,对新冠肺炎阳性康复患者一视同仁。“社会各界应该对新冠肺炎阳性疗养员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不要给他们贴标签,不要给他们的工作和生活设置障碍,不要让他们生活在不该有的阴影中。”

多项措施稳定就业

为了稳定就业,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了多项措施:

一是继续通过确保市场主体稳定就业。继续落实帮助企业脱困政策,打通实施堵点,实行社保费缓缴、稳岗返还、就业补贴等一揽子办理。

二是更多采用市场化的社会化方式创造就业岗位。支持创业带动就业,继续向符合条件的初创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最高20万元的财政贴息创业担保贷款。当地政府应该拿出资金,帮助孵化基地降低初创场地的租金和其他费用。

第三,做好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工作。落实扩大毕业生就业渠道的既定政策。加速线下招聘。出台政策支持服务外包行业吸引毕业生。为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一人一策”的持续在线帮扶服务。以便实施救济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尽快就业。

四是保障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严禁在就业中歧视新冠肺炎核酸检测呈阳性的前病人,这种歧视一经发现即严肃处理。

第五,地方政府应承担稳定就业主体的责任,确保就业目标的实现。

六是促进灵活就业。允许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依法保护灵活就业人员合法权益,严肃查处逃避用工主体责任、拖欠工资等问题;对符合灵活就业培训条件的,给予培训补贴和培训期间生活补贴。

日前,2022年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服务启动。对贫困家庭、低收入家庭、零就业家庭、残疾和长期失业等特殊困难的未就业毕业生,各地将组织党员干部和服务机构结对帮扶,制定“一人一策”帮扶方案。

“我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

尽快让这些在求职路上跋涉的人,

尽早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

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

他们都能安心踏实地工作。"

出品:民生周刊新媒体部

来源:新华社、中国新闻周刊、南方都市报、新民晚报。

编辑:刘

主编:崔

“人民名品”

了解不同“人”的国货,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民生周刊

由中国唯一关注民生的新闻周刊《人民日报》主办。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反对 0
打赏 0
更多相关文章

评论

0

收藏

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