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和知名创投机构500全球联合编制的《2021中国大学生创业报告》发布。报告显示,36.1%的受访大学生希望毕业后在北上广深等特大城市创业,50.6%的人希望在成都、杭州、南京等新一线城市创业。
诚然,去一线城市创业早已是一个时代的铺垫和注脚。然而,这些年来,却出现了这样一群“独一无二”的“龙江创客”——他们审时度势,来到了不如“北上广深”抢眼的黑龙江,在这里投资创业,踏上了全新的人生旅程。

他们中,有的是黑土地的孩子,有的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才,有的是创业多年有所建树的“成功人士”,有的是还处于创业初期的“新锐创业者”,但他们的共同点是,都把黑龙江当成了创业的热土,成长的舞台。
龙江爱才,有近有远。这片黑土地的魅力在哪里?为什么她能成为一代代“龙江创客”的“安心”、“诗和远方”?她是如何“引进”人才的?人才为什么要“留”?你会如何陪他们继续“走下去”?
在黑龙江省出台《新时代龙江人才振兴60条》之际,即日起,黑龙江网与黑龙江省科协将联合策划撰写龙江科技企业家系列专题报道《冲!龙江创客。让我们一起回望他们即将到来的时光,见证一块土地与“创客”之间的“双向之旅”,见证新时代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浪潮中的人才奔涌。
创业不容易。
全一在大一的时候第一次意识到了这一点。
一进大学,他总觉得自己的大学生涯不能简单的度过。
他决定创业。
这是他第一个创业故事的开头,故事的结尾写于两年后的2014年。
全一出生在黑龙江鸡西市。他的妈妈是一名医生。他父亲起初在国企工作,他从事的是市场营销。后来去了北京做医疗器械行业的生意,在那里度过了整个小学生活。
在北京的那些年,每天晚上放学后,一些他不太懂的词总会出现在我父亲的嘴边,比如科技,比如创业。它们环绕着他的耳朵,培养着他对科技的热爱,让创业在他幼小的心灵里带上了神秘的色彩。
2012年,明顺利考入黑龙江大学金融专业。他从小热爱科技,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做一个基于互联网的大学生社交平台。他拿出从小攒下的钱,加上父亲给他的一万元创业基金,开始追逐自己的梦想。
全一一周没睡,写了一份商业计划。接下来的几天,他开始在学校的各个社团传教,用自己的登记表画蓝图。渐渐的,团队开始壮大,最后发展到40多个成员,产品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观众包括哈尔滨大学的学生。高峰时超过一万人活跃,每次线下活动都有上百人参与。
但随着创业产品的逐步开发,他突然发现困难也在“升级”。
大学生创业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经验和人才。无论是产品方向、用户需求、商业计划还是技术实现,全一明当时都一无所知。尤其是技术方面,对于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没有可以依靠的人,包括招进来的团队。即使是技术生,也大多处于技术水平的初级阶段,大家都做不到这些。”
全一以前从未想到会有这么多麻烦。有一段时间,他觉得自己整个精神都被抽干了。但此时,他不屈不挠的精神又上来了。他开始自学技术,自己做RD,同时拿出自己的积蓄,借助外部资源进行开发,但效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产品是需要你持续投资RD和服务的东西。不是销售,前期是你管人管事。基本上每天都会出现新的问题。”
“反正我手里的积蓄,基本上做完这个项目,也差不多亏光了。”
钱没了,生意失败了,团队散了,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很安静,好像这两年什么都没发生过。
全一想过以这种方式放弃。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干脆去了一家金融行业的公司上班,过着安稳的生活。
但最后,他还是不甘心。
为了再次创业,全一明去了全国许多城市寻找项目。在深圳的一次全球峰会上,他第一次看到了全息技术——那是一家外国公司的技术演示。
“这种感觉瞬间击中了我,我觉得我好像应该做这样的事。”
全一带着新的想法回到了哈尔滨。2014年10月,他顺利通过了黑龙江大学创业园的申请和答辩,向银行申请了7万元贷款作为启动资金,并于当年注册了哈尔滨星讯科技有限公司,准备从事全息技术。
你不可能凭一腔热情完成任何事情。这是上一次创业失败留给全一明的教训。这一次,他一开始就决定成为团队中“最懂行的人之一”。“那时候我就是天天看论文,查资料,学图形学,一有机会空就去实地研究。”
当时全息技术在东北市场还不成熟,很难被大众认可。创业之初,他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RD实力。所以,长期的持续研发和每晚的灯火辉煌,构成了全一搜星科技的“前两年”。
2015年5月,星讯科技受省委宣传部邀请参加第十一届深圳文博会,用全息技术展示龙江冰雪美景。在本届ICIF上,龙江科技大放异彩,全一明及其团队潜心研发的成果也得到高度认可。
2016年3月,星讯科技成功获得“全息互动触摸投影系统”国家专利。同年,明创作的裸眼3d开场视觉震撼亮相第六届哈尔滨创业大赛,赢得了客户和现场的阵阵掌声。
2017年,星讯科技接到新东方的一个需求:做国内首家AR飞行展厅。为了赶在新东方董事长于的发布会之前完成开发,明带着他的团队一路狂奔。18天里,他每天高强度工作16个小时,其中3天3夜不眠不休,最终如期交付。

2017年,明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百名大学生创业英雄。星空科技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研发产品和项目走向全国18个省市。还开发完成了哈工大数据集团科技展厅、贵阳国家数据博览会、深圳欢乐海岸数字多媒体互动等一批高科技会展项目。
明星科技的发展一路向好,行业如火烹油,但全一明却看到了背后的隐忧。
自星空科技成立以来,全一明及其团队以全息投影和多媒体互动技术为研发核心,打造了数字展馆、数字展厅、视觉创意、新媒体互动等数字会展服务。他们是当时国内为数不多的参与底层开发的团队。但由于市场应用问题,他们一直在做应用层面的开发,没有太多机会做底层的技术创新。但是在应用层开发的项目,并不容易量化和复制。
他希望公司能走得更远,“成为上市公司,在全国市场树立自己的品牌。”
怎样才能更接近这个目标?
全一开始谋划:“一是在最底层开发技术,二是打造这个行业的头部品牌客户,三是真正形成可复制、稳定的商业模式。”
这三者的核心是底层技术的开发和布局。
说了就做了。
2018年6月的一天,明在公司合伙人内部会议上提出了自己大胆的想法:向外迈出一步,成立一家自己的底层技术开发公司。
如果你想走出去一步,那就意味着新公司要走出黑龙江——可能在南方,那是一个陌生的环境。
可以预见的是,在新公司的驻地,政策和市场环境肯定和黑龙江不一样,组建团队的成本估计也要增加——同样数量的团队在黑龙江可以盈利,但在其他城市真的不好说。管理人员也必须调动,这对于处于上升期的哈啰搜星科技来说,无疑是一个不稳定因素。
“我们在省里做的这么好,有必要冒这个险吗?”
大家都不知道。
全一在明朝曾经是“独裁”的。他通过公开讨论做出了决定,在走访调研了几个城市后,把新公司的驻地选在了深圳。
2019年1月,深圳星讯科技正式成立。
尽管全一何明公司的高管们尽了最大努力让过渡尽可能平稳,但童话般的美好故事并没有继续发生。
首先,他们感受到了人力成本的大幅上升,这是一个高于预期的变量:在大多数岗位上,深圳的人力成本可以达到哈尔滨的4倍,甚至在开发岗可以达到5倍以上,这给公司成立初期的运营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随之而来的是来自行业的一记耳光,南北方的数码行业有着明显的差异:北方更强调综合应用、服务和营销,对技术的要求不是特别高。但在南方,尤其是像深圳这样的超一线城市,产品和RD才是关键。他们原本以为是“黑科技”的东西,在这里,很多几乎都变成了“上一代的产品”。
“客户会来你的公司,看你做过的项目,做过的案例,你的团队,还有你的技术RD实力。硬实力不行,其他都没用。”
在最困难的时候,明自己都怀疑过,深星搜科技是不是快完了,哈尔滨搜星科技是不是可能完了。
“其实从2019年到2020年,我们很痛苦。前期,深圳公司面临很多问题。再加上人力扩张的成本,以及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哈尔滨这边的生意也变得不稳定,非常困难。”
“两年时间,资金链几乎枯竭。”
他提出了“小前端,大后端”的“新风格”,减少了招聘前端人员的预算,把更多的人力成本花在后端开发者身上,优先打造强大的开发团队。
全一被巨大的压力包裹着。那段时间,虽然他表面上看起来很自信,但在强烈的紧迫感驱使下,加班到凌晨两三点成了他工作的常态。等他下班回家,压力又会卷土重来,几乎让他彻夜难眠……而第二天9点,他又会一直出现在公司,成为公司的主播,等等。整个团队都在默默的为自己的生命而战,就像在打一场非胜即亡的战争。
幸运的是,“新打法”似乎真的奏效了。随着开发团队的组建和公司发展方向的日益清晰,星讯科技陆续与新的大客户形成了供应链合作关系,品牌的美誉度逐步提升,业绩最终有所增长。
2020年4月,星讯科技开发出3D城市漫游系统,通过三维动画、人机交互等高科技手段,将城市全景立体化,全面展示无锡城市规划,为公司的重点事件——数字孪生业务开了个好头。
7月,星讯联合全国高校共建校企联合实验室,并在哈工大举办首期实训讲座。
12月,明受邀参加CCTV2电视节目《创业英雄》,向投资人和全国观众展示搜星科技的数字互动艺术项目。最终与万金融联手成功签约。
2021年10月,星讯与华为签约。2022年6月2日,随着华为未来展厅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开幕,由星讯科技和华为共同打造的数字展厅艺术与人工智能展《绘画碰撞》亮相这片异域。

截至目前,星讯科技已服务华为、中关村、哈工大等数十家头部客户,提供数字结对、数字展厅、数字视觉等解决方案,并以每年50%以上的增速快速发展。其研发产品覆盖全国23个省市,完成重点项目案例100余个,成为行业黑马。
不知不觉中,全一明和他的搜星技术已经越过了“悬崖”,回到了地面。回想起那些咬紧牙关的日日夜夜,他觉得自己在看一个遥远的故事——故事的细节也许已经被遗忘,但却成了未来生活的一面镜子。展现了创业的艰难和商业的残酷,让他认识到一个企业的发展中,阵痛总是不可避免的,也让他看到了一群优秀的、执着的、充满激情的人是如何被同一个梦想所驱使,在艰辛之下聚集在一起的。
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但过去的经验让全一有一种紧迫感。现在,明已经完成了“以深圳星讯科技引领RD,以哈尔滨星讯科技服务北方业务,以深圳星讯科技服务南方业务”的战略布局。
从哈尔滨到深圳,这个龙江企业“走出去”的故事还没有讲完。在不久的将来,全一明和他的搜星科技将以图形技术的研发为核心,走向数字孪生和数字艺术两大数字技术,构建一个未来的“元宇宙”世界。
就像搜星科技的企业愿景——让现在的人享受未来的科技生活。
免责声明:本平台仅供信息发布交流之途,请谨慎判断信息真伪。如遇虚假诈骗信息,请立即举报
举报












